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Retro?Racing!】

提起ThinkPad,给无数AA人的第一感观便是商务、专业、效率。而提起ThinkPad 的商务入门系列,相信不同阶段的Thinker会有着不同的认知,在入坑20年以上的人眼里,他叫300系列;在入坑15年人以下的眼里,他叫做R系列。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曾经在2009年,ThinkPad R400/R500成为了绝唱之后,一度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而当8年后R480再次宣告R回归的时候,对于很多本该遗忘的东西,会被不经意间翻了出来。

【再见,8年之后】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R系列,很多时候可以算得上是ThinkPad在21世纪初期的“末班车”,曾经彼时的ThinkPad正在做自己的“出租车大计划”——TAXi四大系列。而R则成为了出租车中的补完产品。与R相比——X/T太贵(在21世纪初,可以理解X和T就是大或小的选择),A性能太强(3个驱动位,之后演变为Tp系列工作站,Tp系列演变为W系列,最终成为P系列),i系列又太廉价有家用嫌疑(i系列为IBM时期典型的外包生产产品,曾经为ThinkPad生产外包低端机型的代工厂,如今早已有了自己的品牌——acer)。

在曾经的黄页上,关于R系列的介绍是这样的:“ThinkPad R系列是ThinkPad笔记本主打基础商务市场的重要产品系列,具有主流性能与 ThinkPad 特性,具备高性价比,是理想的家庭及办公的笔记本工具。该产品完美地集成了ThinkPad安全、易用等重要设计理念,是将产品硬件性能与软件应用完美结合的产物。联想 ThinkPad R 系列机型秉承享有盛誉的 ThinkPad 设计,经济实惠并且拥有完美的性能。同时,R 系列备有不同的显示屏规格和尺寸,它可以满足几乎每一个企业或家庭办公的需求。”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R系列从诞生伊始,所服务的就是T买不起X用不上的成长型企业,帮助他们完成运算与工作,并等待着被自己的同胞兄弟——T系列从自己手里把他们最终抢走。

但事实上,当年的R最终的科技树越点越像T,不但越来越薄,价格也越来越高,曾经在2006年的国行价格对比中,R60e(尾缀e为入门)的起始价格达到14999,远超曾经的高配XPS(12999),而也正是因为和T离得太近,R最终在2010年宣告产线生命暂时中止。

【8年之后,再见】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8年后的再见,全新的R480可以说是幸运的,他躲过了从方转圆的小潮流,更躲过了触摸板一统天下的两年,相比以往的R,我们依旧可以再新机上看到锋利与锐度。

其实这份锋利,可能是源于“瘦身”的结果。不足20mm的机身,不能说是纤薄,但绝对是稳固中透着轻灵,也许对于ThinkPad而言,过分的轻薄不仅仅不符合设计语言,更会让人觉得显得没有了别人所调侃的“蜜汁坚固”。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相比上一代8年前的产品,厚度从35mm上近乎腰斩,同时楔形外观的运用更加纯熟,明显Thin & Light了好多的边框,相比屋檐的美呈现出了另一种味道。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转轴从直立到下沉,可能为了做薄,这种事情几乎逃不掉,不过转轴的核心是在皮实和180°,在能达到这些指标的前提下,还好。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而在接口方面,感觉ThinkPad是一直以来慢半拍的人,估计也会觉得这两年Think开始跟上了节奏,R480的接口与R400的接口相比,分别是USB还是那些USB,VGA变成了HDMI、传输相机摄像的1394变成了MicroSD读卡器。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同样的,ThinkPad这么多年能够吸引人的很大一个理由,是一个提供产品理念的区别,ThinkPad一直以来输出的,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笔记本,而是一套基于笔记本的桌面硬件(Dock扩展坞、ThinkVision显示器),同样的,从R400时代的底部Dock接口到R480的这一枚USB 3.1的接口可以直接通过接驳拓展坞,用一根线完成笔记本充电、数据传输、视频信号与音频的传输。

如果用一把螺丝刀,拆开这一台笔记本的D壳,其实能看见更多的信息。

按照目前的R系列特质来看,双内存插槽与双驱动位好像8年以来,从未改变。从R400的双内存+2.5吋硬盘+光驱位硬盘到R480时代的双通道内存+22mm*80mmPCIe固态硬盘槽+2.5吋硬盘位共同存在。可能这种传承中的保持,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是在329mm*242mm的空间下放下这些,在刨除了45Wh电池、扬声器、庞大的风扇之后,恐怕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毕竟,在R400的时代,内存插槽是可以叠加放置的。

ThinkPad R480:当亚光黑GTR开始轰鸣

同样的,R480另外一点值得称道的,就是全固态版本预留的硬盘模型,在这个硬盘模型的背面,已经预留了给2.5吋硬盘的防静电贴纸,而同样正是因为这个模型的存在,ThinkPad预留的SATA线,才能预留出以供使用者自主升级(按照ThinkPad既有品质规定,如果不存在这个硬盘的模型,SATA线处于一个未插接的状态下,则SATA线是不能插接在笔记本内的,也因为这个硬盘模型存在的原因,每一台的出厂成本号称直接上涨了11美金)。

【写在最后】

对于R系列而言,或者说就硬件而言,R480与8年前的R400在某些层面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对于这样一类专门针对于企业采购的笔记本而言,硬件价格远远不等于总价,在定制相关需求的企业面前,R是需要考量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进行区分的。

如果去问一个企业在意什么,我相信和我所说的,完全会是两个概念,因为我在意的是硬件是否打动我,而他们在意的是能不能完成自己数年的运维工作,也就是说,站在用户的角度,我希望能继续看到Retro的经典,而真正会购买他的人,在等待着自己的企业在绿灯面前释放自己GTR的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