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人奉爲「曠代書聖」的書法大家

被日本人奉為“曠代書聖”的書法大家

于右任先生的書法在我國20世紀史書法史上佔有極高的地位。他的書風磅礴大氣,縱橫捭闔。與王羲之、顏真卿併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三座里程碑,還被尊稱為“近代草聖”、日本人更是贊其為“曠代書聖”。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取意於《論語》"夫子循循然善誘人"之句。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另別署"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人"。

被日本人奉為“曠代書聖”的書法大家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幼年喪母,備嘗艱辛,11歲入私塾“讀經史、學詩文”,打下堅實的國學基礎。17歲以第一名成績中秀才,入三原縣學。20歲以歲試第一,入補廩膳生,目為“西北奇才”。25歲時,以第18名舉於鄉,逢甲辰恩科考,他躊躇滿志,赴開封應禮部試被人告密,言其寫詩倡言革命,清廷下令通輯,右任亡命上海,易名劉學裕入震旦學院,襄助公學,籌辦《神州日報》,投身時事渦流。1906年,東渡日本,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於入主國民政府,歷任要職。1931年,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1949年去臺,1964年逝世。

被日本人奉為“曠代書聖”的書法大家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博觀約取,取精用弘,幾十年如一日勤奮耕耘,遂自成一家,成為民國時期屈指可數的大家之一。他的書風於跌宕中見俊逸,於疏放中見規範,晚年更臻成熟,達到揮灑自如、爐火純青的境地。

曾有位臺灣書法家形容於右任的字:"有的沉靜如處子,有的飛騰如蛟龍,有的勇猛如武士,有的圓美如珠玉,有的輕紗如仙女,有的豪放如俠士,有的秀麗如美人,有的巍峨如泰山,有的蒼勁如奇峰,有的柔回如漪波,有的憨態逗人迷,有的痴態使人醉,有的躍躍欲起飛,有的如瀑布直流,有的如野馬狂奔,有的如古樹懸空,有的如春花迎風,.有的如野鶴展翅,有的如高空流雲,每一個字,莫不神化。"

被日本人奉為“曠代書聖”的書法大家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先生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他就開始研究草書,致力於草書標準化、規範化的工作。作為一個愛國主義者,於先生痛感祖國文字書寫費時,識難用遲,作為書法的草書,草法多樣,學用皆難,歷來推而不廣,與社會需要很不適應,於是,便在1932年集合了有志於草書改革的同仁在上海創立了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創了了“標準草書千字文。”成為書法史上,草書發展一個劃時代的成果。這便是于右任先生對漢字改革所做的貢獻,也為我們今天區別行草與大草提供了標準。

被日本人奉為“曠代書聖”的書法大家

德風堂長期購銷于右任、石魯、黃胄、何海霞、劉自櫝等名家書畫作品。名人字畫定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德風堂畫廊向藏家鄭重承諾:凡在德風堂畫廊購買的書畫作品,均附有德風堂畫廊出具的保真證書,以及部分當代藝術家創作作品時的照片及視頻影像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