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法院利用“大数据网络”充分破解执行难

自网络查控系统运行以来,固安法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查控、处置被执行人财产,通过冻结被执行人保险,网银,理财产品,公积金账户等,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有力提高了执行效率。近日,我院执行局在执行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时,将被执行人住房公积金账号存款1.7万元扣划至法院账户,及时有效地保护了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早在2013年11月,祝某以有事为由向石某借款30万元,还款期限届满后,经法院审理判决,被告祝某应偿还借款30万元及相应利息5000元。但判决书生效后,被告未履行义务,石某便向我院申请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文书时,根本联系不到被执行人,经多方查找,也无法联系到被执行人,最后只能公告送达。执行法官利用新开放的查控端口,对其名下的保险,网银,理财产品,财付通等进行了全面网络查询,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后经走访调查,了解到被执行人祝某以前是某单位公职人员。在掌握这一有利线索后,执行人员立即前往其工作单位调查其工资情况,执行人员想到了提取祝某住房公积金账户上的资金这一执行方案。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调查发现祝某住房公积金账户有17000元,执行人员认为该住房公积金属借款人所有的专款专用资金,属个人财产范畴,故具备强制执行的理论依据。后我院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执行裁定书,要求将被执行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1.7万元扣划至法院。最终住房公积金中心配合法院完成了扣划,该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