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升级版”

一顶普通的安全帽,配置上一台精巧的智能矿灯,就具有了照明、人员定位、语音通话、气体检测、拍照、数据上传等六大功能,减轻了煤矿工人入井需佩戴多种设备的负担,提高了作业效率;在输煤机上装上摄像仪,利用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将皮带撕裂及堆煤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可以自动调节皮带转速,降低设备损耗......

打造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升级版”

在第二十一届科博会亮相的首届煤矿两化融合成果与智能技术装备展览会上,一项项智能化装备成果,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关于煤炭开采的陈旧观念,也折射出煤炭行业在两化融合上的可贵探索实践。

煤炭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大潮涌动的当下,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煤炭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是煤炭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仍需付出艰辛努力进行不懈探索。

打造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升级版”

首届煤矿两化融合成果与智能技术装备展览会

两化融合催生煤炭发展新动能

“十二五”以来,全煤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煤炭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两化融合发展,正逐步改变传统煤炭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催生发展新动能。

煤炭智能化生产快速发展,是两化融合的显著成效之一。目前,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生产控制系统研制成功,建成“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开采工作面47个,实现了工作面内无人操作的智能采煤常态化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神东矿区建成世界最大的亿吨级智能大型矿井群,实现了矿井群资源的智能配置。在神东大柳塔矿600平方米生产控制指挥中心大厅内, 12组电脑远程控制着50公里范围内的神东矿区的生产运作,而操控百里矿区“中枢系统”的员工还不到10人。这种管控的集约、高效与便捷,显著提升了矿区的发展质量与效益,引领了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潮流。

积极拓展“互联网+煤炭”应用空间,整合煤炭供应链体系,是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的又一重要标志。煤炭、煤化工产品及煤机装备产品等电商平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煤炭物资交易流通方式。目前线上煤炭交易规模逐年攀升,至少占到全年煤炭交易量的三成以上。

煤炭企业与新技术企业跨界融合,是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的新潮流。近年来,各大煤炭集团纷纷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改造传统模式,发展新型业务,如山西阳煤集团与百度、兖矿集团与阿里巴巴、山西焦煤集团与京东合作,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探索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创新模式。

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煤炭企业从不同方向切入大数据应用,如开展煤炭大数据安全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建设设备大数据分析及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模型实现“精准营销”等。

打造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升级版”

首届煤矿两化融合成果与智能技术装备展览会国家能源集团展台

“比照工业4.0,我们至多是2.5的水平”

然而,正如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世界上处于起步阶段一样,我国煤炭行业由于理念、技术、人才、地质条件等的差别,两化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的条件差的矿区才刚刚起步,整体水平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照工业4.0,我们至多是2.5的水平,目前我国煤矿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还是较低的。煤矿有特殊的情形,如何保障相关技术在煤矿落地是关键”。在近日举办的首届煤矿两化融合成果与智能技术装备推荐会上,一位专家如此直言。

可以说,这种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煤矿两化融合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理念上的原因。一些煤矿经营管理者思维陈旧,对煤炭科技的发展趋向认识不清,对信息科技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不够重视,特别是,两化融合不像“六大系统”是硬指标,发展两化融合的主动性不强。当然,煤矿的特殊地质条件限制,也影响了矿井决策者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是人才的问题。在矿井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面,最大的挑战还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当前,通信、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等技术人才,在矿区严重缺乏,拿神东集团来说,在大数据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只好从井下各岗位选取业务骨干,组建团队,边干边学,摸索前行。“一些懂大数据、懂计算机的人才,不了解煤炭,而煤炭行业的人,又严重缺乏大数据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神东这样条件优越、基础较好的矿区尚且如此,其他矿区的情形更不容乐观。据了解,有的煤炭公司下属矿井,有本科学历的信息技术人才,平均每矿不到1人。

再次是资金的问题。由于前几年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矿井大多缩减投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矿井两化融合的发展。

此外,两化融合的标准体系不完善,不统一,也是影响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打造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升级版”

首届煤矿两化融合成果与智能技术装备展览会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展台

统筹推进煤炭工业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煤炭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是一个涉及体制机制、发展理念、技术装备、人员队伍、资源投入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要以促进煤炭转型升级为宗旨,加速推进新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创新。当前是煤炭工业改革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全行业要以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为主攻方向,紧紧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深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在煤炭工业中的交叉融合应用,促进煤炭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煤炭及相关产品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着力构建现代煤炭经济体系,实现煤炭行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

要以完善技术标准为基础,强化支撑体系建设。依据工信部出台的国家标准,加快制定“煤炭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加快编制行业和企业两化融合制度规范,完善标准体系,确保两化融合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立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建设、运维、技术、咨询、标准等专业服务体系和技术创新服务组织,形成政产学研用共同推进发展格局。

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大两化融合投入力度。要把人才作为矿井信息化发展的第一要素,建立行业信息技能技术培训工作体系,企业要同高校、服务厂商共建两化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实用人才培训。同时,要引进一批两化融合发展急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发挥行业专家的组织、指导和引领作用。此外,企业要意识到两化融合对煤炭行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要保障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吸引社会资金。

打造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升级版”

首届煤矿两化融合成果与智能技术装备展览会阳煤集团展台

此外,要做好多层次试点示范工作,在全国培育建设一批两化融合示范煤矿、智能化煤矿,智能开采工作面,增强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两化融合工作深入开展。

总之,两化融合是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两化融合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煤炭企业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脚踏实地,深耕细掘,与时俱进,推进煤炭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打造两化融合“升级版”,促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打造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升级版”

神华宁煤智能巡检机器人亮相首届煤矿两化融合成果与智能技术装备展览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