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不再像以前了:只會說一套做一套,外媒刮目相看!

作為連接陸地與海面的重要橋樑,兩棲登陸艦在戰爭中充當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戰艦的多樣化發展,兩棲登陸艦也隨著二戰中的諾曼底登陸一戰成名更加受到追捧。戰爭中,兩棲登陸艦不僅可以是各類戰機的臨時起飛和降落暫停點,更可以使各類武器炮彈的儲藏倉庫。它的戰時作用,已經得到了眾多國家的認可。

俄羅斯不再像以前了:只會說一套做一套,外媒刮目相看!

諾曼底登陸

說起兩棲登陸艦不得不說起俄羅斯這個國家,作為世界上武器典型的大體型、粗線條特點的國家,登陸艦自然而然當然是他們的最鍾愛作品之一。從伊萬·羅戈夫級登陸艦到二十世紀快要八十年代第二艘成品“亞歷山大”,再到米特羅凡,個個都是兩棲登陸艦的研究典範。這不,最近俄羅斯又是開始了兩棲登陸艦的製造。

俄羅斯不再像以前了:只會說一套做一套,外媒刮目相看!

亞歷山大登陸艦

早在上一年,俄羅斯媒體乃至是世界其他知名媒體就在預告俄羅斯的這款登陸艦。但似乎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才相信這個消息,畢竟在眾人眼裡俄羅斯在武器製造方面對外宣稱的交付時間是從來沒有兌現承諾的。但根據最新消息,俄羅斯這次算是破天荒的打破了這個魔咒。

俄羅斯不再像以前了:只會說一套做一套,外媒刮目相看!

彼得·莫爾古諾夫號下水

和預期的一樣,就在本月底的時候,也就是前兩天,俄羅斯的第二艘兩棲登陸艦下水了。這艘登陸艦的名字叫彼得·莫爾古諾夫號,一如既往,和之前俄羅斯的武器命名一樣選用了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將軍名字。在這款兩棲登陸艦上有一個很大的亮點,那就是它的規模。這是俄羅斯進入21世紀以來為數不多的製造如此大噸位的大型水面戰艦。

俄羅斯不再像以前了:只會說一套做一套,外媒刮目相看!

彼得·莫爾古諾夫號下水

5000噸位的體積,在俄羅斯歷史上雖然不是第一大,但下水的意義已經遠遠大於其本身了。據俄羅斯海軍造船總局局長拉基米爾少將稱:這款彼得·莫爾古諾夫號登陸艦可以運輸超30輛兵車,以及至少一個營的士兵。在此基礎上,媒體方面看這款新建戰艦的跨記錄意義更在於這或許將是俄羅斯第一艘不拖延工期的艦艇。

俄羅斯不再像以前了:只會說一套做一套,外媒刮目相看!

彼得·莫爾古諾夫號下水

縱觀俄羅斯海軍武器,有像“烏里揚諾夫斯克”核動力航母一樣未能完工,最後被肢解,或者超低價送給其他國家的,也有雖然武器威力震懾西方,但是卻一直停在外界飽受風霜海水侵蝕,最後成為廢鐵的。當然更是不乏像“基洛夫”一樣本來還能繼續服務海軍的超級戰艦武器,但卻被暫時的經濟水平限制無奈壯年退役,無法花資金維護以及批量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