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 京沪穗“领跑”

北京、上海、广州以93.74分、88.23分、83.40分再度蝉联前三甲,深圳、杭州、成都、苏州、天津、武汉、重庆列第4至第10位。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 京沪穗“领跑”

7月20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原“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在上海发布“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北上广分列前三,提前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的苏州、无锡、常州位次上升,可见“上海+苏锡常”双核心引领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新模式悄然形成。

在“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广州以93.74分、88.23分、83.40分再度蝉联前三甲,深圳、杭州、成都、苏州、天津、武汉、重庆列第4至第10位。

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已连续四年保持不变。与2017年相比,部分城市位次有所变动,杭州由第7位升至第5位,苏州由第8位升至第7位,武汉由第10位升至第9位,天津由第5位降至第8位。此外,南京以67.45列第11位,新晋百强城市赣州位列第88位。

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执行主席沈晗耀对“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进行了具体解读:

从产业结构上看,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城市位次普遍下降,提前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的城市位次普遍上升。如东北地区6个上榜城市中有5个位次下降,而杭州、苏州、武汉、无锡、绍兴、常州等城市位次均上升,表明百强城市未来发展重点是要紧盯世界发展前沿和潮流。

从空间结构上来看,百强城市的数量由东向西呈阶梯式递减,并在三大经济圈高度集聚。百强城市中有61个城市位于东部地区,24个城市位于中部地区,15个城市位于西部地区。京津冀地区有8个城市上榜,长三角地区有24个城市上榜,珠三角地区有10个城市上榜,三大经济圈共有42个城市上榜。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 京沪穗“领跑”

会上,华顿经济研究院还同时发布了储蓄、公共财政收入、消费、工资、固定资产投资5大单项百强榜单。

居民储蓄最高的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深圳、天津、杭州、苏州、西安。

财政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杭州、广州、武汉、成都。

消费力最强的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天津、武汉、深圳、杭州、南京。

工资水平最高的十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杭州、苏州、成都、南京。

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十大城市:重庆、天津、成都、北京、青岛、武汉、郑州、上海、长沙、合肥。

其中,北京是中国最富有的城市,储蓄总量2.8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和人均储蓄12.90万元均居榜首。北京和上海工资最高,人均工资均突破12万元(分别为12.35万元和12.05万元),天津和南京突破9万元(分别为9.66万元和9.02万元),并超越深圳、宁波和杭州(分别为8.98万元、8.84万元和8.72万元)。

据悉,这是华顿经济研究院连续第四年编制发布“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数据。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由经济和非经济(软经济)两大系列指标综合而成,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其中,经济指标由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储蓄两部分构成,占比61.8%,非经济(软经济)指标由科教、文化、卫生、生态环境四部分构成,占比38.2%。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 京沪穗“领跑”

"1+N合作"

经济带网(www.iic21.com)秉承“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原则,诚邀国内外各级政府机关、商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新闻媒体、企业单位、投资经营创业者等各类优质资源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样化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建立以经济带网数据中心为主体,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更好地推动经济带沿线: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产业链型平台开发、地方产业经济宣传、产业供需数据分析、项目产品宣传推广、入驻园区招商对接、商务金融服务对接、战略学术研究等工作大发展。

合作方式

---资本合作 ---授权合作 ---产品合作

---技术合作 ---数据合作 ---市场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