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通宝——存世69天,稀少收藏价值高!

对古钱币有研究的人相信对祺祥通宝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同治皇帝在位时发行的钱币。只不过随着辛酉政变的发生,祺祥年号被废除,这种钱币便停止了铸造,刚刚出炉的钱币却没有及时使用,不得不进行摧毁。好在铸钱局的工匠们私自留下了一些祺祥通宝,才使得它们流传至今。到现在为止,这种钱币已经成为珍品,不可多得。

祺祥通宝——存世69天,稀少收藏价值高!

清朝从入关后的顺治皇帝到末代宣统皇帝,共有十个皇帝,不论在位多少年,一般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不像宋朝的皇帝年号换的那叫一个勤快啊,清朝的帝王基本都是一帝一年号到底,所以我们也习惯了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比如雍正皇帝,而不是像明清之前一般都是称呼庙号,比如唐太宗、宋太祖什么的),独独清穆宗载淳有两个年号:一个“祺祥”、一个“同治”,自然按照清朝铸造流通钱币的惯例,有年号自然要铸造年号钱罗,所以才有我们今天要说这枚同治皇帝的年号钱币“祺祥通宝”钱(存世量很少,价格高)

祺祥通宝——存世69天,稀少收藏价值高!

历史背景:

腿有点瘸的咸丰皇帝年纪轻轻就挂了(实岁三十,虚岁三十一,算年轻吗?),生前就载淳同学这一根小独苗(还有弟弟刚出生就夭折了),作为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即位自然顺理成章,不需要像他前面几个皇帝一样为了这个皇帝位子得抢烂脑壳,不过咸丰皇帝死前不放心马上即位但却只有六岁的载淳,所以给他打造一套自认为很完美的辅佐架构体系:

外有亲自选好的八名顾命大臣:怡亲王载恒(雍正的爱弟十三阿哥允祥的五世孙,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郑亲王瑞华(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大学士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内有两个太后:生母慈禧太后(西太后),嫡母慈安太后(东太后)

外面的政事由八个顾命大臣决定,送宫内两个太后处用印然后发布诏令(盖一个章子没用),这样可以互相制衡,以便权力能顺利过渡到载淳长大亲政。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想大权独揽的西太后慈禧忽悠了东太后慈安(口号是“我们不要成为人形图章”),联络了咸丰皇帝那个没抢赢皇位的弟弟六阿哥奕訢(皇帝是当不到了,实权总要抓点)发动了“辛酉政变”,干掉了八大顾命大臣,从此慈禧太后和“鬼子六”站上历史大舞台的正中央。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后,八名顾命大臣商定给即位的载淳使用“祺祥”这个年号,并开始铸造年号钱“祺祥通宝”,只不过同年慈禧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干掉了八个顾命大臣,那他们定了年号当然不能用了,于是就给载淳同学选了个新年号“同治”(儿子乖,妈和你一起治理天下),载淳同学就这样的成了同治皇帝,而不是祺祥皇帝,“祺祥”也是有清一朝最短命的年号(历时69天)

祺祥通宝——存世69天,稀少收藏价值高!

祺祥通宝——存世69天,稀少收藏价值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