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你要真正见性,就不能执着在有声可闻的地方

我们人往往都执着在有声可闻,在有声可闻的地方去领会。

但是,你要真正见性,就不能执着在有声可闻的地方。

元音老人|你要真正见性,就不能执着在有声可闻的地方


因为有声无声,不过是声音的生灭,而我们的闻性是无时无刻不在面前放光,它是没有间隔、没有断续的。

所以,古德说:“夹岸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前面我们已引用了这句偈子。

一条小道的两边,种满了桃树,经过一番大风雨后,小道遍地都是桃花瓣。骑马走经此处时,马蹄怎能避开遍地的花瓣,而踏不到呢?

意思是说,佛性时时处处都在作用,它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你能避得开吗?

所以,不要在有相无相、有声无声上分别。

我们见不到光明时,却见到了黑暗,见暗还是有见。

我们听不到声音时,则听到了无声,听到无声还是有听。

这岂不就是见性和闻性不生不灭的证据么?  

可惜,良价回答:“不闻。”他着在了声音上,因为没听到声音,所以不闻。这就象俏媚眼作给瞎子看,他当面错过,太可惜了!

不过,我们要说,亏得他不闻,如果有闻,又着在相上,不闻则是真闻。

云岩说:“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我对你这样说法,竖起拂子,虽然没有声音,但还有举动,这样你都不闻、不领会,何况无说无动的真说真动呢?

世人都是如此的愚痴,都着在所见所闻的色声惑业里面,从来没有回光一瞥,荐取这个能见能闻、能说能动的性。

这个性就是本来真佛!甚至误认为听不到声音就是无闻,不见光影色相就是无见。

元音老人|你要真正见性,就不能执着在有声可闻的地方


岂不知这个见性闻性时时刻刻都在面门放光,从无遮掩、从无间断。即便是在无声可闻、无相可见时,依然还是见、还是闻。

因为你闻到个无声还是闻,见到个无相还是见,怎么能说无见无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