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莊惟敏教授團隊榮獲教育部2017年度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


日前,教育部在網站上發佈了《關於2017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經評審委員會評審、獎勵委員會審定和教育部批准,共有319項/人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該獎項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青年科學獎。

其中,由我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莊惟敏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林波榮教授、青年教師梁思思等作為主要完成人共同合作完成的項目“建築策劃理論、方法及重要工程應用”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莊惟敏教授團隊榮獲教育部2017年度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

“建築策劃理論、方法及重要工程應用”項目介紹

教育部2017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建築策劃理論、方法及重要工程應用”,是針對快速城鎮化進程中“不少建築工程項目建成後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均不盡人意”等問題,從建築學學科角度出發,以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建築策劃理論和方法為目標,以設計全體觀全過程集成先進決策工具和綠色節能理念,圍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工程應用”整個產業鏈開展了系統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和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成果包括:創新性地提出在建設立項和建築設計之間設立“建築策劃”環節,創建了中國建築策劃理論體系;針對當代大型重要公共建築項目決策中的不確定和模糊問題,提出了符合我國工程建設特點的建築策劃新方法,研發了基於大數據和風險矩陣的複雜工程策劃設計決策軟件;提出了在建築策劃階段引入綠色建築設計目標的新理念,創立了基於環境生態目標的建築複合表皮建構原理及建築創作新方法、設計優化新流程和系列新型建造體系;提出並堅持設計的全體觀,在包含設計、營建和使用後評估的城市建設全過程中推廣實踐前策劃、後評估方法體系,成果應用於一批重要的工程實踐項目,所直接指導完成的項目獲FIDIC優秀工程項目獎等國際建築大獎3項,全國優秀工程設計獎金獎、銀獎和中國建築學會設計金獎等重大建築設計獎項22項,已建成項目經測評和業主反饋均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節能環保、社會環境與經濟效益。

項目成果還包括全國高校首次設立《建築策劃》專業理論課、完成第一部建築策劃教材《建築策劃與設計》和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餘篇。

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莊惟敏教授團隊榮獲教育部2017年度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

圖-中國建築策劃理論與方法論證鑑定會

2017年5月,中國建築策劃理論與方法成果鑑定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清華大學召開。以孟建民院士為組長,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前院長彼得•羅等為成員的國際專家組鑑定認為“該項目研究成果豐富、系統、創新性突出,總體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