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路通四方 振興鄉村

扶風:路通四方 振興鄉村

作為國家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扶風縣把改善群眾出行條件作為鄉村振興的“龍頭”來抓,2016年以來,結合脫貧攻堅,先後投資2.64億元,在全縣113個行政村大力實施村莊聯網、街道硬化、道路通暢、道路提升、公路生命防護、危橋改造等交通脫貧攻堅“六大工程”,新修村組道路501公里、改造提升397.9公里,全縣公路總里程1527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疏通“毛細血管”打造生態路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5月15日,一踏進扶風縣城關街道萬楊村,筆者就被寬闊平坦、乾淨整潔的村組水泥路和錯落有致、移步易景的綠化所吸引。

“以前交通很不方便,遇到下雨天,出行都要穿雨鞋。現在出行鞋不沾泥,門口就能坐上班車。”說起修路帶來的變化,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有傑感慨地說。作為扶風縣最西邊的村,萬楊村以溝坡為主,地廣人稀,居住分散,村組道路達30多條,出行問題成為全村群眾的“心病”。他們通過向上爭、財政投、群眾籌、政策補等多種形式,大力實施“一事一議”“村村通”“最後一公里”等工程,先後硬化村組道路30多公里,覆蓋了村內所有道路;同時,做好綠化,栽植櫻花、紅葉李、百日紅等樹木5萬餘株,打造“一路一景”。

扶風:路通四方 振興鄉村

萬楊村是扶風縣加大村組道路建設、提升改善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2016年以來,扶風縣結合脫貧攻堅,先後投資2.64億元,在全縣113個行政村大力實施村莊聯網、街道硬化、道路通暢、道路提升、公路生命防護、危橋改造等交通脫貧攻堅“六大工程”,新修村組道路501公里、改造提升397.9公里,不僅讓群眾出行方便了,更讓鄉村道路成為風景線。

聚力脫貧攻堅打通產業路

要想富,先修路。對此,萬楊村64歲的果農楊周勞深有體會。他從2010年就開始種植獼猴桃,以前村裡全是泥路,收果品的貨車開不進來,獼猴桃成熟了,要拉到六七里外的公路上,既賣不上價,中途顛簸果品容易碰傷。2012年,南坡組至鄰村王家臺村的通村道路修到了他家地頭,賣果子一下子方便了,於是,他又新栽了4畝獼猴桃。客商直接把車開到地頭,不僅減少了運輸成本,還減少了損失,2017年他家的獼猴桃每公斤賣到6元,收入8萬多元。

被譽為西北“核桃苗木第一村”的段家鎮青龍村,2014年全村11個小組中8個組還是土路,道路不暢成為該村發展壯大核桃苗木的“攔路虎”。2015年以來,在縣公路站駐村第一書記苟建寶的推動下,村上通過積極爭取實施“最後一公里”工程,先後硬化道路15.6公里,實現村內道路全覆蓋。路通產業興。全村共發展苗木3500多畝,年均實現收入1100多萬元,帶動周邊群眾發展核桃苗木1.3萬畝,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

扶風:路通四方 振興鄉村

如今,四通八達遍佈城鄉的公路,為扶風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目前,全縣貧困戶共發展蘋果、獼猴桃等3.55萬畝,苗木4210畝,設施蔬菜、食用菌2325畝,養殖畜禽44.6萬頭(只),創辦小作坊52個,貧困戶產業覆蓋率達到91.7%,成為群眾脫貧增收的新引擎,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2.7%下降到3.9%。

共襄鄉村振興建設致富路

在扶風縣杏林鎮,便捷通暢的交通網絡加速了全長8.7公里、規劃面積10000畝的杏林花谷建設。目前,花溪花卉農耕文化體驗園、快活林農莊、黑山羊生態養殖家庭農場、臻農家庭農場、依山靈益家庭農場、寶雞傑鑫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幸福農莊、海棠農莊等8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呈一字排開,形成了以綠色、有機、高端農產品生產為支撐,整合一、二、三產業資源相互循環利用的立體農業生產模式,促進產業轉型,帶動群眾致富。

在城關街道秦村,一個投資1.58億元、佔地400多畝的現代農業公司初具規模。據該公司負責人王成介紹,他原來只打算投資幾百萬元。由於縣上打通了養殖場地至公路1.4公里的連接路後,讓他改變了當初“小打小鬧”的想法,樹立了帶頭髮展現代農業、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豪情壯志。目前,該公司完成投資4000多萬元,年出欄6800頭的生豬養殖基地和繁育母豬1000頭、仔豬22000頭的繁育基地全部竣工,有機肥加工廠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已經建成。此外,佔地220畝集果蔬種植採摘、休閒垂釣和農家樂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休閒觀光產業園正在建設。“二期、三期工程建設完成後,年產值可達2億多元,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後面我們將按照‘鄉村振興’戰略,推廣有機循環農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更多的父老鄉親特別是貧困戶共同致富,共建美麗鄉村。”王成信心滿滿地說。

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扶風縣共發展農業龍頭企業31戶、現代農業園區35個、專業合作社125個、家庭農場23個、種養大戶1400個,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趙紅玉 高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