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甸公园游记

喇嘛甸公园游记

喇嘛甸公园始建于八十年代末期,具体的建成时间不得而知。“喇嘛甸”原来叫做“喇嘛店”。据说清末时,蒙古人于驿道旁开店,汉族人视蒙古人为“喇嘛”故名“喇嘛店”很多没有去过喇嘛甸公园的人一直以为公园里面住着喇嘛,其实是没有的事。

与喇嘛甸公园结缘应该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母亲已患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多年的卧床使得母亲的褥疮越来越严重,后来儿女们商量后,还是决定给母亲找一个能够医养结合的正规养老医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改善母亲的生活质量,经过实地考察了大庆的多所养老医院后,最终选择了大庆油田总院的分院让北医院,由于找到了一种用于治疗褥疮的偏方加之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使得母亲的褥疮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竟然奇迹般的全部愈合和康复了,这也让我们做儿女的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

我住在大庆的东城区,而让北医院在位于大庆的西城区,离我的住地有三十多公里,所以每次去看母亲都算是跑一次不近的长途吧,每次去看母亲都要从喇嘛甸公园的门前经过,久了就有了对喇嘛甸公园一探究竟的想法,终于在看着母亲沉沉地睡去的某一个午后,闲暇的我决定去喇嘛甸公园转转。

喇嘛甸公园游记

走进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母子雕塑,拿着奶瓶的婴儿在母亲温柔的注视下欢快地蹬伸着胖胖的小脚丫,母亲用她的双手环护着可爱的孩子,沉浸在无声的母爱之中,母爱是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母爱不会随着世间与岁月的流逝而减弱,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老去而变淡,在母亲的眼里50岁的我依然是她环护的孩子。有人说父爱如山,我想说母爱如海,是岁月中点滴而无声的爱汇聚成的海,我在这幅雕像前默默看了许久许久,让我回忆起母亲年轻时依稀的样子,也想起母亲此时沉沉睡着时均匀的呼吸。

喇嘛甸公园游记

公园的大门两侧种满了粉色的牵牛花,也许是到了绽放的最好季节,粉红色的牵牛花恣意地开满了花池,与道路两旁的绿色松柏交相呼应,微风抚过送来一缕淡淡幽香,静雅中沁人心扉。破旧的路面凹凸不平写满了岁月的斑驳,只有依旧蔚蓝的天空昭告它曾经的年轻。

喇嘛甸公园游记

郁郁葱葱杨柳和榆树间一条悠长的林荫小路向着公园深处延伸,阳光挣扎着从茂密的杨柳缝隙中洒向地面,也洒向我的身,我漫步其中,一切都是那么地宁静,好似把我满身的尘世浮躁化作了阵阵的微风,让人不自觉的溶于这片刻的恬静,只有偶尔传来几声,被我惊扰了飞上枝头的喜鹊叫声。

喇嘛甸公园游记

林荫小路边有座小桥把一湖碧绿一分为二,池中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飘来阵阵荷叶淡淡怡人的诱惑清香。一朵朵清秀的荷花恍如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美丽姑娘,裙角飘飘妩媚动人。让我想起有人说过的一句话,因荷而得藕,有杏何须梅。

  那真的很美——满池碧翠,一壶清幽。

喇嘛甸公园游记

湖边耸立着几幢仿苏州园林的古建亭院,在满池碧绿,微风抚柳的掩映下,越发显得古朴而雅致,琉璃瓦因风雨的侵蚀变的沧桑而斑驳,人都说苏州园林以其古、秀、精、雅,而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而我眼前的亭台楼阁,满池碧绿和摇曳满湖的荷花又何尝不是一幅北方江南的水墨呢?静雅幽深,浓淡相宜。

喇嘛甸公园游记

晚霞将一湖池水染红,最美的时刻就是它即将消失时的颜色,如一朵巨大的粉色莲花,怒放在天的西边,作为我此次游园最美的谢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