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杭州小伙住500㎡四合院,隱居山中就爲一件事!

28歲杭州小夥住500㎡四合院,隱居山中就為一件事!

7月22日中午,衢州市柯城區萬田鄉的氣溫已達36°C,一棟青磚黛瓦的仿古四合院在群山裡顯得異常幽靜。

28歲的杭州人葉永來坐在院子裡池塘邊一絲不苟地在棠梨木字模上刻著宋體字,他已經在這裡做仿古活字印刷3個多月了,他的目標是刻完所有的漢字,做一套完整的木活字印刷工具。

“要無限接近宋元年代木活字印刷術,我沒有其它愛好,就愛國學和書法,我不喜歡喧囂的都市,只有書法和雕刻讓我快樂。”葉永來說。

28歲杭州小夥住500㎡四合院,隱居山中就為一件事!

△葉永來在整理字模

除了吃飯睡覺

就是寫字刻字搞活字印刷

這棟仿古四合院有500平米左右,葉永來的工作間佔其中的三分之一,場地是他朋友租的。

萬田鄉離衢州城區20公里左右,但葉永來幾乎沒有去過城區。“哪裡都不如這裡安靜,我不喜歡吵鬧的地方。”

葉永來在院落裡的每一天生活都幾乎原樣複製:吃飯睡覺之外所有的時間都在寫字、刻字和試著用活字印刷一些小樣。

他將工作地點放在戶外的池塘邊。“吹著自然風,看著池塘裡遊動的魚兒,沒有人打擾,沉浸在這樣的工作中是我喜歡的狀態。”

手邊有一部《康熙字典》,字典裡有47035個字,葉永來按照字典上的字逐一寫在木質字模上,木頭是棠梨木。“和宋元時期的活字印刷的底板大致相當了,字模最好用梓木,但現在梓木比較難找,棠梨木也是上品。我會按照字典的排列方式將這些字模排列好,以便於以後要用的時候好找字。”

葉永來說,現有漢字7萬個左右,他的目標就是將所有的漢字都做成活字印刷的字模。

活字印刷底板製作的第一步是在棠梨木的字模上寫字,棠梨木被切割成小字模。

28歲杭州小夥住500㎡四合院,隱居山中就為一件事!

△葉永來製作的活字印刷小樣

葉永來對著鏡子在小字模上寫著宋體字。“我寫的字都是反的,這樣印出來就是正的。”

他每天要對著字典大約寫1000個字,有很多生僻字他都不認識。“我刻一個學一個,爭取在活字印刷模板完工後把所有的中國漢字都認識。”

棠梨木字模上寫好字後,就是用刻刀在字模上刻出凸出的字,葉永來每天要刻一百多個小字模。“一刀一刀的,力度深淺都不一樣,刻刀刻出的聲音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音樂。”

每天下午,葉永來還要和朋友一起試著古法活字印刷:將雕刻好的字模按照文章有序排列,把墨水用水稀釋一下,然後調好的墨水均勻刷在底板上然後鋪上宣紙。葉永來用刷子在紙上來回刷著,大約十秒後,一張類似於古體書的印刷本就出來了。

“這就是800年左右宋元年間流行木活字印刷術,我完全按照古法在操作,還有很多技術細節需要攻克,但現在已經做得很接近了,有人勸我用電腦雕刻會省時省工,但我拒絕了,那樣的活字印刷是沒有靈魂的。”葉永來說。

私塾先生帶大

他一直喜歡獨處

葉永來出生在杭州建德的一個古村裡。“村子裡有很多老屋,我就出生在一座清朝初年建的一棟老房子裡。”

他是爺爺帶大的孩子,爺爺做過私塾先生。

葉永來說,別的孩子開始學拼音字母的時候,他開始學《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別的孩子開始拿鉛筆,他開始拿毛筆。不僅如此,爺爺還要求孫子守禮法。“比如,吃不言睡不語,比如節日的禮數,都要求我嚴格執行,否則就會捱打。”

從小到大,葉永來都是村裡書法最好的一個,但也是喜歡獨處的一個。“我感覺和他們都玩不來,他們喜歡玩動漫追星,而我只喜歡美術和書法。”

2011年,他被西南大學美術專業錄取,主攻書法和版畫。在大學裡,葉永來依舊喜歡獨處。“雖然我為人和善,但朋友不多,他們都覺得我怪怪的,我也試著去改變,但改變讓我並不快樂,所以我就堅持自己了。”

成績優秀的葉永來本有機會留重慶,但他還是選擇回家。“打小爺爺就叫我不要忘故鄉,在外面感覺沒有家裡好,所以我選擇回家。”

喜歡獨處的他換過很多單位,但始終不能適應。“我就喜歡獨自書法和雕刻,這是我最喜歡的生活方式,沒有單位讓我這麼自我地工作。”

經人介紹,葉永來認識了衢州的一個朋友,朋友願意給他提供場地並給予生活補貼,助力實現願望。“不把木活字印刷弄好我是不會走的,我要像紀曉嵐編《四庫全書》那樣專注地做這個事情。”葉永來說。

找一個“可以寫入家譜”的妻子

結婚時要種一棵萬年青

葉永來只談過一次戀愛。

“還是上大學的時候,是女孩子來找我,我不善交際,也不太會主動,她主動找我可能是欣賞我的書法和版畫吧。”

女孩是重慶人,畢業時要求葉永來留在重慶,但葉永來選擇回鄉。“捨不得那個善良的女孩,但我更眷念家鄉。”

葉永來說他想找個終生伴侶。“我的要求不高,能理解我做活字印刷就行,如果能支持我並和我一起做就更好了。”

葉永來說,他找妻子就要白頭偕老,永不分離。“和我結婚的女孩是要寫入我家家譜的,結婚的那天我也會種一棵萬年青的,這個儀式肯定是不能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