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時,如何實現土地原承包者和現經營者「雙贏」呢?

隨著農村大量青壯年進城打工後,農村裡真正務農的越來越少,到處出現耕地荒蕪!為此,國家大力提倡農村閒置土地流轉,一來通過規模化經營,達到土地增值;二來,對於農戶來說也可安心打工,同時還可得到一些租金。


農村土地流轉時,如何實現土地原承包者和現經營者“雙贏”呢?

農民朋友一定要認識到,土地流轉不是對家庭承包制的否定,而是在長期穩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礎上盤活承包地資源,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希望政府要多宣傳,多引導,讓農民真正瞭解政策,消除誤解,放心流轉。

土地流轉必須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一定要把土地流轉辦成一項造福近9億農民、改變農村小規模生產的好事。土地流轉不僅要保障原土地承包者的收益,同時還要兼顧土地現經營者的利益,那如何才能實現兩方雙贏呢?

第一,對於土地承包者農戶面言,可以通過政府的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充分依據土地流轉市場信息,對比擇優,最終選擇有實力、有潛力的經營者為轉出對象,降低流轉風險,保證農戶流轉收益。千萬別私自流轉,以免上當受騙。

第二,對於承包方農戶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土地流轉價格。很多地方簡單的採用“穀物折價”的模式,這樣算來,一畝土地的穀物折價只有400元左右,太少了。在確定土地流轉價格時要充分考慮未來預期並儘可能採取入股、股份合作等方式,通過分享土地開發的增值以及相應的就業安置等方式保障土地承包者未來的收益。比如一家農業公司流轉了當地八百餘戶村民2000畝土地,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公司負責生產管理及經營。村民按土地面積產值獲得25%的收益,公司佔74%,以村集體為依託的土地流轉合作社佔1%。無論公司效益如何,村民每畝土地每年都將獲得600元的保底收入。這樣一來,就保障了農戶收入,又增加了農戶積極性,因為效益好,還可以分25%的收益呀!

第三,在風險防控方面,也必須考慮。現在一些地方也出現了一些爛尾土地流轉現象,土地又荒蕪了。因為經營者接手後看到沒有利潤時就跑路了,農戶拿不到流轉金。所以,可以考慮收取土地流轉保證金、土地復墾基金等,具體多少比例合適,需要業主和村民進行協商!
農村土地流轉時,如何實現土地原承包者和現經營者“雙贏”呢?


第四,而對於土地現經營者來說,要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首先應該在土地確權頒證、明確土地權屬的基礎上,與土地承包農戶簽訂規範的流轉合同,這樣在法律上就確保自己權利,免得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第五,土地流轉後的經營者,要積極培育主導產業,進一步加大科技培訓力度,不斷充實農業實用技術隊伍,以主導產業和特色農業基地為依託,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注重農業科技的應用,提高技術含量,打造農產品品牌以及延伸產業鏈,從而增加農業附加值。

第六,對於經營者來說,要積極利用各種國家補貼政策,也要充分利用土地經營權抵押等融資服務政策化解農業開發中可能遇到的資金難題,促進土地集約化,規模化利用增加經營主體收益。
農村土地流轉時,如何實現土地原承包者和現經營者“雙贏”呢?


以上就是今天我分享的內容!如果大家喜歡或想諮詢更多農村問題,你只需關注我的頭條號“閏土說農”,然後就可每天收閱到更新後的內容!同時歡迎積極點評、留言或私信,相互探討學習!謝謝!(只要關注後就可私信,來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