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臭、食欲减退,警惕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孩子口臭、食欲减退,警惕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

1.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起胃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最严重的不良预后是引发胃癌;

2.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因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往往具有家族性,一旦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就会导致家人也被感染;

3.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导致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影响孩子的社交与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抑郁症。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比较复杂,病菌在人体内很难一次性根除,且具有较强的复发性,因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一直都是国际上较为重视的问题。

孩子口臭、食欲减退,警惕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儿科的常见问题,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尽管与成人感染的菌株及定植水平相似,但由于儿童在生长发育、免疫反应及药物代谢等方面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成人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治方案并不完全适用于儿童,因此儿童的用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5 年我国发布了《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下文简称中国共识),2016年欧洲北美儿科消化病、肝病及营养学会更新了其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循证医学指南。

孩子口臭、食欲减退,警惕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1. 不主张对儿童积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测

国际指南提出儿童中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目的是确定疾病的原因,而非仅确定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因此在儿童中不推荐“检测-治疗”策略。该指南只推荐对消化性溃疡、病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以及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病因调查时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对功能性腹痛、身材矮小查因等不推荐检查,且未提及胃癌及 MALT淋巴瘤。

中国共识中,目前仍将慢性胃炎、MALT瘤、长期服用NSAIDs、有胃癌家族史儿童列为幽门螺杆菌检测指征。

国际指南强烈推荐根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制订根除方案,并专门强调了医师应向患儿家长说明根除的重要性及以服药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

药物的配伍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加上阿莫西林(50mg/Kg/d)、甲硝唑(20mg/Kg/d)、克拉霉素(15~20mg/Kg/d)三种抗菌药物中的二种。PPI为有循征依据的奥美拉唑(剂量可达1.5~2.5mg/Kg/d),铋剂为胶体次枸橼酸铋(6岁以上使用,6~8mg/Kg/d),疗程10~14 天。

孩子口臭、食欲减退,警惕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CLA:克拉霉素 MET:甲硝唑 PPI:质子泵抑制剂

(国际指南推荐的一线根除方案)

参考文献

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 2015, 53(7): 496-498.

2 Joint ESPGHAN/NASPGH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update 2016). JPGN, 2017, 64(6): 991-1003.

3 陈烨.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指南与共识进展. 中华消化杂志, 2018, 38(4):217-2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