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奉命访问各国,四个月间出了三次丑,给中国人形象抹黑……

说起李鸿章“李中堂”,很多人都很熟悉。因其家中排行老二,所以民间又称他为"李二先生"。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李二先生"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尽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虽然以上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不过小编若只问这位"李二先生"有多高?恐怕却没几个人能答得上来。因为历史也似乎没留下什么可靠的数据。

但从"李二先生"1896年游历欧美,在德国跟当时已靠边站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会面之后,出来向吃瓜群众致敬时拍的那张照片,可知两人差不多同高。据相关资料,俾斯麦1.82米左右。就算清朝官靴底比较厚,那么"李二先生"身高应该也在1.80米左右。放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高个子。

李鸿章奉命访问各国,四个月间出了三次丑,给中国人形象抹黑……

从"李二先生"流传的很多相片可以看出,他跟洋人站一起,光从颜值上来讲,那绝对不会折了清国的面子啊——完全可以称之为清政府的颜值担当。

而且当时外国人对"李二先生"的评价也很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并且他还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奉命访问各国,四个月间出了三次丑,给中国人形象抹黑……

在《1896 李鸿章的世界之旅》里,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李二先生"所到之处受到的热烈欢迎与厚待,甚至有些让他受宠若惊。比如,德国克虏伯制炮公司为感谢"李二先生"一直以来对公司的大力支持,特意造了件贴金铜像,想作为"李二先生"八十岁的寿礼。虽然李中堂未能活到那个时候,但严谨的德国人,还是把铜像造好并送到了中国,在上海滩立了几十年。

可以说,在晚清政府时,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还是从"李二先生"的几次外交活动中形成的。但在他为期四个月的世界之旅交流活动中,"李二先生"却闯了三次祸,给中国人形象造成抹黑。

李鸿章奉命访问各国,四个月间出了三次丑,给中国人形象抹黑……

要知道,公共场合禁止抽烟这是现代的观点,而在那个时候,你身份地位高,谁也管不了你。所以在比利时游玩的时候,"李二先生"参加了一个宴席,酒足饭饱之后,便拿来自己的烟,自顾自地抽起来了。倒是比利时这边的主人反应很快,为了不让"李二先生"尴尬,赶紧让人准备了卷烟分发给客人。

"李二先生"出访荷兰,十六岁的美女国王威廉明娜亲自接见了中国的外交大使。西方世界的礼节是什么?吻手礼。所以女王一见到"李二先生",自然地伸出来自己纤细的小手。这下"李二先生"又懵逼了,小姑娘什么意思?这个动作看起了像是送客又像是小孩子索要红包,顿时给了"李二先生"一种莫名的自豪感。这荷兰也不怎么样嘛,刚到这里就跟客人索要礼物。直到旁人提示"李二先生"后,他才明白这是一种吻手表示欢迎的礼节。

李鸿章奉命访问各国,四个月间出了三次丑,给中国人形象抹黑……

"李二先生"出的第三个丑,也跟礼节、素质有关。当圣彼得堡的俄国贵族举办晚宴的时候,"李二先生"作为中国代表被受邀参加。在高朋满座,贵人云集的宴席上,大家都在亲切地交谈着。"李二先生"却做了一件不合时宜的事情,只听见他干咳一声,将一口痰吐到了擦得锃亮的地板上。没错,这不是捏造的事情,著名的俄国作家高尔基在《克里萨木金的一生》一书中提到了这个故事。高尔基这样描述来自于中国的达官贵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前呼后拥之中,随地吐出了一口痰。在场的贵族真是开了开眼界。

"李二先生"这几次出丑,在中国看来算不了什么大事,可是,中国在国际的形象却因此而大打折扣。如今,依旧有许多人会像"李二先生"这样做,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收敛一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