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为什么古代首都没法守,只能野战?

大城没法靠守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和朋友谈到的:

大一统时期对首都很少有真正的攻坚战

刘邦攻咸阳破了武关基本就结束了秦,后来唐长安、宋汴梁、南宋临安、大元大都、大明京师,都很少有城池攻坚,主要是外围据点攻防与城外野战。

解惑,为什么古代首都没法守,只能野战?

洪武北伐,元军基本是外围作战,没有守卫京师;在河南大梁作战,也是城外野战

首都防卫两原则:第一、外围据点攻防;第二、城外野战。

为什么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首都人口众多,守城难以管理。一个人口几十万的城市,在地方围城后,如何实现几十万人的战时管理,以及城外逃入难民的管理,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同时城内人口大量增加,很可能传染瘟疫之类。

第二:首都消耗众多,水、粮食、柴草供给庞大。一般攻城都会切断粮道、水源,对于大城而言,都不用完全切断,只要对其运输供给通道有骚扰就足够了。

第三:首都守卫从城外到城内需要兵力太多。在军事防御上,每个垛口平均需要五个士兵,城防(包括城外)占百分之六十,预备队占四十。以明代北京城为例,以周长20公里算,1万垛口,城垛口就需要5万人,然后城外、城门需要同样的数量,加上预备队,至少需要15万人防御。这仅仅是被动防御。

解惑,为什么古代首都没法守,只能野战?

于谦指挥的就是城外野战

第四:大城影响力大,舆论复杂。比如首都被围,舆论压力很大。袁崇焕被杀、杨嗣昌成奸臣。

在作战中核心是考虑成本、影响:最上是外围决战;其次是外围防御;再次是城外野战;最下是死守大城(但基本这是无奈等死的办法)。

解惑,为什么古代首都没法守,只能野战?

李自成北伐成功就在于,崇祯连城外野战能力都没了,完蛋

所以说大城不到万不得已不婴城自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