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前段時間筆者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東、西周時期存在於中原各省的諸侯國概況介紹的文章,其中有兩篇是涉及到河南和山西的,裡面都介紹了一個黃國,其中在河南篇裡筆者提到當時同時存在兩個黃國,一在山西一在河南,也就是說當時筆者只承認有兩個黃國,即一個是位於河南潢川的楚滅黃國,另一個是位於山西的晉滅黃國,但是後來在介紹四川篇(包括今重慶市)的巴國時候,猛然間發現居然還有一個黃國,就在今湖北省境內。也就是說,當時同時存在的應該是三個黃國,不是兩個。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當時在寫四川篇的時候,意識到自己之前的錯誤結論後,就想把這三個黃國單獨拿出來做一個總結,但是時間關係拖了兩天,今天有了點時間,筆者前後對照了資料,就和各位友友一起來說說這三個黃國。

位於今山西境內的黃國

山西境內的這個黃國筆者在當時正文部分漏掉了,還是讀者提醒,後來筆者在評論部分做了補充。今天就正式的來介紹一下這個黃國。

晉地的黃國位於汾水流域,為了簡單區別,我們稱之為汾水之黃,是少昊裔孫臺駘的後裔建立的。據《左傳·昭公元年》記載,少昊的裔子(贏)昧,做了華夏部落顓頊的水官。昧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叫臺駘。臺駘像他的父親昧一樣,很善於治水。當時,汾,洮兩河水澇成災,久治不好。顓頊派善於治水的臺駘前去治理。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汾水黃國故城所在地

臺駘治好汾、洮兩水後,人民得以安居。為了嘉獎臺駘治理汾、洮的大功,顓頊便將汾川流域封給他作采邑。臺駘去世後,人們感懷其功德,尊他為汾水之神。以後,臺駘的後裔,在這裡建立沈、姒、蓐、黃四個小邦國。其中裡面的黃國,是最傑出的一個。所在之地汾、洮水即今山西汾水、洮水,洮水北岸、絳縣西30裡有地名橫水(即黃水),旁有一溪名橫水,又叫黃水,是洮水的支流。這一帶是古黃國的故地。至春秋早期,周人在這裡建立的晉國強大起來,兼併這裡的小邦國,黃國也被晉國所滅。

位於今河南境內的黃國

河南潢川的這個黃國我們稱之為潢川之黃,位於今河南省信陽地區潢川縣。為伯益後代所建。最早記載這個黃國曆史的當推《竹書紀年》。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潢川黃國位置圖

我們已知道伯益是被夏啟殺害的。伯益死後,夏王朝與伯益後裔東夷族的鬥爭並沒有結束。作為伯益東夷集團的一支,黃國也一直參加了反抗夏王朝的鬥爭。《竹書紀年》記載:"(夏)後相(夏朝第五代國王)三年,徵風夷、黃夷。"這個黃夷,就是指夏代的黃國。由於黃國參加了東夷集團反抗夏王朝的鬥爭,所以被夏國王姒相政權所征伐。黃國與東夷的反覆鬥爭從夏啟開始,一直持續到夏朝第8代國王姒芬時期。《竹書紀年》因此記載:"後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曰畎夷……黃夷、白夷……風夷。"以當時戰爭雙方夏王朝與九夷之間的實力差距,我們可以推算這場戰爭之後,黃國應該是被夏王朝征服了。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潢川黃國故城

公元前16世紀,原屬東夷集團的殷商部族在傑出首領成湯的領導下迅速崛起,最後消滅了夏王朝,建立起歷史上強大的殷商帝國。黃國與商族同屬原東夷集團,一直受夏王朝的壓迫。因此當商族興起、夏商鼎革時期,黃國人便立即投奔到商人一邊。甲骨文中記載,許多黃國人參加了商族滅夏隊伍,其中就有傑出的黃尹阿衡。進入商朝後,黃國成為商的小盟國,商王朝的帝王還曾到黃國巡視、占卜,如卜辭有"王寅卜……王貞:王其至於潢、霍,亡災。"這裡的潢、霍都是地名兼國名,潢就是黃國也就是今河南潢川地區。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公元前11世紀,周王朝取代商朝,對商朝古黃國採取承認的政策,容許其繼續存在。但西周時期黃國的歷史各類經、典都沒有記載,無從測知。到兩週之際,黃國才又開始出現在經、典中。當時南方的荊蠻楚國日益強大,不斷向四周擴張勢力,淮、漢流域的諸小國都面臨著被吞併、消滅的威脅。這時候迫於壓力,黃國加強了與各贏姓諸國的同盟,並與周王朝在漢東的代表隨國結成同盟,始終不屈服於楚國的壓力,並共同抵抗楚國的威脅和侵略。黃、隨的抵制使楚國人很惱火,於是,楚國便在這一年派遣章遠出使黃國,抗議、譴責黃君拒不參加沉鹿之盟的行動,同時又派大軍攻打黃的盟國隨。但楚武王和隨國打了兩年,最後也只好與隨國講和而去。可見當時黃、隨同盟的勢力頗為強大。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春秋》記載,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黃國與同姓小邦江國一道參加齊侯主持的貫(今山東曹縣南十里處)之盟會,次年又參加陽穀(今山東陽穀縣)之盟,從此與中原齊、宋、鄭、衛、魯等諸侯國結成反楚同盟。公元656年,黃國便與齊、魯、宋、衛等同盟國一起攻打親楚的陳國,惹惱了楚國。楚人立即進行報復,決定滅掉黃國。但黃國的統治者此時仍自恃與中原大國的同盟,錯誤地認為有齊、宋等中原大國的庇護,楚國便不敢輕易進攻自己,遂放鬆警惕。這樣,楚國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後,便於公元前648年,以黃國不向楚王納貢為藉口,大舉入侵黃國。可憐黃國既不設防,而依恃的齊、魯等中原盟國又坐視不救,結果不堪一擊,終以悲劇告終。歷史上建國達一千四百餘年的古老黃國,至此被楚國滅亡。

位於今湖北境內的黃國

湖北境內的這個黃國,是近年來國內先秦楚國史的研究工作者提出的一個新發現。楚史研究者稱為“西黃”。

《左傳·莊公十九年》載:巴人伐楚,楚文王率兵抗敵,但被巴人打敗。當時楚國有個傳統,敗軍之師是不能入城的。所以等到楚文王率師回都郢城時,元老鬻拳不許入城。於是,楚文王只得以新敗之師轉而攻打黃國,結果敗黃國軍隊於躇陵,這時,文王才得以入城。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這個被楚文王打敗的黃國,就在今宜城東南漢水流域。楚成王時,楚國逐漸強大並擴張勢力,吞佔漢東之地。在約公元前7世紀中葉,這個“西黃”被楚國消滅了。這個黃國,很可能是陸終或昆吾之後所建立的黃國。

為什麼楚史研究者會認為楚文王打敗的不是潢川地區的黃國,而是另一個黃國呢,我們先要確定一下此時楚國國都的郢城是在哪裡,《楚史》載:“文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遷都於郢(今宜城楚皇城),也許這是武王的遺命而由文王付諸實施的。”《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稱:“或正式都郢乃在此時(楚文王元年),而事實的遷郢則在十年前(武王晚期,公元前703至前699年)”。

宜城是個小城,可能大家沒注意,看看百度的介紹:宜城,簡稱宜,襄陽下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東接隨州、棗陽,南接鍾祥、荊門,西鄰南漳,北抵襄陽。也就是說,宜城離襄陽不遠。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楚文王時期國都現今地宜城

再來看看潢川黃國與楚國的相對位置關係,以圖為證:

兩週時期不止有兩個黃國,新證據表明在襄陽附近還有一個黃國

知道了楚、黃的相對位置,再想想襄陽與黃國的距離,聯繫到楚文王在與巴國勞師遠征之後後勤短缺,加上新敗之師,文王此時不可能再次來個勞師遠征,跑去河南打仗,要想湊個勝利的好兆頭進入都城,正常情況下肯定是選個離得近,又好欺負的小國打,所以《左轉》在這裡記載的黃國肯定不是潢川的黃國,更不是山西汾水那裡的黃國,應該是離郢都宜城不遠的一個黃國。

綜上所述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楚文王時期在郢都附近,也不需要有多近,至少打個勝仗跑個來回不費多大力的距離上有個黃國,也即是大概在湖北境內的江漢平原地帶。

至於這個黃國的具體位置,現在還有爭論,一說就在宜城附近,二說在現在的武昌一帶,筆者傾向於宜城一說,畢竟武昌離襄陽也不近啊,加上當時交通不方便,更何況楚文王當時肯定也是急著回家,不會跑去武昌打仗,所以湖北的黃國應該在現今宜城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