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死在湖北通道九宮山還是圓寂在湖南石門的夾山寺?

黃家駒忠實歌迷趙三才


這個問題,光是爭論就可以寫一篇論文了,所以我不做具體的考證,只是簡單歸納一下前人的研究。

李自成雕像

李自成的歸宿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熱點,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直至今日,仍然還有討論。有學者初步統計,對於李自成的歸宿問題,至少有十六種說法,而這些說法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類,一是死難、二是歸隱,而其中對死難、歸隱的具體地點亦有不同的說法。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湖北通山縣九宮山死難說和湖南石門縣夾山寺隱居說,二者之間的爭論尤為激烈。

湖南石門縣夾山寺隱居說主要成果主要集中在湖南李自成歸宿研究會編《李自成禪隱夾山考實》(湖南大學出版色,1988年)和石門縣內部資料《石門文史》第4輯《李自成學術研究資料彙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死難說主要研究成果有郝孚遠主編《李自成殉難於湖北通山史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張國光等編(李自成在湖北通山抗清殉難史實論證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以及顧誠《李自成犧牲的前前後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2年2期)等

針對爭論,1996年三月,中國明史學會與湖南省李自成歸宿問題研究會在石門縣聯合舉辦了“李自成歸宿問題學術研究成果評議鑑定會”並形成《李自成歸宿問題學術研究成果評議鑑定會議綜要》,力主以石門歸隱說為主流,但同時保留通山死難說。同年七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組建李自成結局研究課題主,並最終形成論著《李自成結局研究》(遼寧出版社1998年版),堅持認為通山死難說才是主流,石門歸隱說只是一個傳說。不過對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成果,倒出現了一些插曲,1999年林金樹、楊志清發表論文《李自成死於通山九宮山史證不足》(《明史研究》1999年)指出二人分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李自成結局研究”課題主的負責人和研究員,課題組的研究成果《李自成結局研究》系王戎笙個人所為,李自成於通山遇害史證不足。

直至今日,這種爭論仍在繼續,並出現了新的說法,如慈利縣四十八寨說,不過老一輩學者如李文治、顧城等都從原始史料(清實錄、清代檔案、南明史料等)出發,論證通山死難說。

參考文獻:韋祖輝:《關於李自成的結局研究》;曉風:《謎底的揭曉——關於》;餘新忠、楊春君:《李自成最終隱歸慈利縣四十八寨說獻疑》等


楚邾


我是湖北通城縣人,我們縣與通山縣相鄰,我們這邊老一輩一直就有關於李闖王死在通城縣九宮山的野史,老輩傳聞,李闖王長得非常高大,且頭大如鬥,非常嚇人,那時李闖王獨自一人在考察地形時在田間睡著,一耕地農民看到以為是怪物一鋤頭把李闖王人頭鋤掉了。這是野史傳聞,而有事實依據的是,我們縣城博物館內有李闖王的佩劍,兵符,最有說服力的是還有李闖王寫給他侄兒李過的調兵手令。當初郭沫若一口斷定真實的李自成墓是湖北通山的九宮山不知道是有何依據?也許是因為通山縣的九宮山比通城縣的九宮山大很多吧?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近年,農民起義及農民起義領袖開始惹人爭議。明末農民李自成(1606年—1645年),1629年起義,先是跟隨高迎祥起義,闖王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

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乘勝進佔西安。1644年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

可見,明滅亡,李自成是直接推翻者。但是,明將領聯合清兵,剿滅李自成,這就有點歷史的“急轉彎”了。也因此,李自成是個失敗了的英雄。歷史上多不承認他建立的大順政權。

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宮山元帝廟遭村民誤殺致死。但是,人們是不能相信像李自成這麼能的人如此平淡地離世。所以又有說法說,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兵敗,“禪隱”夾山。夾山寺位於湖南省石門縣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距石門縣城10公里。唐代鹹通十一年(870)善會大和尚獲賜領眾僧開山建寺。享有“三朝御修”的盛譽,並吟出了

“英雄一代赴飄萍,大塊空留百戰身。搗碎乾坤驚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時來作惡天還怕,運去看經佛不靈。事業盡隨流水去,禪房夢醒夾山青”的悲涼詩章。這座寺廟內有許多宮廷玉器類的遺物,寺廟東南15千米有一墳崗,崗上有傳言是闖王疑冢的近40座。“奉天玉”是“奉天王”多一點,暗指奉天王,李自成曾經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李自成在夾山寺,最後圓寂於此。

這兩種說法,各有證據,各執一詞。史學界也爭論不休。但,第一種更符合現實。第二種,更有人們的意願成分。


老照片


李自成既不死在九宮山,也非圓寂夾山寺,而是葬在甘肅。自李與清山海關一戰而即將失敗時,李挑選了幾個替身扮演己,而李卻帶著幾個親信和銀兩逃回老家。後舉家搬到甘肅,住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山洞裡,每天叫隨從眺望放哨,看有無清兵來?後來,李自成所帶金銀用盡,自殺,隨從自殺陪葬,葬在此山之腳。他沒有後人,兄弟過繼了一個兒子給他,清朝一直不敢露顯此事,一直到約十年前才立他的墓碑。九宮山和夾山寺的兩個假貨,目的避開清和世人的視線。“金蟬脫殼″說的就是此事。清軍所抓、所殺的也是假李自成。現在,政府機關控制了他的墓地。



贊蓮郎


著名作家丁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人,真名蔣冰之,據她自述,是李自成後人;臨澧蔣家,富甲天下,石門夾山寺原本屬臨澧,民國初年劃歸石門,其規模宏大,與蔣家淵源極深,類似紅樓夢裡的鐵檻寺,基本上就是臨澧蔣家的私家寺院,與蔣家共生共容。歷史上任何名門望族都有其輝煌的發家史,而號稱中國四大地主的蔣家祖上其實是賣油餅的,顯然賣油餅發個小財有可能,要富甲天下不可能的,蔣家發跡於清初,許多珍寶出自皇宮也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傳說和發掘出來的藏寶也驗證了蔣家驚人的財富,勢力和財富小範圍都涵蓋了臨澧、石門、慈利、張家界。歷史上李自成確實是沒有後人的,不排除有過繼的可能,蔣家巨大的財富肯定與李自成或大順軍有關,至少奉天玉大和尚、野拂道人等與蔣家關係密切的人,從名字看都不是看破紅塵的人,湘西武陵源有廣泛存在的大順軍殘餘毫無疑問,龐大的天地會如果不是李自成親自領導組織那又會是誰繼承和領導的呢?驚人的財力從哪裡來呢?是不是從側面驗證了湖北通山九宮山死的是假的李自成呢?


法海75633862


李自成,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人稱“闖王”,他在1644年攻佔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同年,在與吳三桂和多爾袞的戰鬥中失利,退出北京之後,一路向西撤離。但是,李自成的最後歸宿在哪裡?一直眾說紛紜。

在《清世祖實錄》中記載,“被俘賊兵俱言,自成竄走時,攜隨身步卒二十人,為村民所困,不能脫,遂自縊死。”還有另一種記載,清順治二年,李自成東征途中轉戰江南,不敵清軍,折向湖北,兵敗單騎逃脫至九宮山黃土洞中躲藏,後來被發現,程九伯的手下將其殺死。到今天為止,九宮山附近的居民中仍然流傳著李自成葬在九宮山的說法。

在乾隆年間的《書李自成傳後》中記載,“獨竄與石門夾山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夾山即為夾山寺,這座寺廟內有許多宮廷玉器類的遺物,寺廟東南15千米有一墳崗,崗上有傳言是闖王疑冢的近40座。“奉天玉”是“奉天王”多一點,暗指奉天王,李自成曾經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按照書中內容證據推斷,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

根據目前史料所掌握的線索來看,兩種說法都有證據,但是又都證據不足。這位農民領袖究竟死於何時何地,因何而死,有待史學家們探討研究,還沒有確切定論。


妙緣


李自成,明未農民軍領袖。於1644年攻佔北京。同年與吳三桂決戰于山海關一片石,大敗。退回老巢陝西,經湖北入江西。續敗之,而率軍退入鄂南。了無終跡。一代嫋雄從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死於何地 :其一,湖南石門夾山寺出家為僧。其二,湖北通城,其三:湖北通山。解其一,手下還有兵馬,其時南明政權以建立,兩湖之地抗清義軍眾多,斷不致於出家。其二:正史,文人皆有記載其遇難於通城九宮山,現錫山之下續家畈之前名為姜家畈,乃姜姓族人誤殺之而惹來全村之禍後改地名也。解放後,地方政府依李先念之吩咐為其立碑,原址位於湖北省電機廠內,後遷至錫山腳下,現森林公園門坊旁。而通城周邊發現了大量的大順政權文物,至少證明當時闖王大軍到過通城。中央電視臺―――李自成寶藏之謎攝製組也來通城。其三:通山之說來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通山一教師寫信給天津某雜誌社,認定李遇害於通山而非通城。其證據就是通山程氏族譜中記載的一句話:今本鄉民程九伯剿闖賊李巖於牛跡嶺下。之所以認定此人李巖,乃其劍上刻有李巖二字。該觀點得到了郭沫若的支持。從此,李自成遇害於通山寫進了小學課本,直到現在。亡於何地,讀者自有公論


norman82068761



李自成的侄子,李過書信


張僑5


李自成在1645年4月、5月間死於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無疑,肯定非自然死亡。何騰蛟版的被地主團練襲擊所殺和費密版的被村民程九伯之甥金姓用鏟擊殺最有可能最為靠譜。

至於石門夾山說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有人在夾山寺附近發現一座古墓,根據古墓殘碑知道墓主人叫奉天玉大和尚,因為李自成在稱帝前曾經自稱為奉天倡義大元帥,所以有些無聊或者別有用心之人就生拉硬扯牽強附會的編造出李自成並沒有死,而是遁入空門在石門夾山寺化名奉天玉大和尚出家為僧了,又說是挖掘出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東西,件件往李自成身上扯,並且對外大肆宣揚傳播。一些不務正業在學術上沒有什麼成果的所謂明史專家們,藉機大肆炒作企圖混水摸魚出人頭地,很是鬧騰了一陣子。

前些年石門縣政府還準備以李自成在夾山寺出家證據確鑿為由,準備開發成著名景區推動當地旅遊業,因為學術界爭議極大並無定論,結果被有關部門叫停。


流賊聞之心膽搖


謝邀請!李自成【闖王】。幾年前:曉石到過九宮山,闖王鎮一帶:偶然發現,這裡的農民有多家有闖王賞錢!【黃金材質的】。從這一方面來看:闖王在九宮山應該是:詐死!,闖王墓也許是衣冠墓?在手機導航下:九宮山也有個:和尚屋!【現在是個景點。】當年的闖王:隱身於寺廟中!做了和尚。我相信後者!。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