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民党将领中的顾祝同?

1195125793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二:陆军上将、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顾祝同。

顾祝同(1893-1987年),字墨三,外号“假面佛”。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南下追随孙中山。

与蒋介石相识后,衷心耿耿,唯命是从,是蒋八大金刚之一、五虎上将之“忠将”。协助蒋筹建黄埔军校并任教官,在东征北伐、军阀大战中奋勇作战,立下汗马功劳。

在西安事变中违背何应钦出兵西安命令,听从宋美龄、宋子文指示,全力支持和平解决。被蒋介石大加赞赏,升为陆军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

抗战时顾祝同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后掌管三个战区之多,指挥国军在沦陷区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作战。

抗战胜利后任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指挥各绥靖公署国军。1949年蒋介石下野,继续依靠顾祝同掌握军队,与桂系抗衡。

顾祝同虽然为军事最高指挥官,但是没有自己派系私党,做事相对公平,并关照能打仗的将领,尽量为有能力的将领开脱。


去台湾后任代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其后成为蒋介石“托孤大臣”,辅佐蒋经国。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去世,终年94岁。





顾祝同毕业保定军校后,担任黄埔教官。投靠保定学长蒋介石,参加两次东征,得到迅速提升。

顾祝同(1893-1987年),字墨三,江苏淮安涟水人,外号“假面佛”。顾祝同自幼入私塾学习7年,长于书法字画、工词赋。

1909年入县高小,次年考入陆军小学。武昌起义后,加入少年炸弹队。1914年入湖北军官预备学校,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

1920年7月,顾祝同南下投奔孙中山。1922年1月,顾祝同与蒋介石相识,叙及蒋介石1906年毕业于保定军校,是顾的师兄,双方一见如故,引为知己。

几天后蒋力荐顾为上尉副官兼军士教导队区队长。顾祝同铭感蒋介石知遇恩深,从此数十年鞍前马后,荣辱相随。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出任校长,顾祝同参加筹建并任军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代主任。






11月黄埔学生军为骨干组建军校教导团,顾任教导团第2团营长。1925年2月,校军参加对陈炯明的东征作战。

顾祝同率团在淡水、棉湖等攻城战役中,奋力苦战,开创校军以少胜多的先例。8月成立国民革命军,校军为第1军,顾祝同任第1军第2团参谋长。

9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顾祝同率部担任惠州正面攻坚任务。顾祝同身先士卒,编组敢死先锋队,冒着猛烈火力终克惠州城,战后升任第1军第3师副师长。




北伐开始后,顾祝同战功卓著,升任中央军第9军军长、军委会委员,逐步为蒋介石倚重。

1926年6月,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7月誓师北伐,顾祝同留师潮梅守备后方,并成功击溃周荫人部,因此升任3师师长。

扫清后,顾祝同部随第1军开赴北伐前线,协同中路军攻克南京。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政府相庭抗理。

5月蒋介石决定继续北伐。顾祝同击溃张宗昌军,克复安徽滁县。6月在江苏宿迁、山东郯城重创孙传芳,升任第2纵队总指挥,领军进击鲁南。




宁汉战争开始,蒋介石令北伐军转进扬州西征讨唐。8月蒋介石通电下野,孙传芳率部乘机反攻,袭占龙潭,顾祝同部南下增援获胜,升任嫡系第9军军长。

1928年1月4日,蒋介石复职,顾祝同被推选为军委会委员。3月蒋介石整军再度北伐,顾祝同的第9军担任攻打充州的主力。

顾祝同在鲁南作战中,颇有斩获,并在此后的领兵作战中,不乏战绩,渐为蒋介石所倚重。






军阀大战中,顾祝同以奇袭一举突破冯玉祥西北军防线,夺占归德升任洛阳行营主任,主政西北。

1929年1月,蒋介石借“统一告成”,提出“编遣”,实际为削夺地方军事实力。

这自然引起激烈反弹,蒋介石中央军与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等各派军事力量的矛盾激化,开始长达五年之久的军阀混战。

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在分化收买同时,调动重兵压境,顾祝同奉令率军由蚌埠西进武汉。

4月蒋桂战争结束,蒋介石控制两湖,顾祝同接替鲁涤平任武汉卫戍司令长官。10月升第1军军长。

1930年5月, 中原大战爆发,顾祝同为陇海线右翼总指挥,他采用奇袭行动,一举突破冯军防线,夺占归德。

战后顾祝同升任第16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自此掌管西北军事大权。


图为新桂系军事领袖白崇禧。

顾祝同剿灭石友三、进攻苏区和福建第19路军,为蒋介石在军事上杀伐,获得飞黄腾达。

1931年5月,顾祝同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兼第1师师长。该军是蒋介石的近卫军,装备精良,军事训练以德国军事操典为范。

7月石友三河北举兵反蒋,蒋介石令顾祝同任南路集团军第2军团总指挥,率警卫军及第1、2、3师北上讨伐。

顾祝同不负众望,再建战功,消灭石部6万余人。11月顾祝同当选为中执委员,12月调任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3年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进行第5次围剿,顾祝同任主力北路军总司令,率5个纵队进剿,遇到红军激烈抵抗,一无所获。

爱国将领李济深、蒋光鼐等在福建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顾祝同率第3路军协同入闽军进入福建作战,闽变平息后,顾祝同返回江西作战。




顾祝同升任四川行营主任,遵循蒋介石命令,借追击红军为名,布置中央军势力进入西南诸省。

蒋介石在围追堵截红军的同时,心里还有另一个算盘: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但中央所能影响的仅限东部江浙几个省而已,桂、湘、川等地中央势力还不能到达。

1935年11月初,蒋介石在重庆成立四川行营,以加强围追堵截红军为由,染指川政。顾祝同调任四川行营主任,统一指挥西南各省军事及地方绥靖事宜。

蒋介石此举,等于在西南各省地方势力都归属四川行营节制,顾祝同又立了大功。后调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一时甚为风光。


西安事变爆发后,顾祝同顶住顶头上司何应钦压力,坚持和平解决事变,终于牢固了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软禁了军委会主席蒋介石,民国政府内部顿时一团混乱。

何应钦出任国民军代总司令,他任命顾祝同为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刘峙为东路军总司令,要求迅速进军西安,同时派空军轰炸西安。

宋美龄认为此会威胁到蒋介石的生命安全,她迅速约见顾祝同,要求他不要执行何应钦向西安进军的命令。

顾祝同原来一直受到蒋介石的恩宠,但北伐时攻打蚌埠一战,使蒋介石对他改变了看法,转而扶持刘峙。现在蒋夫人亲自相求,他向蒋夫人立誓:“祝同对委座绝无异心” 。

在刘峙挥军急进西安之时,顾祝同寻找借口不到职。正当何应钦要更换司令官时,26日张学良互送蒋介石到南京。

顾祝同此举再次赢得蒋介石绝对信任,立即提拔为陆军总司令兼第1集团军总司令,为顾祝同取代何应钦创下基础。




多次受顾祝同关照的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

顾祝同担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不搞自己的派系、私党,做事亦相对公正。多次照顾会打仗的将领,为他们开脱。

顾祝同尽管不培植私党,但他的老乡观念、同学观念还是很浓厚。他对王敬久、王仲廉、冷欣、韩德勤、方先觉等同乡的提拔尽心尽力。

他的子弟辈如顾希平、顾锡九、顾心衡、顾新葆、顾祝 君、顾祝荣、赵锡田、王连庆、也都是他培养起来的。

顾祝同对能够带兵打仗的将领非常照顾,即使其犯了军纪,也常从轻处理。如对无派系无靠山的黄百韬,认为他是个能打仗的人才。在处理黄百韬救援张灵甫不力的事情上,刻意为黄开脱。



抗战开始后,顾祝同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淞沪会战。后留在沦陷区指挥3、7、9战区(江苏、浙江、福建)在敌后作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20日军委会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上海方面的作战指挥归属第三战区,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负责实际指挥作战。

国军在吴淞、浏河、江湾、庙行、牛行、宝山、罗店等纵深各线与日军血战,粉碎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鬼话。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国军撤出上海。顾祝同奉令以第三战区一部兵力退至南京,归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指挥,组织南京保卫战,其主力向芜湖、宣城方向转进。

南京失陷后,顾祝同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第24集团军总司令等职。管辖江苏、浙江、福建、皖南等省区部队与日军作战。




第三战区部队一直处在敌后作战。顾祝同采取稳定内部,保存实力,持久防御的方针,在指挥中央军作战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杂牌军力量,团结抗战。

顾祝同第3战区参与、协作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皖南冬季攻势、淞沪皖边区作战、福州攻略战、萧山诸暨战役、闽海战役、浙东战役和策应长沙会战等各战役。

指挥所部打击、牵制了大量日军,甚至一度率军逼近上海,在沦陷区有力配合了主战场的对日作战。

但是顾祝同受命发动皖南事变,伏击北渡抗日的新四军,兄弟相残,为自己脸上抹下大大的黑墨,欠下血债,受到全国人民的声讨。

1945年1月顾祝同升任军委会赣州行辕主任,指挥第三、七、九等三个战区。

1949年9月,日本战败投降,蒋介石电令顾祝同为第三战区受降主官,负责办理辖区内日军投降及遣俘事宜。

后随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飞回南京,参加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接受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投降。





解放战争中顾祝同竭尽心智,发起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屡败屡战、疲于奔命。

1946年1月,第三战区撤销,顾祝同调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撤销军事委员会,成立国防部。顾祝同升任国防部首任陆军总司令。

6月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军。调顾祝同兼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负责指挥中原作战。

顾祝同采用“活动堡垒”、“分区隔 离”、“竭泽而渔”,来对付中野。结果中原解放军巧妙地避其锋芒,大踏步后退,分东西两路迂回侧后,大量消灭了国军有生力量,让顾祝同的分进合击计划落空。

1947年3月,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郑州绥靖公署改为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所。顾祝同坐镇徐州,重新配置兵力。

将所辖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45万余兵力,分为三个兵团,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发动沂蒙战役,攻势锐猛。

华东、华北两野战军则分兵钳制,中间突破,声东击西,穿越沂蒙,北赶莱芜,连续击破顾祝同发动的三次攻击。

粟裕还在孟良崮全歼了王牌军整编第74师,最后包围了郓城。顾祝同苦心谋划的山东重点进攻彻底败北了。


1948年国共最后决战到来,顾祝同奔波于各战场。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在蒋介石直接干预下,国军兵败如山倒。

1948年秋,蒋介石撤销郑州指挥所,设立徐州剿总司令部,刘峙为总司令,顾祝同调任国防部参谋总长。

10月临危受命,制定挽救败局的全盘计划,并以参谋总长身份,亲自指挥武汉、徐州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行动。此时辽沈战场正在鏖战,锦州告急。

顾祝同飞沈阳督战,但败局已定。11月初,国共在淮海地区展开大规模决战。顾祝同奉令到徐州督战,他按照蒋介石的方案,呕心部署,将全部精锐兵团集结徐州,准备决一死战。

但刘峙只顾敛财,根本不顾部队死活。结果他所指挥的军队被华东野战军分割钉死在徐州、宿县、蚌埠三点上,转动不得,让解放军“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最后生擒了杜聿明将军。

到1949年1月初,顾祝同直接指挥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国共和谈破裂,解放军渡江南下。顾祝同受命组织广东、两广及西南军事,作最后挣扎抵抗。

1949年4月,解放军开始渡江南进,直取南京。顾祝同和何应钦等军政要员离开南京。

7月蒋介石在广州组织非常委员会,重新委任顾祝同为陆军总司令,组织粤桂防线。

10月中旬,广州解放,顾祝同随蒋介石飞重庆指挥西南军事。12月,蒋介石特任顾祝同为西南军政长官,胡宗南副之。

负责指挥国民党在四川、云南、贵州、 广西等省的残余部队。解放军攻入四川、重庆,顾祝同所指挥的西南军队也土崩瓦解了。


1950年3月,西昌解放,国军在西南的军事彻底失败。顾祝同离开大陆飞赴台湾,出任代理国防部长,继续执掌军权。

其后顾祝同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任“国防会议秘书长”、“战略顾间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大陆去台后极少数还受重用的将领。

1972年7月, 79岁高龄的顾祝同任蒋介石“总统府陆军一级上将战略顾问”。次年5月,82岁的顾祝同与何应钦一起访问金门、澎湖诸岛,一路谈笑风生,不亦说乎。

来到金门时,顾祝同兴致勃勃地手举高倍望远 镜,望向大陆对岸。顾祝同顿时沉默下来。他凝视望远镜里的大陆对岸,沉默不语。

蒋介石晚年选定蒋经国为接班人,并圈定顾祝同为“托孤大臣”。顾祝同不负重托,经常提携、点拨蒋经国,使其在政治上迅速成长。

1985年8月,顾祝同患脑微血管栓塞,从此卧榻不起。1987年1月17日凌晨,终老于台北三军总医院,终年94岁。


对顾祝同的盖棺论定:第一:顾祝同有相当的军事能力,是合格的参谋总长人选。

从顾祝同战争经历来看,顾祝同确实有相当的军事能力,并非像陈诚、刘峙之流。在早期北伐和军阀混战期间,虽有蒋介石照顾因素,但其从底层军官一直到军长,是依靠军功一步步升上来的。

顾祝同抗战中能以三战区之兵力,游击在东部日战区,长期牵制日军重兵,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蒋介石更不会让其指挥三个战区之多。

解放战争期间,顾祝同在苏北以密集靠拢、稳扎稳打的战术,给华野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国军内部评论说:华东国军的最高指挥官,是一任不如一任。

顾祝同制定的军事计划,算是上乘完美,但多受蒋介石临时随意的更改。部队也因派系原因,阴奉阳违,保存实力,这种环境下,再好的军事计划都是废纸。


第二:国军内部有三各半派系:陈诚、胡宗南、汤恩伯。何应钦和顾祝同比较低调,算半个派系。

蒋介石曾对何应钦说:“敬之啊,你身兼数职实在忙不过来,保个人任军政部长吧。”何应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说能忙的过来。

不久蒋介石旧事重提,何应钦才发现蒋要拿走他当了14年的军政部长,便坚持保顾祝同接任。

但陈诚仍然当上了军政部长,后来又出任东北行辕主任,打压何系将领杜聿明、陈明仁、陈玉章等。所幸顾祝同后来当上了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

顾祝同原本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出于对蒋介石的顾忌,何、顾一直没有明显的派系,但杜聿明、关麟征、邱清泉、郑洞国是何系大将。何失去兵权后,这些将领都受顾祝同关照。

顾祝同对无派无靠山的将领,但是能打仗的也颇多照顾。如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是国军著名无派系、无靠山猛将,顾祝同对其一直提携。


左为顾祝同,中间为何应钦,右为白崇禧。

第三:顾祝同懂军事不关心政治,没有派系,一心效忠蒋介石,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军事将领。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掌政治,宋子文掌钱财,顾祝同掌军事。

军事是蒋介石的起家之本,对于白崇禧、何应钦之流,蒋是绝对信不过的,虽然两人身为国防部长,指挥作战权参谋总长顾祝同的。

顾祝同没有政治野心,对蒋唯命是从,他的任务就是认真制定作战计划、亲赴前线督战和执行、失败,再制定作战计划...周而复始,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毫无怨言,从不放弃。

顾祝同从来不反驳业余军事家蒋委员长的指令,无论对错执行到底,这与贪财懒惰的刘峙、骄奢无能的胡宗南形成鲜明对比。蒋介石临死前将蒋经国托付给顾祝同,足见其对顾祝同信任。


烟酒阁大学士


顾祝同,顾墨三,绰号“假面佛”,初为蒋介石“八大金刚”之一,后又入列“五虎上将”,黄埔系的绝对元老。

顾祝同是1891年生人,江苏涟水四新集是他的老家。此人的童年比较悲催,亲妈死的早,后妈老虐待他。9岁那年,因不堪后妈虐待,顾祝同进行了报复,用一根横在门口的锄柄绊磕掉了后妈的两颗牙。

得逞后,顾祝同离家出走,投奔了甸湖的顾南田,顾瞎子。

有句俗话,瘸狠瞎坏。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顾祝同跟顾瞎子学了不少卜卦骗术,更透过算命的一些惯用伎俩领悟到了与人心周旋的窍门。

1903年,年满13岁的顾祝同依靠表叔荀俊生的帮扶,进学馆读了几年圣贤书。一段江湖生存技能,几本孔孟经典,两者杂糅到一起,对顾祝同日后的影响颇深。

1910年,因不甘窝在甸湖那一尺小天地里,顾祝同只身跑到南京,考进了尚武陆军小学。

看顾祝同的照片,朝好了说,此人身上有股子仁厚的儒气,很适合混主流社会。在陆军小学堂,他为人少言厚道,学业刻苦勤奋,全校上下对他的评价很不错。

但乱世不是静读圣贤书的时代,随着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陆军小学停课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顾祝同没有选择退缩保命,而是带着满腔热情投身到了革命军中。

他成了革命军炸弹队一员。

不久南北议和,革命的硝烟暂时熄灭。顾祝同离开部队,返校继续学习。

1912年夏天,顾祝同毕业,同年加入了国民党,无形中他算是踩到了时代的鼓点。之后,他被保送进了武昌陆军第2军官预备学校。1919年,29岁的顾祝同再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

三个学校上完,顾祝同成了手握三张文凭的硬杠子。

不过毕业后的起初几年,他的运气并不好,始终没能在军中谋得好前程。

人在极度郁闷的时候很容易暴露骨子里的弱点,顾祝同也不例外,因为郁闷,他好上了嫖。

到此,顾祝同身上的一个标签出来了,此人在事业上很会踩路,但在生活上有些污。

1924年,久等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与蒋介石在粤军许崇智部有过一些交往,加之又有三张文凭,顾祝同顺利进入黄埔军校,并被破格委任为中尉战术教官。

在黄埔,老蒋和他后来的嫡系都有一段关于效忠的轶事。

顾祝同也有一段。一次,顾祝同和哥们晚上偷偷跑出去喝花酒,第二天出操的时候差点没赶上。见到衣衫不整的顾祝同朝队伍里挤,老蒋很生气,于是罚跪。

谁知道顾祝同这一跪,竟然跪了一天一夜。

见他一直傻呼呼地在那跪着,有人就来拉他,校长早走了,意思意思得了。

顾祝同却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校长没让我起来,我就不能起来。

第二天,老蒋得知此事大为感动,当即将顾祝同提拔为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

从此,顾祝同成了老蒋的嫡系心腹。

这是顾祝同身上的第二个标签,此人在跟随老大方面很忠。

随之而来的就是两次北伐,顾祝同因为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一路从营长升为第9军军长。

升迁之快,官阶之高,即便在黄埔系中,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纵观顾祝同的发迹,他的能力未必有多突出,但他赶上了早集,踩准了鼓点,外加会表忠心,因此他赚的了国民党军界元老的地位。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蒋介石任命顾祝同为陇海线右翼总指挥。他采用奇袭行动,一举突破冯军防线,夺占归德,为此受到了蒋介石特令嘉奖。

围剿红军时期,顾祝同作为老蒋主要打手,出力不少,表现让老蒋也还算满意。

在这段一会是掌兵大将一会儿又兼任省府主席的得意阶段,顾祝同曾闹出过三个丑闻,一个跟腐败有关,两个跟女人有关,又纵容部下卖官鬻爵,又有阴谋烧死糟糠之妻的嫌疑,又有抢别人女人做二婚老婆的丑闻,换是别人也许很难安全上岸。

但老蒋的心腹重臣,没事。

1936年,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爆发,属于顾祝同表忠心的重要时刻到了。

南京的何应钦一度想借讨伐整倒整死老蒋,为此他成立了两路逃逆军,东路军总司令为刘峙,西路军总司令即是顾祝同。

顾、刘二人本是军中互掐的对手,刘峙一度还占据着竞争优势。但在这个需要站队的关键时刻,刘峙却选择了站队何应钦,而顾祝同则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宋美龄、宋子文等保蒋派一边。

因为顾祝同的抵制,何应钦的讨伐计划最终破产。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刘峙灰头土脸,顾祝同青云更上层楼。

纵观顾祝同的宦海生涯,效忠对他来说绝没有二次投机,为老大赴汤蹈火他从不犹豫。

正因为有这样的效忠思想,1941年,顾祝同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义无反顾地充当了“皖南事变”的元凶。

然而在对日作战上,身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却战绩寥寥,活生生地把第三战区搞成了“聚财区”,当然这也是他秉承老蒋意志的结果。

说来,顾祝同还有些福将的意思,与日军虽然以周旋为主,但日军15师团长酒井隆中将却是在他第三战区踩的地雷丧的命,要知道,这可是日军在中国战场战死的第一位在职师团长。

这是顾祝同身上的第三个标签,运气一直很好。

之后就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顾祝同在老蒋身边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瘟神似的传话筒。

在中原败,在山东败,在淮海败上加败!

大势已去,庸人掌兵,这样的结果也不足为奇。

这是顾祝同身上的第四个标签,庸。对手处在劣势的时候,打小仗尚可;一旦遇到势均力敌,让他打大仗基本抓瞎。

淮海战场损兵折将55万后,因为无人出头强撑残局,被誉为“军中圣人”的顾祝同只好再次出马,主政西南。

大势已去,在西南,顾祝同还能干什么呢?

除了计划逃跑,就是准备逃跑。

但必须承认,顾祝同确实有福将命,在西昌朝蒙自跑的时候,只差三五分钟他就做了俘虏。

侥幸逃到台湾后,顾祝同依旧受到老蒋重用,又是代理国防部长,又是晋升一级上将,一路顺风顺水直到以94岁高龄善终。

一句话总结,忠心耿耿,很得老蒋欢心;碌碌无为,难帮老蒋大忙。


黑句本




顾祝同,蒋介石之忠犬。

顾祝同与蒋介石是保定陆军军官军校校友,蒋介石用人喜欢用黄埔系以及同乡,更喜欢用绝对忠诚与他的人,顾祝同能得蒋介石的重用,正是因为忠诚。自己难以驾驭的雄虎与听话的笨熊,自然是用听话的笨熊。

顾祝同结识蒋介石,蒋介石收揽顾祝同。

顾祝同,1893年生于江苏涟水,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0年,北洋军阀爆发直皖战争,顾祝同黯然辞去在北洋体系中的职位,辗转南下投奔孙中山。1922年,顾祝同与时任许崇智部参谋长的蒋介石相识,顾蒋相谈甚欢,更难得的是两人竟是保定军校校友,顾祝同对蒋简直相见恨晚。

蒋介石颇有“刘备之风”,喜欢以结拜提升自己的实力,因此蒋介石拜了很多所谓“盟兄弟”,但是蒋介石又比刘备绝情,对昔日兄弟从不手软。顾蒋结识时,顾祝同29岁,蒋介石35岁,蒋介石有心收揽顾祝同,但是当时的顾祝同远远不如蒋介石,因此蒋介石没有与顾结拜。

但是,蒋介石将顾祝同举荐给了许崇智,在许崇智部任上尉副官兼军士教导队区队长,让顾祝同终于在南方拥有了立足之地。顾祝同凭借在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以及西安事变中的表现,逐渐取得蒋介石的信任并成为心腹,最终名列“五虎上将”。



蒋介石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政策,顾祝同奉旨“剿共”。

蒋介石的首席智囊杨永泰为蒋介石制定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政策,即臭名昭著的“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背靠美国,但是始终视共产党为威胁,蒋介石对于围剿的迫切甚至高于抵抗侵略者。

顾祝同作为蒋介石的忠犬,自然是积极配合并且实行蒋介石的政策,成为蒋介石“剿共”政策的坚决拥护者和执行者。顾祝同在中央苏区奉行蒋介石的“绥靖政策”,甚至以“宁杀错,不放过”为行动方针,造成无数百姓的无辜伤亡,哀声遍野。但是,这却在顾祝同的功德薄上留下了辉煌的笔墨,是顾祝同可以在蒋介石面前挺直腰板邀功请赏的资本,是他引以为傲的功绩。1936年,蒋介石很满意顾祝同对自己“攘外必先安内”过程中的表现,授予顾祝同二等云鹰勋章,同年7月任国防委员,8月旋调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



顾祝同积极配合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

顾祝同在皖南事变中遭受的口诛笔伐甚至隐隐超过蒋介石。1936年12月,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但是,蒋介石对共产党始终耿耿于怀,始终想除之而后快,只是无奈于没有借口,因此蒋介石只能坐等时机。

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这支军队名义上隶属于顾祝同部。新四军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命令,发展和建立根据地,控制所有可能控制的区域,毛泽东同志甚至亲自批示“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地扩大军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1940年10月,陈毅发动“黄桥事件”,导致国共关系恶化。随后,国民党将领何应钦、白崇禧发电称新四军“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命令新四军撤至黄河以北,经过斡旋,新四军只同意撤至长江以北,但是采取拖延、敷衍政策。这引起了蒋介石极大的反感与警惕。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合计9000余人,在叶挺与项英的领导下,开始向长江以北转移。同月5日,新四军途经茂林时,遭到预先埋伏在此的顾祝同部的围攻。项英被叛徒杀害,叶挺被顾祝同活捉,9000余人唯有2000余人突围成功。这便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顾祝同是蒋介石忠实的“家臣”。

顾祝同终生追随蒋介石,终生忠于蒋介石。

蒋介石退守台湾后,顾祝同仍奉蒋令在西南地区负隅顽抗。1950年3月,我军解放西昌,顾祝同知局面再没办法挽回,灰溜溜飞到台湾,任“国防部长”。

1987年1月,顾祝同病逝。

只留功过,任人评说。


吾与吾国


顾墨三,保定军校六期步科,蒋介石八大金刚排名第三,陆军一级上将。

世人都知顾祝同是1941年“皖南事变”元凶,任职第三战区司令的他避战日本人,悍然率领七个师8万余人袭击拟渡江北上的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队,我军9000人只突围出2000余。多不知顾祝同里面含有私怨,在之前苏北的黄桥决战中,被粟裕将军以7000放倒三万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正是顾的涟水同乡和保定同窗,是哥们。

皖南事变是顾祝同欠下的一笔血债。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说明顾祝同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同室操戈,是因为他脑袋里只有服从蒋的命令,不考虑会被千夫所指。也正因为如此,此公一路高升,解放战争期间任绥靖公署主任、陆军总司令和参谋总长。

顾祝同另外一个投名状,是西安事变爆发后,以何应钦为首的南京方面决定武力镇压,任命顾为讨逆军西路总司令。宋美龄和宋子文深知,动用武力非常有可能逼着张学良杨虎城杀掉蒋介石 ,因此紧急约见顾祝同暂缓出兵,顾决计按宋氏兄妹意图办事,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再不信任何应钦,而顾祝同则青云直上。

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之后率领三战区二十几万各色武装在江浙闽皖等地与日军周旋 ,本着保存实力和持久防御的方针 ,绝少主动出击,并无大的建树。浙赣会战中一路小跑埋地雷,居然炸死了日军15师团长酒井隆中将,是日军在中国战场战死的第一位在职师团长,可把顾祝同吹坏了。

不管怎么说,顾祝同牵制了日军第13军主力于华东,包括在上海附近始终保留一个师团不敢离开,对其它抗日战场是有帮助的,不抹杀。

解放战争期间就是蒋介石的传声筒,去哪哪败,中原围攻李先念败,山东进攻粟裕败,督战淮海败,从早年黄埔党军征战历史来看,顾祝同只合适指挥师以下部队,战术尚可。蒋一定要将其提拔到操盘全局的战略指挥,勉为其难了,战略级标准菜鸟。

反正信任有加,败了也不影响前程,这是老蒋用人一贯作风,可菜,必忠。

逃台后又升官了,国防部长。1987年死,倒也高寿,年94。


度度狼gg


很早就想写这个题,就是不知道怎么说,今天鼓起勇气来写一写顾祝同这个人。

顾祝同与蒋介石

顾祝同应该是蒋家王朝里面的元老级人物了,早在蒋介石还没成为黑马的时候,就跟蒋介石结下了缘分。

陈其美死后,蒋介石在黄金荣的资助下到广州投奔孙中山,孙中山将他安排到粤军中,粤军是陈炯明的军队,当然排斥蒋介石了,江苏籍的顾祝同当时也被打压,蒋介石为了能够在粤军中立足,就开始拉拢顾祝同,两人逐渐建立起了同僚关系。

因为顾祝同的敦厚和机敏,蒋介石便将顾祝同安排到自己身边,后来孙中山先生建立黄埔军校后,蒋介石任校长,顾祝同任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从此成为黄埔系中的元老,一发不可收拾。

追随蒋介石这批黑马,顾祝同简直就是直线式的上升。加入黄埔军校的时候还是一名中校,北伐结束后就已经升任军长,可见升迁之快,当然并不是因为顾祝同的战绩,相反,顾祝同在战斗中并没有什么好的表现,只不过,老蒋想要统治整个民国,靠的不是能人,而是庸人,尤其是忠于自己的庸人,顾祝同就是这样的人。

庸人的崛起之路

顾祝同如果要是再有点本事,也许会比他最巅峰时的成就还要高一点,尤其是在1928年第二次北伐后,蒋介石曾有心让顾祝同担任第一军和第九军的总指挥,但是顾祝同在表现中因为优柔寡断,难以独当一面,然而他的竞争对手刘峙却表现出沉着冷静,最后蒋介石就将第一军和第九军的指挥权交给刘峙了。

当然,在政治上,很多人还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比如陈明仁很早就是师长,但是从师长到军长就怎么升都升不上去,顾祝同显然不是,蒋介石知道其打仗能力差的缺点,但也知道其带人方面还有一套。

很多人练兵都对手下特别严厉,反而疏远了和士兵的关系,但是顾祝同不这样,顾祝同是平时约束不严,该吃吃,该喝喝,只要打仗的时候往前冲就行。对于下级军官,顾祝同也是采取这种方式,并且经常请军官吃饭,有些军官也好吃点空饷,顾祝同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顾祝同在国军中的名声反而特别好。

很多人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谁都能做,实际上大家都爱财,越有钱有抠。在内战后期,蒋介石的智囊陈布雷先生是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就给蒋介石说,现在国军在于不得人心,咱们应该做做样子,四大家族牵头,一人捐点钱给国库,结果蒋介石大发雷霆,陈布雷当天晚上吃安眠药自尽了。

所以,顾祝同的这种大度,大肚能容,并不是一般人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宝刀钝了,就该换了

顾祝同在军阀混战期间,抗战期间都深得蒋的重用,堪称蒋的宝刀,在1941年顾祝同亲自参与策划了事变,震惊中外,脏活累活,顾祝同全不在话下。

但是在解放战争初期,1946年顾祝同作为蒋介石调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同时担任首任陆军总司令,负责指挥中原作战,结果被中原解放军好顿打。

1947年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被迫转变为重点进攻,顾祝同辖区45万兵力发动进行围剿我军,结果在孟良崮全歼了国民党王牌中的王牌整编74师,可以说,顾祝同在解放战争的前两个阶段是被打的找不到北了。

在顾祝同、刘峙等宝刀已老的情况下,蒋介石开始重用黄埔系的杜聿明、胡宗南等少壮派人士,当然,局势已经摆在那里了,根本无法挽回了。

如果蒋介石一开始就换掉顾祝同、刘峙这帮草包,相信国民党应该不会败的这么惨。


史论纵横


顾祝同是国府重要将领,号称蒋介石的“五子良将”。曾经是常胜悍将。后来久疏战阵,并无显著战绩。

1、从军官到将军

江苏人顾祝同在年轻时候很有革命理想,和同乡韩德勤,参加辛亥革命、护国运动等,并独自去桂林见孙中山先生。也在此遇到了后来的贵人,自己保定军校的学长——蒋介石。

按:回顾顾祝同读书,其从一开始就读陆军小学,这也反映那时候尚武风气的形成与从军改变命运的普遍。

在黄埔学生军东征中,战术教官顾祝同身先士卒作战,棉湖、淡水血战,在惠州率兵先登。自然赢得了蒋介石的青睐,和刘峙一样成为党军的重要统领,顾为3师副师长,刘为2师副师长。

(东征)

这个出生,到两年后的龙潭战役,已经升为第九军军长。他的老乡韩德勤也跟着一路高升。

中原大战,已经负责方面作战,在陇海线西路取得重大战果,战后为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洛阳行营主任

在对红军作战、与准备西安“讨逆”作战,都是方面大员。军衔也到达上将。

对其这一阶段履历发现:水涨真的可以船高

2、开府东南,战绩乏善可陈

抗战开始后,顾祝同指挥淞沪战场作战。之后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管辖江苏、浙江、福建、皖南等省区。

拥有如此广阔的区域,在对日作战中,只能偶尔封锁长江一下。

在浙赣作战中,日军东西打通,三战区损失惨重。

按资排辈,到抗战末期再次高升,为赣州行辕(后改东南行辕)主任。

3、江郎才尽

在解放战争中,最初任郑州绥靖主任,与晋冀鲁豫野战军作战中屡屡失败。

后在徐州就任陆军总司令,莱芜战役全面失败。

这和刘峙、汤恩伯,甚至薛岳一样,他们经验中的站依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战争。杜聿明、胡琏这样的年轻将领才是国军的中坚。

总结:

顾祝同的精彩作战生涯大致在1925-1935年,抗战初期也有一些表现,之后的表现很差强人意。

战争就是奇妙的艺术,跟着贵人崛起的人,注定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倒。当国府面临下坡路的时候,谁在裸泳就都明白了。

参考文献:

张学继.抗战胜利后第三战区在浙江的“洽降”与“受降”[J].浙江学刊,2017(05):219-224.

赖继年.浙赣会战新探[J].抗日战争研究,2011(01):63-71.

封小平.“西安事变”中的顾祝同[J].浙江档案,2005(02):27.

顾祝同升官术[J].广东党史,1995(02):48.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顾祝同,字墨三,1893年生,浙江人。曾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军,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人生涯。曾任国军第三战区的司令、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等职,是国军一级上将。
顾祝同于1922年与蒋介石相识。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任校长,顾祝同任军校的战术教官。军校成立教导团时,顾祝同任营长,因作战有功,后升任团长,部队扩编后担任第三师师长。1927年,以黄埔军校学生和教导团为基础的部队改编为第一军和第九军时,刘峙与顾祝同分任两军军长。在北伐、东征、军阀混战中,顾祝同屡立战功,职务一再升迁。
抗战爆发时,身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命令,曾亲自密谋、指挥了惊闻世界的皖南事变,致使叶挺将军被俘,项英等高级将领被害及数千官兵战死的惨痛悲剧。
解放战争初,顾祝同任陆军总司令,在晋冀鲁豫战场被我陈粟大军横扫,被消灭国民党军44万人。1948年,顾祝同调任参谋总长一职,参与、制定及指挥淮海战役,最终国民党军队被歼灭5个兵团22个军55个师共55.5万人。全国解放后,顾祝同败逃到台湾,又先后担任一阵参谋总长兼国防部长、战略顾问委员任副主任等职。
顾祝同在解放战争中,屡战屡败,为何始终获得蒋介石的重用呢?主要有如下原因:
1. 顾祝同自从结识蒋介石后,对其始终效忠,对蒋的命令或意见,从来都是坚定不移地执行,没有异议。
2. 曾与蒋介石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友,受蒋信任。
3. 了解蒋介石的为人与秉性,从不设立自己的小团体,也从不形成自己的派系。
4. 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作为“讨逆”军西路中总司令的顾祝同,对讨伐并不起劲,而是满口赞许宋氏兄妹的意见,蒋介石对此颇有好感。
总之,蒋介石的用人原则必须是忠诚、可靠,不能有反心异志,因此,对屡战屡败的顾祝同始终委以重任就可以理解了。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蝶恋花绯


顾祝同(1893——1987),字墨三,江苏涟水人,曾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参加革命军。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孙中山,任粤军许崇智部军事教导队区队长。1925年参加东征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九军军长、第一军军长、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国民党四大中央执委、江苏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军总司令、重庆行营主任、贵州绥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营主任等职。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在国民党军中威望极高,开始是“八大金刚”之一,后来列入“五虎上将”之列,别人喜欢称他“军中圣人”, 被蒋介石誉为最可贴心的忠臣良将。

1922年顾祝同与时任许崇智部参谋长的蒋介石相识,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任校长,顾祝同任军校的战术教官。

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顾祝同在淡水、棉湖等攻城战役中表现出色,创黄埔学生军以少胜多的先例。

1925年9月第二次东征陈炯明,惠州战役顾祝同负责攻坚战,亲自率领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冲上惠州城,获得战役胜利。

1926年6月北伐战争中顾祝同率军警戒北伐后方,在松口、永定城防战役中顾祝同主动出击,迂回包抄、直捣周荫人五省联军福建总司令部,创国民革命军实施敌后迁回作战获胜的先例。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顾祝同为陇海线右翼总指挥,采用奇袭战术一举击溃冯玉祥军队防线,助蒋介石奠定胜局。

1933年11月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顾祝同调兵遣将不到两个月就为蒋介石解决心腹大患。

蒋介石的首席智囊杨永泰为蒋介石制定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政策,即臭名昭著的“攘外必先安内”。

1933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百万重兵开始向红军腹地全面推进。作为第五次对红军围剿为最高指挥官的顾祝同为了彻底摧毁中共中央苏区的党、政系统,实施血腥的“绥靖”政策,使约80多万无辜群众惨遭杀害,“焚之居,伐之树,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男,家家不见炊烟,只闻田野鬼哭”的凄惨现象。

1936年,蒋介石很满意顾祝同对自己“攘外必先安内”过程中的表现,授予顾祝同二等云鹰勋章,同年7月任国防委员,8月旋调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何应钦力主武力解决,不顾及蒋介石生死。顾祝同看出其中蹊跷,就是按兵不动,深得宋美龄等人赏识。

1940年10月,陈毅发动“黄桥事件”,导致国共关系恶化。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合计9000余人,在叶挺与项英的领导下,开始向长江以北转移过程中遭到预先埋伏在此的顾祝同部的围攻。项英被叛徒杀害,叶挺被顾祝同活捉,唯有2000余人突围成功。这便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946年顾祝同作为蒋介石调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兼首任陆军总司令,负责指挥中原作战,结果以失败告终。

1947年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被迫转变为重点进攻,顾祝同辖区45万兵力发动进行围剿我军,结果在孟良崮全歼了国民党王牌中的王牌整编74师。

1948年,顾祝同调任参谋总长一职,参与、制定及指挥淮海战役,最终国民党军队被歼灭共55.5万人。

1950年3月,顾祝同知局面再没办法挽回,灰溜溜飞到台湾,任“国防部长”。

1987年1月,顾祝同病逝,享年94岁。


美丽青春您真痘


顾祝同;国民党八大金刚之一,后又挤身五虎上将之列,被蒋介石誉为最可贴心的忠臣良将。

他一生坚定军人以服众命令为天职,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北阀期间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从一个小兵短短几年便荣升名将之列,还曾经在刘伯承将军手下当过一个马前卒,后来离开。最后成了共产党的死对头,第五次对红军围剿为最高指挥官。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重兵开始向红军腹地全面推进。顾祝同“痛下杀手”使红军和中央苏区蒙受巨大损失,被迫向西突围。1935年1月顾为了彻底摧毁中共中央苏区的党、政系统,实施血腥的“绥靖”政策,使整个江西区和闽西区约有80多万无辜群众惨遭杀害(去看看资料,顾有多狠,人头满地,处处吊尸)。白色恐怖被描绘成“焚之居,伐之树,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男,家家不见炊烟,只闻田野鬼哭”的凄惨现象。

此人勇猛善战,足智多谋,在处理相关问题上心思极为缜密。淞沪会战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兼第五集团军总司令。西安事变后,何应钦力主武力解决,不顾及蒋介石生死。顾祝同看出其中蹊跷,就是按兵不动,深得宋美龄等人赏识。国共和作抗日期间与我八路军始终保持距离,以至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在国民党队伍从上到下口碑极好,特别是对他手下军官从来都是宅心仁厚,从不加重责罚,也从不乱杀无辜,小错误基本不揪。在他身上体现不出“善不为将,义不掌财”这二句话,对很多下属关心倍至,用钱的地方从不吝惜,被国民党军界亲切地称为“顾长官”。

从四五年开始国共对决三年里对蒋介石忠心不二,解放军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阶段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率部队起义投诚。他左冲右突,力挽“党国于危难之中”,着实体现了他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不过有一点,年纪大了没有后劲了。在山东发动的沂蒙战役损失惨重,把七十四师丢在了孟良崮,被粟裕将军盯着屁股打,整个战役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顾祝同后期内战中是靠名望在支持指挥,基本没打过什么胜仗,连杜聿明都怀疑他的能力,杜被俘据说皆因顾指挥过于自信。

他与蒋回台湾后还忠心不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返回过大陆组建指挥“反共游击区”,当时己过半百,也不知道居心何在。在台湾一直被蒋委以重任,晚年还以本名墨三写过自传,自誉其一生戎马生涯。八十年代未,病死于台湾。


骁勇34


顾祝同,字墨三,江苏涟水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他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江苏省政府主席,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在国民党军中威望极高,开始是“八大金刚”之一,后来列入“五虎上将”之列,别人喜欢称他“军中圣人”。


顾祝同的一生是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蒋介石就没有他顾祝同。他是蒋介石“黄埔系”的领头人物,从东征到内战再到抗日时期,顾祝同都是一直追随在蒋介石身边。那么顾祝同这个人的能力到底怎么样呢?毕竟他身居高位,干系军国大事呀。

是个奴才

晚年的张学良曾有一句评价蒋介石用人的名言“只用奴才,不用人才”,在我看来这句话其实就是用来形容顾祝同的。顾祝同此人军事才能平平,然而因为对蒋介石绝对忠诚所以一直身居高位。


西安事变时期,国防部长何应钦主张直接派兵进攻西安,武力解救蒋介石,并且任命了顾祝同为讨逆军西路总司令。而宋氏兄妹担心这样会威胁到蒋介石的生命安全,于是密令顾祝同不准出兵,果然顾祝同按兵不动,蒋介石回来以后对他更是信任有加了。

还有一件事的发生更证实了顾祝同对蒋介石的忠心,那就是发生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时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不顾抗战大局,骇然发动“皖南事变”致使我新四军仅突围出2000多人,军长叶挺被扣,国内外一致谴责顾祝同无视国家民族行为。然而在顾祝同的心中只有蒋介石的命令,即使千夫所指也是毫不在意,正因为如此,顾祝同一路高升至陆军总司令。

军事才能平庸

作为蒋介石忠实奴才的顾祝同,他的军事才能却很平庸。抗战时期顾祝同率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沿海城市失守以后,顾祝同带领江浙地区几十万部队打游击,为了保存实力,绝不主动出击。当然也不能说他毫无作用,他也牵制了不少日军无法投入到正面战场,日军在上海就不得不一直保留一个师团,也正是因为他的部队存在。


内战爆发以后,顾祝同作为蒋介石的奴才他甘做蒋的传声筒,然而只能说他的运气实在不咋地,中原围攻李先念部队败,山东进攻粟裕败,督战淮海战场败。从黄埔到内战可以说他只适合指挥师以下的部队,然而蒋介石却把他送上了部队高层,不知道到底是顾祝同的幸运还是不幸。

1987年1月7日顾祝同在台北国民党三军总医院去世,终年94岁,走完了他追随蒋介石的一生。


不知道大家对这位蒋介石的心腹有什么看法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对他的看法哦。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