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看不中用的四大軍事防線,耗時費力鬧笑話,其一在中國

中看不中用的四大軍事防線,耗時費力鬧笑話,其一在中國

軍事防線,簡單說就是一種基於現實威脅而人為構設的防禦性陣地。在冷兵器時代,軍事防線往往依託高山、江河等天險來實現,如長城就是依山脊線走勢而建。而在熱兵器時代,軍事防線更多以永備式地堡工事群的形式出現,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但所謂攻守之勢異也,在20世紀中,有幾條耗費巨大的軍事防線卻極不中用。(嘯鋒)

中看不中用的四大軍事防線,耗時費力鬧笑話,其一在中國

其中一條,就是著名的馬奇諾防線。這條390公里長的鋼筋混凝土防線,堪稱世界軍事史上一個奇蹟。法國不但在此構築了教科書般的交叉火力掩體,平均不到800米就有一座炮塔,而且還設置了諸如醫院、娛樂室等大量生活保障設施。但在第二次世紀大戰中,德國軍隊卻繞開了馬奇諾防線正面,由阿登山脈取道比利時攻入法國,使得這條前前後後共修了9年,耗費巨大的防線淪為擺設,成為二戰中的一大笑話。

中看不中用的四大軍事防線,耗時費力鬧笑話,其一在中國

另一條則是德國的大西洋堡壘。所謂大西洋堡壘是德國佔領法國後,沿挪威至法國海岸線修建的一條長達2700公里的軍事防線。這條防線原本用來抵禦盟軍自英國方向跨海登陸,是德國西部戰線重要的戰略屏障。但是這條希特勒口中的“不倒防線”,卻在諾曼底登陸中一敗塗地,成就了盟軍戰略反攻並開闢“第二戰場”的“開篇大作”。

中看不中用的四大軍事防線,耗時費力鬧笑話,其一在中國

還有一條來自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這條防線並非位於以色列邊境,而是修在了通過“六日戰爭”佔領的西奈半島(原屬埃及),隔蘇伊士運河與埃及對望。在修築時,他們利用當地幾乎無限的沙子,快速構築了一條170多公里的沙堤,將原本分散的混凝土火力碉堡群連成一線。但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軍隊巧妙地利用高壓水槍和推土機等裝備便在沙提上撕開了通路,使得埃及重裝部隊能夠快速突破巴列夫防線,打了以軍一個措手不及。

中看不中用的四大軍事防線,耗時費力鬧笑話,其一在中國

而在中國境內也有一條這樣“不中用”的軍事防線,這是由侵華日軍修建的,俗稱虎頭要塞。該要塞原本為日軍進攻蘇聯構設的戰略基地,歷時6年才修建完畢,佔地70餘平方公里,構建了數十處永備式要塞和遍佈群山的火力暗堡,彼此之間全部通過地下暗道相連,被日本關東軍成為“東方馬奇諾”。但是當蘇聯紅軍進入中國東北時,虎頭要塞卻成了一個“活棺材”,除53人臨陣脫逃外,其餘1000多名日軍全部被消滅於此。

最近支付寶有給大家發福利了,而且福利還很豐厚,話不多說,看看也大家能領多少!

中看不中用的四大軍事防線,耗時費力鬧笑話,其一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