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打渣滓

打渣滓:是洛阳话儿?但必须是河南土语,我自己感觉这句单词来自豫东或其他地区,似乎是传过来的,慢慢在洛阳流行。

“别打渣滓,这事儿可不开玩笑....正儿八经哩事儿。”“瞎打渣滓啥呀,你都不看看人家该那儿弄啥哩,嘻嘻哈哈嘞,一边儿凉快去吧。”

“恁以为和你打渣滓哩,这可不是崩柿核儿,耍弹仔哩,正经事儿,别毛捣,对你说恁也不懂,小孩子家,一边耍去。”

嘻嘻哈哈一大堆儿,有开玩笑的幽默,有正经的严肃,有严肃之间的不正经。洛阳话儿就是这样,板着脸训你都带坠子让人发笑;普普通通的对话,都能让人笑破肚皮。很随便的说笑,都如相声演员的:现挂,忍俊不禁中还得让你回味无穷。

渣滓zhazi:1.精选提炼后的残渣。2.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3.现在意义更加广泛,表示为品德不高尚或者做事没有原则,不劳而获,小心眼,对他人造成不便的人。3.不择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但还要掩盖事实真相在外装好人的人。

洛阳人认识最普遍的的是豆腐渣和醋糟,因为这两样东西在大街上经常能经常看到,农民用架子车拉回去喂猪。上世纪有两次洛阳人吃“豆腐渣”经历。一是全国人民都体验过的那次灾荒年;二是十四年后搞的“忆苦思甜”活动。前期是无奈的食用,后期乃教育的品味,实际上孩子们是稀里糊涂,品味艰辛变成了“品尝”。未有苦涩经历,不知“豆腐渣”有多难吃。不过,那些年的红薯面、蜀黍面(玉米)都吃够啦,烦透了,体验过这两种面粉的伙计们差不多都“花甲”左右了吧?这几样儿都体验过,记忆幽深,那得古稀之年啦。

打渣滓:如果是动词,那就是兑水和搅,加温喂猪。名词乃开玩笑,制止或比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