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这个心理效应,让相爱不输给相处!

善用这个心理效应,让相爱不输给相处!

常言道:“相爱容易相处难”,两个人看对眼走在一起了,却没有人能保证双方一定会白头偕老。​

美国著名婚姻教皇约翰·戈特曼及其妻子通过长达40年的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最初都非常相爱的伴侣而言,最容易导致他们分手的是生活的琐碎。”

夫妻共处于同一屋檐下,必然会有很多摩擦,小到“挤牙膏的方式”或是“洗澡的时间”,都有可能成为吵架的导火索。吵得多了,彼此对对方的印象就会越来越差,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否瞎了眼,就会开始指责对方变了,就会将注意力的焦点全放在对方的缺点上。久而久之,爱情就会在一个个微小的瞬间被磨灭。

因此,若想白头偕老、恩爱一生,就要提升相处的能力,如此才能让爱情不输给生活琐碎

善用这个心理效应,让相爱不输给相处!

心理学家罗兰·米勒指出:“善用积极错觉,对自己的伴侣构建善意和大度的认知,突出他们的美德而缩小他们的缺陷,就能与伴侣愉快相处,进而提高亲密关系的满意度。”

所谓“积极错觉”,并非忽视伴侣真实的缺点,而是深入了解伴侣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之后,仍然能够以一种善意、大度的方式进行诠释,认为伴侣的缺点是局部的、有限的瑕疵,远不如伴侣的优点和长处那么重要和具有影响力

举个例子,你跟自家老公说上完厕所要把马桶盖周围擦干净,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对此,你可以选择抱怨和指责他——“他总是这样粗心,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我对他真的太失望了!”,也可以选择我们用善意的方式解读这个行为——“他为人大气,难怪会不拘小节,刚好跟我互补!”。

善用这个心理效应,让相爱不输给相处!

这种“积极错觉”混合了对伴侣现实的认识和理想化的知觉。如果“积极错觉”与现实的符合程度较低,那么就是自欺欺人,结果注定是要幻想破灭的。要避免幻灭,就要学会调整自己对理想伴侣的期望。

比如说,你一直期待伴侣可以无条件地包容你,但现实是对方常常会指出你的缺点并希望你改正,那么你可能会出现“幻灭”的感觉。此时,倘若你要求现实与理想相符,你就会陷入想要改变对方而又改变不了的困局中。相反,如果你主动降低自己对理想伴侣的期待值,接受没有任何人可以无条件地包容你,明白安全感和重要感应向内求的道理,你就能理性地听取伴侣的建议,在伴侣的帮助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讨人喜欢和受人尊敬,都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美好而独特的存在。​因此,当你选择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你的伴侣,对伴侣的负性行为做宽容的猜测和解读,你的伴侣也会根据你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回应,他也会给你积极、善意的认知评价。因为,

别人如何对待你,都是你教会的。

善用这个心理效应,让相爱不输给相处!

​-END-

★作者:萧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国际完形治疗师,资深两性情感导师,专注于婚恋情感咨询和写作,与读者一同学习、实践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