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怒了!致命的《疫苗之王》,还原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全国人民怒了!致命的《疫苗之王》,还原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77月21日,朋友圈被自媒体兽爷《疫苗之王》刷屏了,揭露部分不良奸商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疫苗抗原含量低。文章称,“北大医学部的专家将注射失效的疫苗总结为两个字——杀人。”

《疫苗之王》提到,韩刚君和杜伟民等人当年以较低的价格从国有股东手里购买到疫苗公司股权,种种细节让人唏嘘。

互联网思想特别推荐两篇关键媒体报道,一起了解事件始末:

调查|独家还原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挂断电话的那一刻,长生生物(002680)合作多年的推广商李进(化名)脸色煞白。

电话是长生生物总部一位高管打来的,通话持续了30多分钟。桌旁等待已久的朋友们注意到了异样:是不是出啥事了?

他沉默不语。

几分钟后,网络消息铺天盖地——长生生物的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春长生”)遭药监部门立案调查并收回药品GMP证书,责令停止生产狂犬疫苗。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7月16日,长生生物在总部所在地长春召开紧急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推广商参会,公司董事会一成员在会上通报了相关情况。7月17日中午公司发布声明称,所有已经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注册标准,没有发生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请广大使用者放心。

起因:内部生产车间老员工实名举报

接近长生生物的一位疫苗业资深人士说,此次事发是因为长生生物内部生产车间的老员工实名举报所致。

截至2017年底,长生生物拥有在职员工1041人,其中大部分员工都在其子公司——长春长生。长生生物目前在售产品包括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这些产品都由长春长生进行生产。长春长生在职员工数量在1000人左右,其中生产人员约600人。

此次举报的人便是其中一员。“出事之前,狂苗生产线已经换了两拨人”,前述资深人士说,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内部岗位调整导致举报人利益受损进而进行举报还是有外部因素驱动。

但另一位知情人士称,此次举报是因内部岗位调整所致。财报显示,2017年,长生生物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01亿元,同比增长11.82%。

根据长春长生2015年借壳黄海机械时披露的信息,截至当年3月31日,长春长生共有员工1077人,其中72.79%的人为生产及品质管理人员,40岁以上员工占比为29.53%。借壳之前,长春长生最初是由职工参与发起设立的国有企业,后经19次股权转让以及2次增资,公司最终成为民营企业。

祸根:严重违反GMP规定生产

7月15日下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长春长生开展飞行检查,发现该企业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

至少在7月11日之前,员工实名举报信就已经到了国家药监局。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获悉,国家药监局检查组人员于7月11日对长春长生进行飞行检查,7月15日公布了相关信息。根据检查结果,国家药监局迅速责成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长春长生相关《药品GMP证书》。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此次飞行检查所有涉事批次产品,尚未出厂和上市销售,全部产品已得到有效控制。

但通报中的“生产过程记录造假”到底指的是什么?

事发后,多位长生生物推广商得到的说法是,此次违规问题主要是出在狂苗生产过程中的“小罐发酵”环节。“比如,如果按照GMP规定,需要用一定规格的发酵罐进行细胞发酵,但为了提高产量,违规使用了较大规格的发酵罐进行。不过,最终结果需要监管部门认定。”

长春长生狂犬疫苗生产工艺如下图:

全国人民怒了!致命的《疫苗之王》,还原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依照GMP规定,药品生产过程中投料、人员、原辅料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记录在案”,前述资深人士称,国家药监局所称的生产记录造假就是指的上述记录环节违反了GMP规定。

7月15日,长生生物董事长高俊芳签发了内部文件,并通知各地推广商赴总部长春召开紧急会议。7月16日下午,面对来自全国20多位推广商,高俊芳在会上介绍了此次事发的大致情况,她强调,此次涉事和召回的产品均无质量问题。

7月16日下午,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次事件发送采访提纲至高俊芳,至记者截稿,公司方面尚无回应。来自推广商的消息称,公司已经口头通知各推广商,对外一律保持克制,等待监管部门最终的认定结果。

影响:最终认定结果或引发连锁反应

针对国家药监局目前的通告,长生生物一些竞争对手也向本报记者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从国家药监局通告的情况来看,只是收回GMP证书而不是吊销,意味着长生目前只是生产记录造假,是否产品质量有问题还没下最终结论”,竞争对手称,

从疫苗整个流通过程来看,任何疫苗厂商生产的疫苗,每一批次均需要送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下称“中检院”)进行严格检定,只有检定合格了,才能拿到批签发文件,产品才能向市场销售。

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统计中检院公布的批签发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7月15日,长春长生“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共获得25批次共342.96万支批签量。按照招标价格50元/支测算,销售额在1.7亿元,这还不包括2017年底的销售量。

“每年7-9月份是狂犬疫苗高发期,这三个月的销量基本占到全年的50%,参考长生生物历史销售情况,公司狂犬疫苗今年很可能丧失2/3的销量,全年损失额在5亿元左右”,竞争对手称,如果长生生物能够很快拿回GMP证书,公司情况也将随之改善。

高俊芳在推广商大会上强调,为了保证用药安全,长春长生主动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全部实施召回。根据长春长生近几年对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不良反应的监测,未发现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

目前具体召回数量尚未得知,多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据会计准则,如果最终确认这些召回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且召回的产品是在2017年确认收入的,那么长生生物需要进行会计追溯调整。

一旦会计追溯调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2015年,长春长生借壳黄海机械时,交易对手曾做业绩承诺:2015年—2017年期间的利润数不低于3亿元、4亿元、5亿元。

长生生物年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6亿元,几乎全部由长春长生贡献。其中,该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批签量为355万人份,位居国内第二,狂犬疫苗贡献营收7.3亿元。倘若会计追溯调整的金额较大,有可能导致2017年业绩对赌不达标,进而引发业绩补偿问题。

针对此次突发事件,7月17日,深交所发布关注函,要求公司认真自查并就以下事项出具书面说明:

1、请公司说明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具体产量、销量和销售金额、此次GMP证书被收回的具体原因及事实、相关产品流向市场的风险、后续你公司可能受到药品监管部门的处罚类型和后果,并请详细测算此次事件对你公司2018年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

2、请根据此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你公司实施飞行检查的具体情况以及你公司对相关产品召回的进展,严肃自查你公司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信息或延迟披露信息的情况;

3、你公司认为应予以说明的其他事项。

如果一切顺利,长生生物将在7月20日前披露相关信息,届时,一切谜团或许将逐一解开。

最新动态:公司称已上市狂苗无质量问题

长生生物已经5度跌停,报14.5元,多家基金下调长生生物估值!

7月17日中午,长生生物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开声明称,公司所有已经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注册标准,没有发生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请广大使用者放心。

全国人民怒了!致命的《疫苗之王》,还原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隐秘富豪的发迹史:

曾以无营收的公司重组了疫苗龙头企业

杜伟民进场,以一个基本无营收的公司重组了康泰生物这个尚有盈利且资产负债率不足5%的疫苗龙头企业,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十年后再回首,他们手中已经掌握了中国疫苗的半壁江山——最大的乙肝疫苗企业、最大的流感疫苗企业、第二大水痘疫苗企业、第二和第四大狂犬病疫苗企业……”

“他们生产的疫苗,每天都源源不断,注入你和你孩子的身体中。”

7月21日,自媒体《兽爷》发布《疫苗之王》文章,揭露部分不良奸商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疫苗抗原含量低。文章称,“北大医学部的专家将注射失效的疫苗总结为两个字——杀人。”

也曾关注过其中一位资本大佬——杜伟民的发迹史(胡润百富榜数据,2017年他的身家达73亿元),种种内幕今日读起来也颇为“传奇“。2008年杜伟民吃进康泰时,企业估值为6亿元,2016年上市首日,市值达到138亿元;如今最新市值已达408亿元。

7月21日,据证券时报报道,康泰生物董秘苗向回应称:此时探讨康泰生物与长生生物实控人之间的关联,系“蹭热点”,两家公司没有任何业务关联;刷屏文章系煽动公众对健康、生命的关心,通过一些情绪化的表达,影响了中国的免疫接种。

“文章提到都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两者之间的业务关系十年前就没有了,现在两个公司更没有任何业务联系,实控人目前关系我也不清楚,但是这个也不能作为什么依据。”

他认为,文章通篇并未说疫苗到底现状如何,纯属影射,将没有问题的公司和问题公司放在一起,“影响了疫苗接种也是影响了国家安全。”

苗向称:“实质上去年我们进口疫苗出的问题也很多,反而康泰是国产疫苗的一面旗帜,康泰这么多年,没有出现过疫苗安全质量事故。”

谈及长生生物事件,苗向说:“任何一个班级总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再严厉的管理措施有会有一些落后分子,不可能某个行业的一个公司有问题,整个行业都有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大部分都是成绩,长生这个事件它是一个个别事件,我觉得是不能和其它公司有任何联想的,影射或者说整个国产疫苗有问题,我觉得这有非常大的问题,我国曾经出现过,因为对疫苗事件的渲染,居民不接种导致居民发病率上升,受害的还是公众,利用公众对专业知识不太清楚,故意写一些耸人标题,蹭热点骗点击。”

以下为每日经济新闻2014年1月的报道,原标题《深圳康泰20年股权几经变更 成就“隐形富豪”杜伟民》。

全国人民怒了!致命的《疫苗之王》,还原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

2013年底的乙肝疫苗事件,让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泰生物【300601.SZ】)进入了公众视野。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家公司?至今外界对其仍依然不甚了解。

近日(实际时间为2014年初,每经小编注),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初步掌握了康泰生物——这家国内乙肝疫苗行业龙头20余年的发展轨迹。

20余年前,康泰生物刚成立时,其作用主要是承担乙肝疫苗国产化的重任。到了2008年,自然人杜伟民(现为康泰生物董事长)进入后,康泰生物的“国有成色”开始逐步褪去。

承担乙肝疫苗国产任务

20余年前的中国,乙肝疫苗非常稀缺。记者获得的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预可行性报告 (项目建议书)》显示,1992年6月,深圳广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深圳广信)拟与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原投资)及香港广信实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香港广信)各出三分之一的资金合作组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承办从美国引进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生产技术和设备。

深圳广信和香港广信同属于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深圳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于香港广信当时的注册地属于境外,故新组建的康泰生物为合资企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产乙肝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美国默克公司研制的重组酵母菌被视为符合我国要求的乙肝疫苗。1988年,经原卫生部批准,由该部统一领导引进美国默克公司的这一乙肝疫苗技术,并在北京、深圳各建一条年产2000万支针剂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生产线,其中深圳的这条生产线由深圳广信承建,1992年康泰生物的设立就是为了继续完成项目建设。由此来看,康泰生物的发起成立承载着乙肝疫苗国产化的重任。

在技术和设备引进方面,康泰生物的进口对象是美国默克公司。受让的技术主要包括重组酵母种子批、疫苗制造操作细则、疫苗质量控制程序、仪器设备及原材料清单等;引进的主要生产设备包括发酵培养罐、细菌破坏器吸附层析系统、疏水层析系统、凝胶过滤系统、除菌过滤器、超过滤装置和疫苗稀释罐等。

在康泰生物的股权构成方面,上述三家公司各占三分之一的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900万元,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差额由合资各方按投资比例筹措转贷给康泰生物。

此后,康泰生物的股权发生了多次变动。

历史遗留问题复杂

1993年2月27日,康泰生物首次出现股权变动。

据记者获得的康泰生物相关股权转让协议书显示,当时,深圳广信将其持有的康泰生物18.33%股权作价715万元转让给国原投资,香港广信亦出让8.33%给国原投资。转让后,深圳广信和香港广信分别持有康泰生物15%和25%的股权,国原投资的持股比例达到60%,一跃成为康泰生物的第一大股东。此次转让的股权价值按三方认缴的出资原值(即各1300万元)进行核算。

到了1994年,国务院组建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身为当时6个国家专业投资公司之一的国原投资被并入国开行。到1995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立,当时该公司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承担原由6个国家专业投资公司经营、又难以转移到其他单位经营的合资或参股项目,康泰生物正是这种性质的合资项目。

在此背景下,1996年9月5日,康泰生物董事会决定,由于股东国原投资已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根据相关规定,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投兴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兴业)承接国原投资所持的康泰生物60%股权。

记者调查了解到,到2001年10月23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发文批复国投药业投资有限公司(1999年3月12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批准国投兴业更名为国投药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药业)以1.48亿元的总价受让深圳广信和香港广信分别持有康泰生物15%和25%的股权,但为了保证康泰生物的合资企业属性,香港广信指定境外公司香港立新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立新)接盘其持有的康泰生物25%股权。

该批文明确表示,国投药业要负责与清算组妥善解决老股东(即深圳广信和香港广信)的历史遗留问题,立即着手对康泰生物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争取上市。

与此同时,康泰生物董事长由原国家医药局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国投药业总经理周益成出任。

通过股改谋求上市

为了响应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关于改制上市的意见,到了2002年,康泰生物迅速在股份制改造上实现突破。

记者调查获悉,康泰生物股改的第一步发生在国投药业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之间。2002年7月5日,国投药业将其持有的康泰生物51%股权无偿转让给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2002年7月9日,香港立新将其持有的全部康泰生物25%股权,以9600万元转让给上海华瑞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华瑞)。上海华瑞为上市公司上实医药(600607,SH)的子公司。

同年9月24日,上海华瑞和交大昂立(600530,SH)分别以1152万元和1920万元的代价受让国投药业所持的康泰生物3%和5%的股权;3日后,国投药业将其持有的11%康泰生物股权以4224万元的价格卖给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北京高新创投);此后国投药业将其所持有的最后的康泰生物5%的股权转让给湖南湘投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湘投)。

至此,康泰生物股改宣告结束。其发行了普通股1.75亿股,其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拥有8925万股,占总股本的51%,其他股东则是持股28%的上海华瑞、持股11%的北京高新创投,以及各持股5%的湖南湘投和交大昂立。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底,康泰生物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共计2500万元转增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也因此由原先的1.5亿元增至1.75亿元。根据相关验资报告,当时康泰生物的净资产为1.75亿元,按照每股1元来计算,康泰生物的总股本为1.75亿股。

到2005年9月,康泰生物正式向深圳监管局递交上市辅导验收材料并通过审查,完成上市辅导工作,但公司最终仍未上市。

杜伟民进场

2008年8月,杜伟民“出场”。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一份2008年6月3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总裁办公会议纪要显示,康泰生物当时由于面临产品单一、设备老化、缺乏独有专利等因素,导致企业出现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利润严重下滑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扭转不利局面,康泰生物通过调研和论证提出重组方案,将有利于摆脱生产经营困境,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丰富产品线、扭转研发和营销劣势。

该会议纪要还显示,康泰生物原则上同意优先选择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北京民海)为重组对象,以双方评估价值作价,通过增资方式置入康泰生物。

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北京民海于2004年由深圳市盟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盟源)与自然人郑海发各出资250万元注册成立,深圳盟源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杜伟民。此后,经过几轮增资以及调整,到2008年3月31日,北京民海注册资本变更为1亿元,同时,深圳瑞源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源达)也成为其股东,所持北京民海股权达到76%,自然人王峰和郑海发分别占13.6%和10.4%(注:瑞源达的实际控人为杜伟民)。由此来看,杜伟民在北京民海公司总共投入7600万。

根据北京同仁和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显示,以2008年4月30日为基准日,北京民海净资产为8230.77万元,股权价值的评估价为2.95亿元。

该评估报告称,北京民海处于建设期,大量资产处于在建工程状态,生产形成后盈利能力将得到巨大释放。该报告书同时指出,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只能体现北京民海当前的账面价值,不能体现该公司作为疫苗生产高科技企业的特征,故该评估采用收益现值法的评估方法,即被评估资产未来的预期收益,并采用适宜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累加得出评估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民海自2004年成立至上述评估基准日——2008年4月30日期间,只有2006年实现营收8.5万元,其他年份均处于无营收状态。

康泰生物的财务报表显示,2004~2007年康泰生物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34亿元、1.33亿元、9879万元和1.06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020万元、3017万元、1811万元和3707万元,尽管业绩有所起伏,但仍保持盈利状态。

上述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总裁办公会议召开后2个月,即2008年8月15日,康泰生物便决定向瑞源达、自然人王峰、自然人郑海发增发1.82亿股股份,原有股东放弃了对增发股份的优先认购权。

记者获得的一份股权转让协议这样描述瑞源达,“为持有康泰生物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而专门设立的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瑞源达成立于2007年11月13日,由杜伟民和加拿大籍华人袁莉萍分别出资1502万元和498万元注册成立。2011年6月17日,瑞源达由深圳迁至新疆乌鲁木齐。

康泰生物2008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显示,瑞源达、王峰和郑海发以各自所持有的北京民海股权作价2.43亿元认购上述1.82亿股的股份,其中1.82亿元记为康泰生物的注册资本,其余6089万元记为资本公积金。具体来看,杜伟民名下的瑞源达所持北京民海76%的股权作价1.85亿元认购康泰生物1.38亿股股份,其余4628万元记为资本公积金;王峰所持有北京民海13.6%的股权作价3303万元认购康泰生物2475万股股份,其余828万元记为资本公积金;郑海发所持北京民海10.4%的股权作价2526万元认购康泰生物1893万股股份,其余633万元记为资本公积金。

该增资扩股完成后,康泰生物注册资本由1.75亿元变更为3.57亿元,总股本亦由1.75亿股变更为3.57亿股。

由此来看,由于瑞源达、王峰和郑海发以各自所持北京民海股权增资康泰生物,因此瑞源达并无现金投入,便成功拿下康泰生物38.75%股权。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致电康泰生物,工作人员称目前公司尚未恢复生产,不接受任何采访。记者辗转找到该公司一位高管,电话中该高管要求记者发采访邮件,但随后回复记者称不能回应。

老股东纷纷退场

有人进场便有人谢幕。在引入上述三个新股东后,康泰生物原有股东的股权均被相应稀释。

国投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高科,国投高科作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承接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所拥有的康泰生物股权)变为第二大股东,上海华瑞则所持的28%康泰生物被稀释至13.73%,北京高新创投的被稀释至5.39%,湖南湘投和交大昂立均被被稀释至2.45%。

到2009年7月2日,杜伟民成为康泰生物法定代表人,并开始接管董事长一职。与此同时,上述5家国有法人股东开始陆续退场。

最早宣告退场的是湖南湘投。2009年6月2日,湖南湘投将其所持的康泰生物2.45%股权在湖南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报价1909.44万元。此后被国投高科购得。国投高科所占的康泰生物股份升至27.45%。

到2009年11月,国投高科通过天津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其所持康泰生物全部27.45%股权,标价1.67亿元。接盘者则为瑞源达。

2010年6月7日,上海瑞华同瑞源达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瑞源达以8330万元的价格受让上海瑞华所持的康泰生物13.73%股权。

2011年1月24日,北京高新创投同瑞源达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瑞源达以3392.5万元的价格受让北京高新持有的康泰生物全部5.39%股权,成交价高出标的评估值131.7万元。

瑞源达进场之前的5个法人股东只剩下交大昂立仍持康泰生物2.45%股权。到2011年3月24日,交大昂立以1853.75万元的价格将手中2.45%的股权转让给自然人苗向。

至此,2002年康泰生物股份制改造的5个发起者全部离场,这也宣告康泰生物再无 “国有”成色,在收购4个原始发起股东累计46.57%股权后,瑞源达持股比例增至85.32%。

记者试图对上述康泰生物5个法人股东股权转让事宜进行采访,国投高科和上海华瑞公开电话均无人接听。交大昂立、北京高新创投和湖南湘投均拒绝置评。

股权价值大幅增值

2011年对杜伟民等康泰生物的股东而言,显然是忙碌的一年。股权转让似乎成了2011年康泰生物股东们最热衷的事情。

从2011年4月18日起,未到一个月时间,全盘吸纳康泰生物股权的瑞源达开始向自然人和机构转卖康泰生物的股权。记者根据获取的数十个股权转让协议书粗略统计,这一年瑞源达共向12个自然人、5个机构转让了其所有的康泰生物不到20%的股份,进账高达3.25亿元。瑞源达出售给自然人的每股价格为1.72元,出售给机构的则高达12元、15元每股不等。

瑞源达在收购深圳康泰时,有现金支出的仅有受让国投高科所持27.45%股权花去的1.67亿元 (标价)、受让上海华瑞和交大昂立所持股权共计1.17亿元。由此来看,瑞源达通过出售康泰生物近20%股权,还产生了约4100万元盈余。

截至目前,杜伟民个人及其控制的瑞源达仍共持有康泰生物2.62亿股。如按此前,瑞源达转让给上述12个自然人每股1.72元的作价来计算,瑞源达及杜伟民手上所持有的的股份2.62亿股的价值亦高达4.5亿元;若按向上述5个机构出售的每股12元作价计算,其持股价值达31亿;以15元计算,其持股价值达39.3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