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相信老一辈昌吉人都知道参加过三屯河水库的建设。三屯河水库始建于1970年,为了改变农业缺水,农村生活贫困落后的面貌,老一代水利人没有等待,他们踏遍山岭寻找坝址,披荆斩刺堪测地形,为修建水库进行前期准备。七千民众振臂上山,劈山洞,担土筑坝。三十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化作了一池水。从此,三屯河流域的广大人民群众盼水的梦想实现了,不用再担心旱情雨捞了,昌吉市的农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看似辉煌的背后,其实受资金、技术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当时的水库建设一无资金,二无技术,1975年因资金困难停建。1986年以“民办公助”形式纳入计划再建,改土坝为砌石重力坝,于1986年基本建成运行。建设中的“三边工程”给工程带来诸多质量问题。经1992年鉴定为病险工程,列入国家第二批病险水库。经八年努力,至2000年除险摘帽,一个合格的水库诞生了。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党的好政策给水利工作和水库管理工作带来的勃勃生机,三屯河水库从2000年开始,水库安全运行与管理工作逐步步入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水库大坝原型观测的应用,填补了水库在工程观测上的一项空白,提高了科学技术含量,更为重要是为今后水库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工程观测中,提高了全方位掌握水库工程状态变化情况,为水库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屯河水库是昌吉人民群众呕心沥血,历时四十八载,艰苦奋斗建竖的一座水利丰碑,它的建成与运行,使昔日桀骜不驯的三屯河变成今日降洪驱旱的福民河。解决三屯河灌区102万亩农业灌溉用水,同时解决70000人口农村居民用水,打通了百姓吃水难的“最后一公里”。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时光飞逝,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对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享有良好生态环境抱有更高期待。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名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三屯河水库保证优质水源,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与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来源 | 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 马伟明

校对 | 雷 瑞

审核 | 仇建鹏 毕敬君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昌吉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昌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联合出品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屯河水库建设看昌吉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