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1

高考成绩公布后,各地状元的身份,也被媒体陆续报道。一个需要直面的真相是:状元依旧集中在大城市或省会的重点高中,父母优秀,家境殷实,素质全面,自信自律,光环等身。这些高考状元所展现的特质,不禁让人想起2017年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引爆网络的一段话: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越来越多的学霸,开始扎堆出现在家风良好、父母恩爱、家产优渥的原生态家庭,这到底说明了什么?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有更多高考优势;另一个则是,父母的起点,可能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你混得怎样,你的格局和高度怎么样,可能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如果你不努力,不上进,可能带来孩子一生的卑微。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2

父母的能力和格局,到底是怎样影响着孩子的结局?在综艺节目《极限挑战》中,极限男人帮在上海崇明中学做了个特别节目:一群学生站在操场的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前面有六道线。黄渤等六个节目嘉宾每人提问一个问题。如果答案肯定,可以前进到下一条线,否定,就留在原地。这六个问题分别是:

1、你的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2、你的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3、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地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而且现在还保持着一定水准?4、从小到大的旅行当中,你是否有过一次出国经历?5、你的父母是否承诺过要送你出国留学?6、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每个问题都有人前进,有人站着不动。差距很快出现,有的孩子一直在走,有的没动过一步,有的人后来居上,有的遥遥领先最终又被反超。六个问题后,学生们站在了六条不同的线上,位置相距甚远。以各自的位置为起点,学生们冲向体育馆,只有前20名才有资格进入馆内拿到礼物。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显然,这不是一场公平的比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之后,更加无奈。你以为不努力,只是自己过得不好。但你想不到,你的不上进,也会毁掉孩子。你不尽力打拼和赚钱,就无法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你没有好的学历,就不会提前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你不懂得教育是一个过程,就永远培育不出适应社会的孩子。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靠前的起跑线,站不下所有的人,无论父母怎样拼尽全力,他们能把孩子送达的地方,总有高低远近的差别。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3

不久前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名字就叫《起跑线》。一对夫妇,为了让女儿上名校,买了学校3公里内昂贵的学区房后,才知道面试还要考爸妈。为了通过面试,女儿进了培训机构,爹妈上了择校辅导,一家人先是装贵族:买名牌,说英语,唱高雅歌曲;再又装穷人:找黑中介、搬贫民窟、伪造身份……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身边的妈妈们看完电影,纷纷吐槽: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全世界的爹妈都可以化身虎妈狼爸。看看电影里这台词,熟不熟悉?国产电视连续剧《小别离》海清版虎妈分分钟就能找到同款。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同一个世界,同一条起跑线;同一套台词,同一款我妈。网络上有个问题是:就算你再努力,对多数人来说,还是要在一所普通的城市里,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或为人父,嫁作人妇,勤劳奔波,洗衣煮饭。那么,何苦折腾?努力打拼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之所以要认真生活,用力打拼,是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为了可以把自己的素养、见识和能力传承给下一代,让子女比父母飞得更高更远。这样,就算你再普通,再铅华洗尽,你的下一代从出生时开始,他就有不一样的起跑线。努力,有时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不祸及子孙。

4

起跑线确实重要,但比它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啊,一定不是场百米赛,一定是场马拉松,是长跑,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家境、教育环境、父母的格局和能力,使得每个孩子的起点注定不同。

退一步说,即便大家起点都一样,决定孩子能跑多快、多远的因素也远不止这些。毕竟,人生如此漫长,最初的领先,会慢慢被生命长河所稀释。所谓“起跑线”,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不止有一条,而每一个人,只要你足够努力,都可以在不同阶段拥有新的起跑线。比起跟“起跑线”死磕,孩子更需要的,是学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拿到重新定义起跑线的权利。我们也许给不了孩子足够靠前的起跑线,但我们可以传递给孩子一些不会被生命长河轻易稀释的东西。

比如,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学到脑子里的东西是谁都抢不走的;

比如,要交一些真正的朋友,健康的人际关系不会因利聚而来,也不会为利散而去;

比如,读书给你智商,人生历练给你情商,它们同样重要;

比如,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并不俗气,它值得我们为之努力,但倘若没有,也不意味着你是个失败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别让其他人的时间表催着你跑”。

悠着点儿,人生路还长着呢。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5

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去过罗马,更有一些人拼尽全力赶往罗马,却在中途丢了性命。现实从来不公,只因起点压根儿不同。寒门难再出贵子。但是,对于穷人家的父母和孩子来说,如果不尽最大努力去缩短自己和罗马的距离,那一辈子只好待在远离罗马的缺憾与短视里,活得艰难又委屈,辛酸又不易。世界是拼爹的,你连自己的生活都没过好,怎能奢望孩子有本事?那些真正能够跑赢他人的年轻人,都拥有专业、决心和格局。而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当然,我不是说,为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你就要去大城市,赚很多很多的钱,这是不现实的。我强调的是,你不能懒惰,不能混日子,不能得过且过的生活。你努力一分,孩子就会知道打拼的价值;你从来不停止学习,孩子就会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自觉;你三观正确、内心柔软,孩子就会慢慢成为和你一样的人,会在人群里发光。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6

高考状元出炉了,寒门弟子都哭了。为什么?因为,出生寒门的孩子,想一鸣惊人太难了。但是,我们不能放弃自己,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代又一代的寒门孩子不停地努力,父母的高度作为孩子的起跑线,才能从农村走到城市,才能从贫贱变成富裕,从粗野之家脱胎换骨成书香门第。今日寒门里,很难觅得高考状元的身影。明日高考状元里,一定有寒门子弟的后代!让更多名校骄子出现在普通家庭,这需要教育改革,也是代代寒门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义所在!这个世界,真的会惩罚不上进的父母;你的不上进,真的会带给孩子一生卑微。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拼爹妈的时代,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做脱颖而出的父母。你的学历,你的生活,你的三观,都是孩子飞翔的起点。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最好的名校,不是让孩子独自行走,是你们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状元赢在起跑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子女共同上进,彼此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