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我不是药神》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影片,徐峥、王传君、周一围等人配合故事把一切都演得这么真实,大家给出了超过9分的评价,真心值得一看。

当然这部电影能激起大家如此大的反应,掀起全社会的大讨论,根本的问题还是中国的医疗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民众普遍焦虑。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一夜返贫的最大原因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只要是一个健康的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稳定的生活。

试问,现在的中国,每个生活小康的家庭,一夜返贫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就是家人得了重病,面临天价的医疗费用。

就像影片中那位老奶奶对刑警说的,“4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看完这段瞬间让人泪崩,这一切就像是硬逼着让病人在“要钱还是要命”之间做抉择,既不想死又买不起药,这就是现实中常见的悲哀。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其实,不只是中国,欧美国家的人民也都深陷天价药品的困局。在全球医药巨头云集的美国,美国病人也像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患者一样,不得不私自从国外购入标价更低的药物。从1990年代开始,许多美国人组团专程去往加拿大购买廉价药品。在那里,药价因受当地政府管控而远低于美国。2003年的数据显示,美国人从加拿大购药的总金额达11亿美元。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那么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吗?

从药企入手,打压成本行不行?

一说到降药价,药企马上就有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什么:

特效药之所以会这么贵,主要是因为药品研发时间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说抗癌药物平均研发成本超10亿美金,平均周期超10年,最长的一款研发周期长达30年。

似乎挺有道理,药品是高科技行业,研发投入大,研发成本高,这也是事实。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研究药品的科研人员是伟大的,而药品公司却是纯正的商业企业,他们对利润疯狂的追逐,也是天价药的一个助推器。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2016年全球药企CEO薪酬排行榜前列(图片来源:FiercePharma)

看一下全球药企的高管们的天价工资,这些都是需要患者去承担的,这些都会计算到天价药的成本中去。

另外还有各种肉眼可见花式广告和营销,比如药企销售代表给医生送的礼物,赞助各种豪华医学会议,聘请明星为药品代言,在各种比赛、电视节目、医药杂志上投放广告,甚至直接干预学术论文的发表,把科学研究也当成推广营销。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每10家美国制药企业中,就有9家企业的市场营销费用要高于其研发费用。在2016、2017这两个财年内,诺华、赛诺菲、辉瑞三家药企在销售方面的支出均就超过了当年收入的1/4。光是2017财年,辉瑞在“销售、信息和行政费用”和赛诺菲在“销售和一般费用”几乎都是各自研发投入的两倍,这些成本都是可以减少的。

所以说,天价药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研发成本高造成的,中间有巨大的吸血利益阶层,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2018年7月《Science》杂志封面

2018年7月《Science》杂志封面,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天价药品背后的利益集团。

如何解决药企与患者的矛盾?

看清了事实的真象,现在我们就要设计一套好的制度来解决这个矛盾。

首先,药企的确有巨大的研发成本,这点必须承认。

其次,现在的药企,还存在巨大的节省成本的空间,这点也不可否认。

最后,药品不是商品,而是关系个人生命权的特殊产品,政府必须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立场考虑问题。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药企在专利期限内采用天价销售的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劫富济贫”的策略,让有钱人先为药品的研发成本买单。等专利期一过,大量仿制药上市,穷人也可以享受到特效药的好处。

这个策略,从逻辑上讲并没有错误,药企获得了利润,才会投入到研发中去,让更多特效药研发成功,拯救更多的病人。

但从社会伦理上讲,就会出现在专利期内的穷人患者,眼睁睁看着人家服用特效药保命,而自己却要面对死亡的残酷现实。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我认为可以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把药企、政府信用体系、公益基金会、患者四方公平、公正、透明的联系起来,给患者一个争取获得公益药品的机会。

具体的措施如下:

1、药企可以自行决定特效药的价格,但定价越高,需要捐赠给公益基金的药品越多。

比如说,你定价1万一瓶,那每卖100瓶,就要捐赠同样的药品10瓶给公益基金会。

定价2万一瓶,就要捐赠20瓶,定价3万捐30瓶,定价10万,捐100瓶。

这就是采用市场机制对药企定价权进行一个制衡,你定价越高,免费获得药品的人越多,具体怎么定价,药企自己看着办。

2、政府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信用体系,把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量化成一个个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上,任何人都可以合法查询自己的社会信用积分。

社会信用积分以你对社会的贡献度来衡量,而不是依据资产来衡量,这点很重要。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育儿成才是大加分项,不守公德、酒后驾车、违法违章是大减分项。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从多种角度来评价一个人的社会贡献。

3、公益基金会负责接收药企捐赠来的药品,合理保存和发放。

发放的标准就是依据每个人的社会信用积分,积分越高的人,排队越靠前。当然还可以加个患病的严重程度,两者相乘,计算出一个排名。依据排名发放免费药品!

4、每个人都有可能患病,所以我们平时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社会信用积分够多,你就不需要担心天价药的问题。

在疾病面前,我们可以依靠自己平时的点滴积累,有了获得免费特效药品的机会,这将激励每个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从而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碰瓷这种事恐怕会很少见了。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再是一句理想口号,而是真实的反应在每个人身上!

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孔子在《论语·季民第十六》 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意即不论有国的诸侯或封地的大夫,不应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不均; 不要担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内不安宁; 财富分配均平,便无所谓贫穷; 人民和睦相处,便不觉得人少; 境内安宁就没有亡国的危险。

从根本上来说,每个人都终有一死,我们所焦虑的,并非死亡本身,而是每个人在死亡面前是否得到了社会的公平对待。

区块链具有公开透明、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独特的功能,正是建立全民社会信用积分体制的绝佳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让每个人在面对疾病时,获得平等的机会,这个意义超越了技术本身,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将极大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让我们早日实现理想社会。

过去,为什么我们为什么没有这种想法,因为在以前中心化的时代,一切数据都可以被篡改,也不透明,我们无法信任这种体系,建了也白建。而区块链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真的值得我们期待!

区块链改变世界,也许正在此处!

《我不是药神》中的药企与患者的矛盾,也许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