忠实米粉竟成P2P爆雷受害者,小米并一个不是旁观者

过去一段时间,P2P网贷行业多家平台“爆雷”,让许多人处于“惶恐”之中。据经济观察报的消息,从今年年初至今,P2P行业中出现问题的平台已经超过了800余家,仅6、7月份爆雷的P2P就已超过100多家,以至于业界评论称,“现在的p2p越来越不像话,原来都是说好3个月跑路,后来一个月跑路,现在1个星期都要跑路,根本来不及跑。”

忠实米粉竟成P2P爆雷受害者,小米并一个不是旁观者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P2P行业因大规模“爆雷”备受关注的当下,小米这家公司也“意外”卷入其中:有不少“米粉”因在小米VIP任务和小米运动APP中看到管家金服、秋田财富等P2P平台而购买了理财产品,如今这些平台却“跑路”,导致数万元投资黄了。

众多米粉已“中招”

据网友反馈,在小米手机系统内置的会员VIP任务以及小米运动APP中,有不少P2P理财平台的广告推送;而除了广告推送,小米还会给予注册或投资这些APP的小米用户奖励,比如“投10万返26000”,比如“米粉专享”,比如“现金限时送”等等。业界人士更是指出,“今年以来,小米在VIP用户中做的P2P理财推广力度还是相当大的”。

忠实米粉竟成P2P爆雷受害者,小米并一个不是旁观者

(知乎网友分享的小米P2P广告)

从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的报道来看,不少米粉已经“中招”:一个月前还是6年资深“米粉”的李先生回忆称,“凡是小米推广过的,我基本上全都投了,估计得有100多家。幸运的是,有的之前就回款了。但到今天为止,还有28个没回款,这里面出问题、提现到不了账的已经有18家。”此外,网易财经的不完全统计显示,不少“米粉”因P2P爆雷“转黑”,他们提到的问题平台则有约30家,包括秋田财富、2025、小诸葛、靓钱宝、小灰熊、捷麦理财、人人爱家、帝象金融、百融金服、优衔金融等等。

小米并一个不是旁观者

小编还注意到,在知乎微博等平台,“小米推荐的p2p平台相继暴雷”同样是热门话题,引发众多网友声讨。小米之所以会成为关注焦点,最重要原因就是小米与P2P平台的那些合作,看起来不只是打广告这么简单。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些P2P平台不仅仅是在小米应用商店做置顶广告或其他形式展示,而是直接嵌入小米VIP每日任务,用投资即可返产品、返现等方式吸引米粉来完成。换句话来说,

小米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

忠实米粉竟成P2P爆雷受害者,小米并一个不是旁观者

要知道,米粉正是出于对小米信任才购买了这些P2P产品,“既然是小米推的平台,起码得到了小米背书,应该比普通平台更有保障”,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多年来积累的信任竟导致他们踏入雷区。目前,小米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但小米内部人士称,“会为米粉维权积极提供协助,并已有米粉在其帮助下追回了部分投资。”

不过这样的说法显然难以让米粉买账,不少用户还认为,小米和某些P2P平台有深度合作,毕竟不少理财产品的福利奖品是小米产品,而且VIP任务也有引导他们投资的行为。一位网贷行业熟悉广告投放的市场部人士就指出,除了“高额返利”,通过小米开展“加倍送小米会员经验”、“送小米产品”等活动有故意“以假乱真”嫌疑,正是抓了资深米粉的心理进行了“精准打击”,这或许也是资深米粉中招的原因。

小米为何要涉足P2P推广?

小编注意到,在大力度推介P2P广告之前,小米早已涉足了P2P行业,比如投资石头理财——不幸的是,目前石头理财也出事了,在郑州有100多位石头理财平台的受害者遭遇“提钱难,办公室人去楼空”问题,只好向郑州警方报案来维权。

忠实米粉竟成P2P爆雷受害者,小米并一个不是旁观者

关于小米投资石头理财,除部分媒体报道,我们还能在拉勾等平台的石头理财公司介绍中看到“获得小米的首轮投资”字样。此外,小米还领投过P2P网贷平台积木盒子,综合这些信息来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小米对于P2P的商业模式和风险肯定不是一无所知。所以问题就来了,小米为何要推介P2P平台?

据媒体报道,小米手机早就在为积木盒子“导流”——该平台近五成交易来自手机APP,而来自安卓平台的交易中,有三分之一是米粉贡献的。因此我们可做出一个合理推断,小米手机大力度推广P2P广告,会让许多米粉试水P2P平台,从而实现更好广告转化率,为小米的营收贡献更大力量。小米一直自称互联网企业,并已宣称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不会高于5%,互联网服务自然就承担了企业盈利的最大重任。

忠实米粉竟成P2P爆雷受害者,小米并一个不是旁观者

对小米而言,“广告”是互联网服务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一季度为小米带来18.74亿元收入,占互联网服务业务的58%,甚至超过了2015全年广告收入总和。而在过去三年,这一业务的收入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米粉”的给力和活跃功不可没。考虑到MIUI约1.9亿的月活跃用户(截至今年3月),小米靠推介P2P平台来获取更高价广告,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效果类广告按点击率、下载量收费,收入要远远高于展示类。

小米推荐的P2P爆雷并不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除广告业务,互联网金融是“米粉”的另一大贡献。目前,小米金融涉及供应链融资、互联网小额贷款、支付、理财产品分销、互联网保险等业务,相关牌照比较齐全。但据蓝鲸TMT,小米境内子公司受到工商管理、海关、国家税务等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共计20笔,涉及罚款金额合计109万元,单笔处罚最高金额为69万元。

虽然金额较小,但依然可看出,“小米集团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律意识薄弱。”从这方面来看,小米推荐的P2P相继爆雷或许并不意外,只是苦了信任着小米的米粉。不过对米粉们而言,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小米推荐的P2P平台爆雷后,小米公司应该承担责任吗?

忠实米粉竟成P2P爆雷受害者,小米并一个不是旁观者

在法学博士林华看来,小米作为广告渠道,从法律上应该承担的是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即履行对广告主的资质、能力以及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形式审查的义务。小米需要举证证明审查过基本资料,包括符合注册资本要求以及其它互金基本规则的条件,如果形式审核都没有,那就有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意味着小米需要向受害者赔偿。也有资深律师指出,“导流”网站的行为在我国不属于销售,因此不承担兑付的责任;但是,在海外,这一行为会被认定为“销售”,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割韭菜”这个名词频频被业界提起,e租宝割了500多亿,泛亚割了400多亿,中晋割了400多亿,钱宝割了500多亿,商家行为最终演变成为对百姓的收割。而小米平台坑忠实“米粉”入局P2P,不仅让米粉成了P2P平台的韭菜,其米粉经济,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韭菜经济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毕竟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得到了好处(广告收入),米粉却吃亏上当了,不是吗?

写在最后

近期的小米纪录片《一团火》中,雷军拒绝了让稻草变黄金的牛人,并以“难道我们真的习惯了尔虞我诈的生活吗?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公司,真的值得你信赖呢?真的是你的朋友呢?”等话语,表明了小米的价值观。但如今小米P2P风波之下,米粉们还会觉得小米“值得信赖吗”?恐怕这个答案并不容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