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復興添偉力——聚焦建設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

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夕,一條消息讓國人為之振奮和驕傲:京滬高鐵線“復興號”動車組以350公里的時速開跑,超過320公里時速的日本新幹線“隼”號列車,問鼎全球最快高鐵。

在這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標誌性大事、喜事中,“攀枝花元素”赫然在列:為“復興號”的運行打下堅實基礎的,正是來自攀枝花的鋼軌。

“象牙微雕”鋼城、“世紀豐碑”二灘水電站、中國釩鈦之都……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攀枝花始終是祖國工業基石的“夯築人”。

國家戰略

7月22日傍晚,密地大橋橋南休閒廣場,市民三三兩兩地納涼。身背地質包、胸前挎相機的地質學家常隆慶雕塑矗立在廣場上,雕塑雙目炯炯,凝視遠方。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多次實地踏勘,使常隆慶成為公認的發現攀枝花“寶藏”的第一人。

攀枝花這片7440平方公里、不足國土面積千分之一的“彈丸之地”,埋藏著全國20%的鐵、63%的釩和93%的鈦,還有鉻、鈷、鈧、鎵等多種儲量達到特大型礦山等級的稀貴金屬。其中,鈦和釩的儲量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專家估算,這些礦產資源的價值在10萬億美元以上,是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滔滔金沙江,在50多年前見證了人定勝天的一個又一個奇蹟。從那一刻起,“國家戰略”這個名詞和攀枝花市“捆綁”在了一起。

“攀枝花”地名確定、攀鋼廠址選定、攀枝花“特區”領導管理體制的確定等涉及攀枝花建設的重大問題,無一不是由毛澤東主席親自拍板決定。在攀枝花項目建設方面,周恩來總理親自負責安排部署,鄧小平同志親赴攀枝花指揮,數位國家領導人具體執行,中央13個部委集中“會戰”,開發建設攀枝花,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一個工業建設項目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攀鋼建設不是鋼鐵問題,是戰略問題。”“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覺。”當年毛主席的話猶在耳畔,攀枝花成為三線建設的重中之重。攀枝花,成為中國現代化道路的一個典型,以獨有的貢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工業佈局。

攀枝花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全國三分之一的鐵路由攀枝花鋼軌鋪成,目前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鐵中,70%由攀枝花鋼軌鋪成。1975年至今,攀枝花共生產鋼軌近2000萬噸。攀枝花鋼軌已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譽滿全球。

巨大貢獻的背後,隱患隨之而來。10多年前,攀枝花一度成為全國十大汙染城市之一。更令人“糾結”的是,改革開放後,三線建設項目被推向市場,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陳東林做過一個調查,受交通、環境承載力、區位等因素的鉗制,全國超過50%的三線建設項目都需要調整甚至搬遷、關停。攀枝花要發展,轉型成為應對發展浪潮的必由之路。

痛定思痛,攀枝花的資源轉化走了一條創新、高效、可持續的發展道路。2013年春,攀枝花被全域納入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再次肩負起釩鈦戰略資源開發利用和探索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國家使命。

“攀枝花的比較優勢是地下的釩鈦和天上的太陽。攀枝花擁有探明儲量世界第一的鈦和世界第三的釩。”結合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賦予攀枝花建成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新使命,市委書記李建勤洞悉攀枝花的潛力和競爭力,並明確提出打造“五個一工程”,讓建設“中國釩鈦之都”的目標更清、方向更明、措施更實。

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推進,之前為人詬病的空氣汙染問題,也得到徹底整治。2017年,攀枝花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4%,列全國第14位,居四川第一。

釩鈦之光

開發利用好釩、鈦兩種戰略資源,既是攀枝花發展所需,更是國家使命。

釩——“現代工業的味精”,是發展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鈦——“第三金屬”,廣泛運用於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海洋工程等領域。釩鈦資源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釩鈦資源的經濟效益同樣可觀。在釩鈦及含釩鈦合金鋼開發利用方面,攀鋼曾以不到5%的資產、不到1萬噸的釩產量,創造出與600萬噸鋼利潤媲美的效益。“鋼鐵成就了攀枝花,釩鈦將再造一個攀枝花。”與打了半輩子交道的鋼鐵相比,鞍鋼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攀鋼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餘自甦更“器重”釩鈦。

在新的起點上,攀枝花主動發力。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攀枝花將著眼“加快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這一高點定位,打造“五個一工程”:建實一個“高”“新”特色鮮明的國家釩鈦高新區,建設一個聚集全國釩鈦交易資源的國家釩鈦交易所,建強一個部省市共建、產學研協同的國家釩鈦重點實驗室,建成一個具有標準主導權的國家釩鈦質檢中心,建好一批有實力的釩鈦企業。

市委十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推進釩鈦“五個一工程”,做強產業發展平臺。

著力建強一個部省市共建的國家釩鈦重點實驗室,持續推進攀鋼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科院、北科大、中國鋼研集團等科研機構開展開放性合作,進一步提升釩鈦技術研發水平。

著力建成一個具有標準主導權的國家釩鈦質檢中心,組建全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釩鈦產業領域標準制(修)訂,掌握釩鈦標準話語權。

著力建設一個聚集全國釩鈦交易資源的國家釩鈦交易所,加快國家釩鈦交易所組建步伐,打造國內釩鈦產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及釩鈦產品宣傳推廣中心、交割服務中心、倉儲物流中心、融資服務中心。

著力建實一個“高”“新”特色鮮明的國家釩鈦高新區,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做好核心區、功能區規劃佈局,推進園區基礎設施綜合配套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強科技孵化器建設,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加快擴區工作,將全市釩鈦加工企業聚集區納入高新區統一管理,統一享受國家高新區優惠政策。

著力建好一批有實力的釩鈦企業,健全促進釩鈦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規模以上釩鈦企業庫和釩鈦項目庫;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通過股權合作、戰略聯盟和產業集群等模式開展產業鏈垂直整合;實施釩鈦企業梯度培育計劃,積極培育“專、精、特、新”的釩鈦企業集群,今後1~3年,力爭年均新增規上企業50戶以上。

創新之魂

攀枝花手握豐富資源,然而,釩鈦磁鐵礦難冶煉、難分離的成礦特性,使之一度被前蘇聯專家判定為沒有利用價值的“呆礦”。“好比是一袋麵粉和米粉混合其中,並且還含有其他雜質,要把麵粉和米粉分別提取出來,難度可想而知。”全國政協委員、攀鋼研究院釩鈦冶金研究所所長孫朝暉的一席話,形象地道出了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難度之大。

除了自主創新,攀枝花資源開發從一開始就沒有第二條路。

從破解普通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世界難題,到自主研發獨步天下的提釩工藝;從結束中國不能生產高速鐵路鋼軌歷史,到打破美國釩氮合金技術壟斷……從拓荒不毛之地到建成“百里鋼城”,自主創新始終與攀枝花同行。

2013年,攀枝花吹響了“二次創業”的集結號,並在機制、政策、科技、人才等方面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

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讓孫朝暉既激動又憂心。儘管他帶領的團隊為中國坐上世界第一大產釩國“交椅”立下汗馬功勞,結束了國內無法生產宇航級釩鋁合金的歷史,但他還是覺得技術創新的步子邁得太慢、太小。

儲量超過200億噸的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含有20多種有價金屬,但目前,鐵、釩、鈦的綜合利用率分別為70%、47%和15%,釩在高端領域的應用嚴重不足,鈦材、鈦合金等鈦金屬深加工涉足尚淺,鉻、鎳、鎵、鈧等主要伴生金屬尚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關門搞科技攻關的路肯定行不通!”全國政協調研組赴攀西試驗區調研時認為,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必須集中全國優勢力量攻關。

坐等扶持不如主動作為。攀枝花政府、企業、院校、科研機構多方聯動,展開了跨地域、多層次、寬領域的創新行動。

委託中國工程院進行釩鈦資源綜合利用戰略頂層設計、聯手中科院過程所打造釩鈦科技攻關國家隊、推動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升格為國家級……如今,產、學、研、投、用“聯姻”的科技創新大格局初見端倪。

目前,攀枝花已建成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釩鈦製品質檢中心、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5個市級重點實驗室,組建了四川釩鈦產業技術研究院,區域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

攀枝花每年還發出“英雄帖”,向全球招標科技攻關項目,成為全國第一個在這一領域“吃螃蟹”的城市。按照“大科技、大開放、大合作”的發展思路,攀枝花銳意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集聚國內外科技資源,加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