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新北要闻

7月21日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市委书记汪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在常州高新区开展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系统谋划常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市委常委会主题调研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份量是非常重的。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所作的关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六大核心专题报告,是高新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是全省思想再解放的成果。

1+6课题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我对这种方式非常欣赏。就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来说,高新区目前已经进入了提档升级的关键时刻,提档升级的方向是什么?一句话,就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先行区。

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习近平总书记有明确论述,关键是如何做?我提几点建议:

1

要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是要调整存量结构,包括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污染企业的去产能,同时要用新产能来替代。培育高端产业要解放思想,贵州都能搞大数据,因此,我们的眼光要放得更宽、看得更高一点。

2

要建立现代技术创新体系。中兴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的,而是要靠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高新区要成为核心技术研发的高端基地,要向大学科技园转型。

3

要建设现代化的区域体系。常州高新区集聚了许多交通资源,但仅仅打造交通枢纽是不够的,要建立枢纽经济。高铁新城适宜建立常州高新区乃至全市的CBD,更好地汇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实现城市功能的升级。

4

要建立现代化的全面开放体系。高新区要主动进入国家开放的前沿阵地,参考、借鉴、复制比如自贸区、一带一路的可行的政策,先行先试。高新区前一轮的开放步伐是快的,在新一轮的开放中可以走得更快。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1

构建一个符合常州高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既要有宏观的,也要有行业的、部门的。具体而言由五个方面组成:动能转换指标,产业升级指标,结构优化指标,质量变革指标,民生发展指标。

2

建设高度开放的创新环境。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都有着高度开放的创新环境,也都把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常州高新区要花大力气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凸显我们高新区“高”“新”特征。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3

营造亲清优质的营商环境。优质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竞争力,只有亲清优质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外地的企业以及人才、资本、技术等重要生产要素向这里聚集,也才能激发本地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4

研判国家重大政策的调整、改革及其影响。一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要实施大保护,由此带来的国家长江经济带流域重大产业政策、产业布局的调整;二是高质量发展也包括城乡融合发展问题;三是密切关注并研判《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对我们常州高新区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聚焦区域特色 打造产业高地 全力建设“光伏名城·东方碳谷”》调研报告指出:聚焦区域优势和特色,推动产业向“高精尖”转型升级,是高新区增强区域竞争比较优势,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可行路径。常州高新区要更加聚焦具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光伏智慧能源产业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举“光伏名城·东方碳谷”大旗,全力创建国家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以行业细分、微分冠军为目标,聚力推动“两特”产业加快实现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

专家点评:整个报告前瞻性强、针对性强,打造光伏和碳纤维两大战略新兴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方向,也符合常州产业特色,具有一定的引领性。目前我们迎来了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其中之一就是新兴产业将在过去依赖进口的核心技术突破上迎来高潮。核心技术的突破靠企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们要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关键在人才。人才分两类,一类是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第二是企业家。高新区要进一步打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提升优化城市功能,让更多的全球性高端人才愿意来此创业、奋斗、生活。同时要大力引进风投资本,风投活跃的地方也一定是新兴产业风起云涌之地。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提升战略定位 建设未来之城 凝心聚力打造高品质高铁新城》调研报告指出:高铁新城将是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抓手,是实现高新区转型跨越的重要平台。按照进一步放大高铁枢纽的门户效应,提升常州在苏南板块中的现代国际城市形象,增强常州跨江融合发展的辐射能级,打造常州北部经济社会发展强力引擎的总体思路,提出了远、中、近期发展设想。到2030年,成为中轴崛起的江南核心区、苏南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专家点评:常州高铁新城已成为省、市战略布局的重点规划地区,纳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总体规划,高新区是东连北接的重要节点;常州高新区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更是“常泰中轴崛起”战略的南翼支撑点;常州“十三五”规划,也把高铁新城确定为“常州北部副中心”和“长三角商务次中心”;而《常州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直接提出,高铁新城应成为“直接面向泰兴、泰州、江阴、扬中的重要商务活动集聚地和旅游活动集散地”。省、市明确的规划布局,为高铁新城高起点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将常州高铁新城放到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来谋划,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规划先行。从“开发”走向“开放”打造常州、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先导区;从“产业集聚”为重点走向“引领转型”为重点,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型经济发展示范区;从“产业园区”走向“产城融合”,进一步提升产业、城市和人的统筹发展。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高举高新旗帜 彰显高新气质 着力打造高层次科创中心》调研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国家高新区是承载创新要素、集聚高新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主阵地。常州高新区将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紧紧围绕“产业链”科学配置“创新链”“政策链”“人才链”“金融链”,形成多链交融、聚链成网的开放协同创新效应,以高铁新城为核心,全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高企总部密集、创新要素集聚、双创成果丰硕、基础设施完备、创新生态活跃的区域性高层次科技创新中心,为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持续的创新动能。

专家点评: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必须以思想解放基础上的深化改革来引领。我们要认真反思以往的做法,包括已经见效的做法,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改革,处理好科技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给创新主体确权,让他们更有动力和活力进行创新。高新区应及时关注高校、科研院所的改革,积极争取,做好科技资源的承接。科技创新已经进入3.0时期。3.0时期不再是1.0时期的一对一或者是2.0时期的政府主导,而是强调地方创新生态。而在这个创新生态中,我们既要移大树,更要注重种小树。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更要强调自主创新,培育自己的企业和企业家,今后的发展空间才比较大。同时人才的生态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有高层次的千人计划等专家,也要注重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育。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突出长江大保护 共建宜人好生态 倾力打造高获得感的绿色家园》调研报告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常州高新区作为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和长江沿线的重要节点,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统领,以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实施六大攻坚措施,丰富四项具体内涵,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沿江生态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专家点评:打造绿色家园有个利益协调问题,包括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显形利益和隐形利益等,我们可能过于强调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直接利益和显形利益。解放思想,就是要让我们多多考虑长期利益、隐形利益。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如果现在不抓起来,今后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趋势,绿色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什么是绿色产业,不只是环保产业,我认为只要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都可以算,传统产业经过转型升级达到绿色标准后同样也算绿色产业,关键就是如何转型和升级。要建立健全配套的基础设施,注重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绿色消费文化,积极倡导绿色生活。还要建立健全高水平的环境监管体系,不仅要采取行政手段,还要有市场手段、法制手段,各种措施结合使用。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推动多链条有效融合 打造特色金融新高地》调研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是压舱石,科技创新是新引擎,现代金融是助推器。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高新区应积极利用金融资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提档升级,建设具有高新特色的金融高地。常州高新区将以建设全市科技金融中心,打造沪宁线上产业金融、科技金融资源的差别化集聚区为目标,明确服务科技创新、服务“高精尖”产业的定位,紧盯传统金融转型慢、直接融资不活跃、服务实体效率低三大问题,整合各类资源,打造江南新金融科技园;加大合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转型创新;紧盯企业股改,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专家点评:常州高新区金融高地的特色应该是建设创新资本管理中心。创新资本是投向没有上市的,处于创新链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类企业的资本,这些资本体现了和原始创新的深度融合,也体现了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我们金融高地建设的方向。我建议建设创新资本的管理中心,这个管理中心是创新资本不是借贷,是投资形成的资本,不是借贷形成的负债。常州高新区有建设创新资本管理中心的基础,怎么建?必须尊重创新资本的规律,提升基金的运行效率。可以学习借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做法,同时要从过去直接的招商引资转向服务基金,通过基金招商引资,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抢抓机遇整合资源 全力打造高能级枢纽经济》调研报告指出:要把高新区独有的长江、运河、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区位交通资源集聚优势转变为转型突破的发展优势,加快推进“三港一区”(常州长江港、常州空港、奔牛港、综合保税区)四点联动,加快形成“公铁水空+综合保税”的发展体系,使我区真正成为常州跨江融合中轴崛起的桥头堡和扬子江城市群多式联运的综合枢纽中心。推进综合港务区建设就是要实现“江海河铁公”多式联运,“三港一区”一体化联动发展,打造可辐射扬子江城市群的多式联运综合枢纽中心、对接“一带一路”的苏南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和跨江融合中轴崛起城市门户,成为常州产业“升级版”动力引擎和长江经济带新兴产业集聚区、区域贸易中转及物流中心。

专家点评:常州高新区的枢纽经济最大的局限就是,什么都有,但不大、不强。报告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靠着整合和组合优势做强,是一个思路。整合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重点放在港口、机场、高铁的整合上,实现人流和货物的空铁联运、水铁联运。另一个是把整合的重点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与泰州在港口上进行优势的整合和组合。报告提出的第二个建议是功能叠加。从国际国内发展规律看,枢纽经济发展有四个代际:运输-工业-物流-后勤服务。我们的枢纽经济定位在哪个层面,如何提升层次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比吞吐量,而是要做特色,比如生产资料期货交割点等,且服务腹地一定要扩散到江北。所以这样的功能塑造同样也要考虑和泰州联手,与上海等航运中心合作。那么临港工业还要不要,我认为应该是加强环境监管,而不是一味去除。此外高铁新城的商务空间要好好规划和调整。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1

常州高新区要努力做好常州市三个明星城市建设的高光区。在注重培育区域硬实力的同时,要注重区域软实力的育成,即一方面注重培育明星魅力,一方面注重释放明星效应。有人为常州高新区打Call,有了明星效应,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各类资源到常州高新区集聚。而在培育和释放明星效应的时候,定位一定要高,一定要以全球视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谋全球,不足以谋一城,谋一隅。

2

常州高新区要把高铁新城的建设,与空港经济、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以及文旅产业和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布局。具体来说,常州高新区发展平台经济,具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平台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阶段;二是常州高新区的中位优势突出;三是中型明星城市正迎来新的发展周期。下一步,像常州这样的中型明星城市,它的竞争优势会迅速凸显出来。这也决定了我们高铁城市的建设,要有信心去把握好平台经济的发展机遇。

3

常州高新区应该更好地去建设沪宁创新走廊上的分布式创新核极。现在的创新核极越来越多的是由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牵引,且创新核极的发展正加快呈现出多中心、多极点、分布式的趋势。常高新应把握好这一趋势,结合自己的骨干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好具有差异化特色的创新核极。

4

常州高新区要努力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常州市、乃至江苏省的核心落点和创新样本。常州市要做好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文章、完成国家交办的重大任务,也应以常高新为核心落点。

5

科学实施和推进财政体制的改革,为常高新建设区域增长级充分赋能。

END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专家为常州高新区谋划新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