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在現代城市化浪潮的衝擊下,鄉村沒落成為了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鄉村被大量的拆遷,很多鄉村居民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中生活。為了保持文化記憶,繼續傳承原本的非物質文化與風貌特色,復興鄉村的任務很艱鉅。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兩個不錯的鄉村復興的案例。

【案例一】

蔣山漁村更新實踐

設計以滿足原住民對現代功能和文化生活的需求為最基本目標,制定了鄉村更新計劃。希望從鄉村本源的“人”的角度出發,用片段式的改造和建設來改變這個固城湖畔的小漁村。

▼老宅鳥瞰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蔣山漁村更新計劃的第一階段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對空置老宅的改造和鄉村公共設施的建設。

▼書舍融於村莊之中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入口立面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1

老宅改造

老宅改造是更新計劃的重點所在。設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這棟村中少有的古老宅院的外在形態,希望能強調地域特徵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同時對建築內部進行顛覆性的功能置換和空間重構。一個包裹著天井的書架和一個面向庭院的玻璃茶亭植入其中,它們不但成為了空間活動的中心,更是打破了室內外的界限,為原本昏暗老宅引入了陽光和自然,使其成為了村莊鄰里交流和文化交融的新場所。

▼書舍大廳與天井冥想空間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天井冥想空間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大廳書架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天井書架與玻璃茶亭相連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玻璃茶亭植入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從茶亭望向後院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消隱的邊緣打破了室內外的界限,為原本昏暗老宅引入了陽光和自然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新與舊的共存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內院雪景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客房臥室的“取景框”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場地平面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書舍平面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書舍剖透視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玻璃茶亭大樣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2

衛生設施建設

村口廁所

鄉村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則是為了滿足村民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就近如廁的需求。兩個公廁分別位於村口和村中小樹林畔。建築以最基本的形態和建築方式,保證了在較少的資金和地域化的施工條件中依然能呈現出簡潔的現代審美。並通過建築形體錯位的方式形成“縫隙”,讓建築在僅有少量設備輔助情況下依然享有保有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效果。

▼村口廁所雪景概貌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夜景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屋頂的抽移與形體交錯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村口公廁平面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村口公廁剖透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林間廁所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宛如身處樹林中的“斑駁”光影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在丁酉年末,更新計劃的第一階段完工,我們欣喜地看到建造的這些“小玩意”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村民的生活。大家開始喜歡午後三兩結伴來書舍裡讀書閒談,並開始對傳統老宅或新建築的使用及形態和功能有了新的看法。蔣山實踐的出發點不同於現今的民宿式鄉建熱潮,它是源於村民最質樸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期於從根本處影響鄉村的基因。在某種程度上,設計對建築的社會意義的思考超越其形式,而對於鄉村復興的期望則在設計的實踐中開始起步。

▼森林公廁平面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森林公廁剖透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項目名稱:蔣山漁村更新實踐

項目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蔣山村

建築設計:米思建築

設計團隊:吳子夜、周蘇寧、唐濤、劉漫、毛軍鵬

設計時間:2017.04

竣工時間:2018.01

建築面積:385平方米

施工團隊:南通捷力達建設服務有限公司

攝影:侯博文

【案例二】

西浜村崑曲學社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綽墩山北,初識西浜

西浜村崑曲學社坐落於江蘇省崑山市陽澄湖與傀儡湖之間。隨著崑山城市發展與不斷擴張,陽澄湖畔的很多鄉村居民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中生活。鄉村被大量的拆遷,房倒屋塌,位於其間的西浜村也逐漸衰落。這裡是當年玉山佳處的北界,百戲之祖的崑曲便誕生於此,如果鄉村一旦消失,這些歷史將再無可鑑。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航拍. 圖片來自本土設計研究中心

為了保持這份文化記憶並復興鄉村,使其繼續傳承原本的非物質文化與風貌特色,當地政府和項目組一起決定在這裡建造一間“崑曲學社”,來重構西浜村傳統崑曲文化氛圍,讓村子裡再響起崑曲的曲調,讓文化的再興加強村民的凝聚力,從而促成村莊的再生。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修修補補,輕微介入

我們選擇了輕微介入的有機更新策略。通過對鄉村中的某一個點進行更新與改造,刺激並激髮帶動周邊的房屋、景觀進行更新改造。選點位於村口4 套已經坍塌的農院,嚴格在原址上重建和改建這4 套院子,將缺失的鄉村肌理重新織補起來,並通過這種修補,將詩情畫意、曲調音律一併植入鄉村,從而延續曾經的美麗。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四套院子中最北面一棟樓相對內向和安靜,作為內部辦公和學員休息所用。其他三棟建築。作為教室和活動室使用,一層所有的教室和活動室都結合庭院設計,二層的結合露臺設計,形成了與自然融合的特點。一二層均通過連廊相互連接,形成一體,共用垂直交通。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憑舟看舞,踏影尋歌

在賞崑曲中,關鍵在於聽與看。聽的魅力在於聞聲而不見人,循聲而去,周折幾何,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於是“牆”是很重要的手段,將所有院落的牆接在一起,形成或高或低,或山牆或門亭變化豐富的界面,同時,其走勢曲折蜿蜒,若從村口尋聲而來,必經幾番周折,才能找到曲音之處。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學社中的粉牆和竹牆形成梅蘭竹菊四院,結合水系設計了戲臺,通過兩層遊廊的穿插,形成一個空間豐富、光影交錯的崑曲研習之場所。力求與周邊的民居,水系和諧統一。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立面圖

學社中設計濱水戲臺,觀眾可以坐在船上吃酒品茗地看;坐在臺下翹首搖扇地看;坐在院裡靜氣凝神地看,在不同的情境中體會崑曲的魅力。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在室與院之間設計“竹牆”屏風,竹移門關閉時,院子成了四周封閉的空間,人儘可在院中冥思苦練,不受景迷與驚擾。教室在遊廊與隔牆的雙層阻隔下,也變得獨立寧靜,宜於讀書授課。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除了院中人與室中人,走廊裡的人一樣有特別的體驗,竹牆的竹間距是以崑曲牡丹亭的曲本簡譜的數字為模數,行走間,可以踏著竹牆的影子,找尋心中的“遊園驚夢”。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江南情致,新夢水鄉

建築造型嚴格尊重原有村莊肌理,但材料與細節構造均已更加符合現代生活的特點。建築材料和做法大多采用地域做法和材料,整棟房子採取自重較輕、施工快捷、利於環保回收的鋼結構,以及創新的使用了紙面稻草版,金屬瓦、竹木材料等新做法、新技術,創造一座“輕建築”,更好的融入自然,減少對環境的負荷。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屋面採用了木望板加金屬瓦的形式,也就是傳統加現代的組合。在二層,部分房屋簡化成亭,減少了荷載,亦提供了觀星賞月之所。情懷或許是過去的,房子卻始終是新做的,新的東西畢竟會烙印上時代的印記,無須刻意地去掩飾抹除,只要新的選擇是合理的,便是很自然的,美麗的。作為農房建築新材料新技術的創新實驗項目,希望為日後廣大的鄉村建設提供出好的樣本。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一層平面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二層平面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剖面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剖面圖

鄉村振興設計 · 留住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