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的老师都有编制,为什么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

图文杂谈


义务教育的老师都有编制,为什么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

这问题好,问出了一些地方的现状,就是相对重视基础教育,忽视了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成为当地教育事业的一块短板。

比如在温州,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分别占比20%和80%,假设这些学校的规模相等,教师数相近,那么你在温州遇到10个幼儿园教师,有8个是民办学校的,是没有编制的。杭州好一些,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是4:6,公立的还是少于民办的。

其它一些地方,很多也像温州一样,公办幼儿园少得可怜。所以难怪你会发出“义务教育的老师都有编制,为什么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这样的质问!

为什么会造成公立幼儿园远远少于民办幼儿园这种情况?

一、表面上看是投入不足的原因。

据了解,前些年,温州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仅为3%左右,而杭州和宁波两地则均超过了7%。所以相比杭州,宁波,温州学前教育公立幼儿园覆盖率低就难免了。像温州这样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不到5%的城市还有很多很多,这一方面导致了相当一些地方的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收费高、收费乱,加重了群众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的孩子没有幼儿园可以读,间接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

好在我们的相关部门已经看到学前教育成为严重短板,幼儿教师素质不齐,虐童事情屡有发生的现状。各地纷纷出台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了财政投入。温州新的《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公立幼儿园覆盖率达到40%。届时,你再来温州,遇到两位幼儿园老师就有可能其中一位就是有编制的公办教师。

要说明的是,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并没有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把幼儿教师编制剔除出教育专项编制。相反,据我了解,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了学前教育教师的编制保障。只是这种编制标准往往是根据“师生比”确定的,所以在公办学前教育事业不是很发达、公立幼儿园数量不多的温州,幼儿教师编制偏少就难以避免了。

二、深层次看和法制保障息息相关。

在一些地方,学前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编制财政预算支出的时候更是不要不要的。从深层次看,应该和学前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制保障有关。目前,

相对学前教育,我们的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立法更加完善。像《义务教育法》,就对县级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支出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因此各地在公立中小学这块经费支出力度很大,此消彼长,造成了学前教育这块的经费投入更加捉襟见拙。

为此,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要完善学前教育立法,另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说,他们都已经看到了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前阶段是一个人一生教育最为重要的启蒙时期,好的学前教育让人终生获益,因此提高学前教育水平,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刻不容缓!

总之,无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幼儿教师,希望优秀的幼儿教师能越来越多!


收藏历史吧


义务教育的老师都有编制,为什么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


总论: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并非全有编制,个别学校自行招录的代课教师无编制。幼儿园教师并非全部没有编制,公办园里的部分教师本身是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幼儿园编制教师。


幼儿园教师状况:

1、民营园、私办园中的幼儿教师无编制。

2、公办园的教师组成:少量有编制+大量无编制。因工作需要,原来初中编制的或小学编制的公办教师,到公办幼儿园工作,或管理,或任教。这些年,幼儿教师带编制的已经开考多年,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相应的学历,就可以参加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的县级正式招考。这时,考中的幼儿教师就有编制。



3、因为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像中小学那样正规,民营园平分天下,越办越贵,并越办表面越光鲜。而公办园除了城里个别强大外,尤其农村公办园苟延残喘。极其少数的有编制的公办教师在里面一般是搞管理,广大的幼师队伍还是无编制的人群,她们有幼师资格证,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干了30年以上,但编制无期,转正无望,待遇很低,一般是微高于地方最低工资水平,但依然无怨无悔,用或稚嫩或苍老的双肩,托举着农村幼儿教育的天空。


结论:义务教育阶段中的代课教师无编制。公办幼儿园中的公办教师有或初中或小学或幼儿教师的编制。民营园教师无编制。公办园绝大多数教师无编制。公办园无编制的教师很多干了30年以上,转正无期,待遇低微,期盼政策惠顾。


走过万水千山2018


公办幼儿园教师也有编制,只是有些地区改革试点,将幼儿园教师编制定为非事业编而已。但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已经获得事业编制的教师,还是以事业编制计算。这个办法也不是全国地区都如此,仅仅是学前教育试点地区如此。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申报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的通知》4.幼儿园教师队伍培养和补充机制。落实“国十条”、《意见》和《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要求,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结合本地实践,探索地方特岗计划、定向培养、归队转岗、增加编制、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补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解决幼儿园师资数量短缺、编制不足等问题,建立和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


走过路过自然飘过


先辨析,再分析吧。

首先,辨析。这个问题说的现象是不成立的。

1 义务教育的老师都有编制吗?当然不是的。

在我国,义务教育指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所以叫九年义务教育。大家仔细想下身边的小学和初中老师,都是有编制的吗?

民办小学,初中的老师没有编制,公办小学初中除了有编制的教师外,也存在不在编现象,这类教师管理,城市大多采用人事代理形式,缴纳社保福利等。农村的话,经济条件限制,很多就是代课教师呢,在工资报酬外,基本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2,幼儿园老师都没有编制吗?也不是的。公办园的绝大多数老师是有编制的。

教师岗位所谓编制,在编制类别上指事业编制,即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

公办园在我们身边也很多啊,主要可以有这样几类,教办园,集体园,部门园。

教办园指教育局主办的,集体园多指街道,乡镇,社区等集体主办,部门园多指国家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附属园等。

原则上,公办园工作的教师都应是事业编制管理。不过现实中,也有部门聘用教师,同时,幼儿园内保教人员也多无编。

其次,分析。

题主有这样疑问,我觉得大概是想表述这样一个现象,现实生活中,能明显感觉到,编制内中小学教师比较多,幼儿园老师少。

我想这个现象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1,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和免费性决定了国家财政经费要给予优先的重视和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校的数量是远远大于幼儿园数量的,自然的,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计划编制数也就远远大于幼儿园教师。

2,随着经济发展,幼儿教育重要性愈发受到重视,各类民办园层出不穷,这些基本倾向于营利性机构,新增的从业人员几乎全部是非编制人员。

3,编制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收入稳定,待遇水平也处于当地中等水平,而不得不说,现在虽然幼儿园数量多,盈利也不差,但是幼儿园教师待遇水平低,质量也良莠不齐,所以矛盾更突出。

刚过去的2017,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发生了多起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事件,这个行业必须加强管理,已经是大家的共识。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实施,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更多细则也会完善,改善待遇和改善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养应该是同步的,互相促进的。


微微光


什么是教育专项编制?幼儿园老师为什么不能用教育专项编制?

根据中编办《机构编制管理条例》规定,义务教育(是指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和高中学校的老师使用的编制,是事业编制,但区别于事业编制,称为“教育专项编制”,只供任教于中小学的老师使用。部分与小学在一起的学前班任都老师也可使用。

这就很明确了,幼儿园老师不是没有编制,而是不能使用教育专项编制。从机构编制部门的认定来看,公立幼儿园是事业单位,只能使用事业编制,不能使用教育专项编制,以前使用的教育专项编制要求收回,专供中小学使用。而在回收编制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事业编制供幼儿园老师使用,再加上一些地方机构编制部门同样也对幼儿园老师使用事业编制有异议,理解不足,导致幼儿院成为编制空缺部门,有人无编,或者编少人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靠地方是不可能的,因为地方没有这个权力,只能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中寻找突破。

目前,幼儿院还是不能使用教育专项编制。使用事业编制,又不利于幼儿院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调动,不符合教师资格晋升要求。再加上各地事业编制短缺,近几年幼儿院又大面积成倍增加,不管是公立,还是公办民营幼儿院,编制都是紧缺资源,亟待相关政策解决!!


真宁腔调


义务教育是指小学到初中九年的教育阶段,幼儿园并非义务教育。也不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都有编制。

殊不知,在农村中小学还有不是编制的代课教师,由于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小学也有代课教师的存在。代课教师是原民办教师的“衍生品”。是没关住招收代课教师的“口子”的产物。他们仍然在公办中小学没有编制,这是其一。

其二,不是说所有幼儿园老师都没有编制,这要看是哪一种情况:【1】民办(或私立)幼儿园,由于办学性质不同,教师是没有编制的;【2】在公办学校是代课教师,却从事的幼儿教育,是没有编制的;【3】未就业的大专生,属公办幼儿园招聘,是合同制的,很难进入编制;【4】“特岗教师”、省(或县)“三支一扶”生,服务期间没有编制,但服务期满可以考试进入编制的。


按事业单位编制有关规定,幼儿教师属非“教育专项编制”人员。


提神只为自己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承担义务教育的中小学被划为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高校被划为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好像承担学前教育的幼儿园被遗忘了。非也,非也,听听我说法吧。

公立幼儿园在各地叫法有所不同,有叫机关幼儿园的,也有叫某地第几幼儿园等,但是无一列外都是事业单位,里面在编人员也是全额事业编人员,也享受教户津贴(基本工资提高10%),教龄津贴等老师该享有的一切政策,当然私立幼儿园除外。

我的理解国家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候,是把公立幼儿园和中小学当成同一类单位,也就是说国家眼里中小学里面包含了幼儿园,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幼儿园也被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而且全额财政。



所以题主所说的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是不成立的,或者题主所说的是私立幼儿园,甚者是公立幼儿园的临时工。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用,祝你好运!!!


公职向导达人


有没有编制取决于这个老师进入教育系统的途径,如果是通过正规教师招聘进去的,不管是分到中小学校还是幼儿园都是有编制的。

现实中有这样的错觉,觉得中小学校老师都是有编制的,幼儿园老师是没有编制的,其实主要是因为很多幼儿园都是民办幼儿园,所以这里的老师都没有编制。如果是公办幼儿园,里面的老师大多是有编制的,也有个别没有编制的幼儿园老师,主要是生活老师或者是关系户。

另外,民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里面的老师也是没有编制的,个别有编制的也大多是退休教师返聘或者极个别关系户。


数学教学之陌上花开m


你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有没有编制不在于在哪教学。而是你是不是国家财政发工资。

小学初中的老师,国家财政发工资的,属于有编制的;也有一部分是校聘的,属于学校或者地方发工资,是没有编制的。

而公办幼儿园大部分可能是有编制的,当然也有地方主管单位或者学校聘请的,也是没有编制的。民办幼儿园大部分应该是没有编制的,个别的可能有调派过去的老师是有编制的。

绕来绕去就这么多。主要看谁发工资!


宝妈小八卦


参考当地的情况,幼儿园分为公办和民办,公办幼儿园在建园时一般会定编,然后由教育主管部门要么从其他学校调入,要么进行招教,这类教师当然是有编制的,当然在运行过程中,上级部门所定编制一般是不能够满足运行需求,所以很多公办幼儿园也会向社会临时招聘人员,这类人员当然是没有编制的;而民办幼儿园只需要具备相关资格,并取得相关证件就可以了,上级主管部门不会干涉其人员配备,也就是说民办幼儿园都是自己招聘任用,都是没有编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