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天心陪审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人民法院报》:天心陪审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图为人民陪审员周毅洪(左一)正在调解一起拆迁合同纠纷。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地处长沙市主城区南部,有着长沙“南大门”之称,是长沙的主要发源地,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位于长沙市湘府中路298号的天心区人民法院,活跃着200名“无袍法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陪审员。天心区法院人则习惯于称他们为“老师”,因为他们凭着各自不同的工作经历、人生阅历和专业知识,以独特的视角对案件进行分析判断,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三年来,该院的陪审员普通程序参审率达到了95%以上。2017年,陪审员参审案件达6242件。

保障陪审员话语权

在一起钢材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因被告拒绝支付钢材款尾款,原告无奈起诉至天心区法院。原告为某钢材经销商,被告为某施工企业,第三人为自然人杜某。

在庭审过程中,原告坚称第三人杜某系被告委派至涉案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因钢材送至工地后都是他签收的。而被告则矢口否认,并提交该项目的管理人员名单作为证据反驳。

庭审询问环节,审判长首轮发问完毕,询问人民陪审员张飞虎是否需要就案件事实发问。

张飞虎向原告发问:“请问你的钢材是否送到被告工地?”

原告回答:“是的。”

他再问第三人杜某:“请问你是不是该项目的实际施工人?”

杜某回答:“是的。”

“请问你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吗?”

“不是,企业没有任命我为项目经理的文件。”

“请问你有相关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证吗?”

“没有。”

休庭合议时,张飞虎对审判长说:“在建筑行业,只有注册建造师才有担任项目经理的资格,显而易见,杜某某并不具备这一条件。本案有两种可能:一是资质挂靠。第三人杜某借用了被告的资质承揽工程,被告从中收取管理费,所以被告提供的该项目管理人员名单中没有其名字。二是违法转包。被告承包了该涉案项目,后违法转包给“包工头”杜某,因此杜某便成了该项目的实际施工人。无论是哪种可能,被告都有履行支付的义务,至于被告与第三人之间,属于他们企业内部管理的事情,不能以此为由拒付原告的钢材尾款。”

审判长采纳了张飞虎的意见,并作为案件判决的重要参考依据。

近年来,该院全力保障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审理中的话语权,陪审员可以就案件事实的认定、证据的采信等畅所欲言,保障了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

成立自主管理委员会

“张闻骥是湖南女子学院的一位年轻讲师、建筑工程师,在参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合议时条理清晰,观点独到。他的组织能力、学识水平、工作责任心都是比较合适的人选,我推荐他为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天心区法院民一庭法官曹淑伟在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委员会法官推荐会上说。

今年,天心区法院成立“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委员会”,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均为人民陪审员。该院通过法官推荐和民主测评的方式,确定了8名人民陪审员作为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

自主管理委员会实行轮班制,每天安排一名成员值班,负责陪审员的调整、考核和日常工作。

在每个星期五下班之前,值班的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通过参审系统随机抽取人民陪审员参加下一周的庭审。除了要及时电话通知抽中的陪审员参审之外,还要将参审安排表上传到天心区法院人民陪审员QQ工作群和微信工作群,以便陪审员自行核对。

自主管理委员会对每一名陪审员建立陪审员工作业绩档案,将人民陪审员参加培训、参审数量、办案质量、纪律作风和廉政建设等履职情况如实记录在档,并以此作为陪审员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

成立陪审员调解工作室

天心区法院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来自群众、熟悉群众、代表群众的独特优势,在全省法院系统首创陪审员诉前独立调解机制。

自2017年5月起,天心区法院根据婚姻家事、劳动争议、相邻纠纷、物业纠纷的区分,成立4个民事调解专业组。民事调解专业调解组成员均为陪审员,结合陪审员的本职工作和专业背景划分,每组8人。一年来,人民陪审员民事调解专业组已成功调解案件620起,使一大批矛盾激烈、对抗严重的民事纠纷得以案结事了人和。

“你好,你是张某军吧,我是你初中的物理老师邹德强。我现在是天心区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昨天看到你们兄弟俩有一个案件在法院,能跟你谈谈吗?”

“邹老师,您好!这个案件让您费心了。”

邹德强,天心区的一名退休教师,现年66岁,因为人公正,在辖区内德高望重。2014年,他成为天心区法院南托法庭的一名陪审员。2017年,他个人调解案件115件。为便于他更好地开展工作,该院腾出一间办公室,成立“人民陪审员邹德强调解工作室”。

张某军的案件受理后,由邹德强负责对这起家事案件进行诉前独立调解。

张某军与张某民系亲兄弟。十几年前,两兄弟因一栋平房的产权问题产生矛盾,从此形同陌路。张某军认为,父亲留下来的平房,张某民在十几年前已卖给他,并以张某民出具给自己的3张欠条为凭证。张某民却不承认3张欠条是自己出具的,认为纠纷房产属自己所有。双方各执一词,在多次协调未果后,最终对簿公堂。

邹德强在详细了解案情后,利用熟悉乡邻的独特优势,走访乡邻,并请他们提供张某民的签名笔迹。

最终,邹德强发现3张欠条的签名笔迹并非出自张某民之手。

“张某军,你提供给法庭的3张欠条的复印件,我通过走访了解和仔细比对,发现了问题。如果最后司法鉴定,这3张欠条系你伪造的,你可能就不光是民事责任了,还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了,你要考虑清楚啊。”

张某军在电话中沉默了几分钟。

“邹老师,您看现在,我该怎么办啊?”

在与张某军一番沟通后,邹德强让其去弟弟张某民家里登门道歉。

邹德强下班后来到张某民家中,兄弟俩已经和好。

“谢谢邹老师啊,我们兄弟俩都谈好了,我明天就去法院撤诉,再次谢谢您给我们上了一课。”

就这样,沉睡十几年的亲情被人民陪审员邹德强的倾情调解唤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