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上的实干家——记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张文达

现任山阴县薛圐圙乡党委副书记的张文达,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不计得失的良好精神状态,始终做到实干苦干、勤政廉政、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苦干作风,展示了当代乡镇领导干部的崇高追求。

张文达虽然身为副书记,但干工作从不拖拉,他总是积极协助党委书记干好各项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23项措施和“三基”建设要求。切实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着力在配齐班子、建立制度、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上下功夫;积极延伸党组织组建领域,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设置薛圐圙村党总支,并设立餐饮卫生、农牧业、东街、西街四个支部,实现了“建设一个支部,培育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的目的;规范议事决策,全面落实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制度,实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全乡农村全覆盖,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对17个村的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修缮,充分改善农村支部的办公条件;加强党支部书记目标责任管理和能力建设,建立“党员点评、群众测评、领导查评、组织考评”的支部书记业绩四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村两委干部政策待遇,加强培训,提质提能,集中举办了3期党员培训班。

张文达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依托集体土地,发展“土地经营型”集体经济;依托现有资产,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依托经济组织,发展“合作服务型”集体经济。通过这三路并进的工作举措,实现了1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同时他积极深入群众,化解矛盾,切实解决农村信访问题。他认为,做好信访工作,不是等群众来访,而是应主动下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在工作中,他把力量和精力放在事发之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始发阶段,增加事前扎扎实实,减少事后大张旗鼓,实现由上访向下访的转变、由群众找领导向领导找群众的转变,从而牢牢掌握了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在他的带领下,薛圐圙乡建立了信访首问责任制,凡是来访者都能得到热情接待,由他负责到底;他还开展了信访巡查排摸,不定期到各村巡查,排摸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期间,他带领信访稳定工作专班以忘我的精神、扎实的工作,确保了全乡无一例进京上访事件发生,无一例群体性事件发生。他也因此被朔州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领导组评为“党的十九大期间信访维稳先进工作者”。(作者:刘淑花 来源 :朔州日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