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吉祥怎麼謀求?兇險怎麼避開?

了凡四訓:吉祥怎麼謀求?兇險怎麼避開?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 ;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太甲》曰 :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詩》雲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 ;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兇何可避?開章第一義,便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

——《了凡四訓》

白話譯文:

血肉之軀,尚有定數 ;義理道德之生命,哪有不能感動上天的道理?《書經·太甲》說 :“上天降給你的災害,或者可以避開 ;自己若是作了孽,就難逃報應了。”《詩經》也說 :“人應該配合天道來行事,自己求取更多的福。”孔先生算你不得功名,命中無子,雖然說是上天註定,但還是可以改變。你現在要擴充道德天性,多做善事,多積陰德,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哪有可能享受不到呢?

《易經》也為君子謀劃,要謀求吉祥避開兇險。如果說命運是上天註定不能改變的,那麼吉祥又怎麼能謀求?兇險又怎麼能避開呢?《易經》開章就說 :“積累善行的家庭,必定會有多餘的福報傳給子孫。”這個道理,你真的能夠相信嗎?

解讀:

雲谷禪師一直強調要徹底反思自己的過錯,今天我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幾個過失。一是昨天說話的時候沒有顧及別的老師的感受,說話太直了,給人感覺就像是在批評。過後我在想,即使好意,為什麼不能私下說呢?為什麼要在群裡說呢?這不就是了凡先生檢討自己的“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嗎?這位老師很不簡單,他是個生意人,但是讀了很多書,而且從這個群建立就一直鼎力支持,他身上的許多優點是值得學習的。如果昨天說話有冒犯的地方,請多原諒。

二是昨天說話情緒急躁,前天剛反省了,昨天就犯了。前天睡得晚,昨天起得早,人的精氣神不足,言語上就容易出現過失,以後要注意規律作息。我們這個群起名為“修學群”,還是把修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因為不修,學得越多越容易貢高我慢,修得好不好與知識、學歷、學問沒有直接關係。有的老師對我說 :“哎呀,群裡這麼多博士、教授,我還是別說話了,還是老老實實做小學生吧。”論知識,多讀了幾年書,可能會知道得多一些,但我們這個群不是比知識比學問的群,進了這個群,把世間的那些評判標準都放下,就一個目標——修身。

六祖慧能大師不識字,但是他修得好,成了六祖,神秀比他學問高,但修得不如慧能大師好。白居易曾請教鳥巢禪師 :“佛法所講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鳥巢禪師說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不以為然地說 :“這是三歲小孩子都會說的話嘛。”鳥巢禪師說 :“三歲的小孩子都會說,但八十歲的老頭子卻做不到啊!”許多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做到並不容易。雲谷禪師讓了凡先生徹底反省自己的過錯,這是修的第一步。我們學了書中的道理照著去做,就是修。所以這個群裡,大家是沒有高低貴賤的。

立命之學,是後文行善部分的理論基礎,就是相信命運可以改變。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相信。任何一種理論,要想被別人接受,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讓人相信。雲谷禪師問了凡先生,也是問他信與不信。首先要起信。

到現在我們學了兩個理論。一個是人的念頭善惡決定人的命運好壞。一個是《易經》中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概括而言,首先,行善對自己有好處,可以改變命運。其次,可以福祐子孫,對後代有好處。

前代人的所作所為與後代人為什麼有關係呢?一是後世子孫的福報也包含在個人的福報之內,二是整個家族的福報本身是一個整體,家族內成員命運的好壞是相互感應、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尤其長輩的德行對後世的影響更大。

“天作孽,猶可違”,比如颳風下雨打雷,都可能形成災害,屬於“天作孽”,但是我們可以躲到屋裡,把窗戶關上,這就是“猶可違”。如果人心壞了,動了惡念,做了壞事,屬於“自作孽”。惡因種下了,再有能力,也無法改變了,這就是“不可活”。這句話就告訴我們,積德行善,並沒有數量的限制,只要你不作惡,只要你動了善的念頭,只要你開始行善,不管多少,一定會對後世子孫產生有利的影響。

這一節大致的意思就是,父母給了我們血肉之軀,如果不去行善不去積德,則是有定數的,是沒有出路可言的。如果我們積德了,行善了,所作所為符合了天道,就可以求得更多的福報。孔先生算得了凡先生不能登科第、不能生兒子,這都是上天的定數,只要擴充德性,多做善事,多積陰德,這是給自己積福,自己也一定會享受相應的福報。《易經》是講趨吉避凶的道理,如果人的命運不能改變,那麼就談不上吉可趨、兇可避了。如果人的命運不能改變,那麼《易經》開篇“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就很難成立。

總之,人的命運是可以通過行善積德改變的,人的吉凶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改變的,而且我們的行為不僅影響自己,也影響後代兒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