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菜一湯只要四塊錢,味道又好,這是蘇州老人的專享福利!

每天中午十一點多,家住相城黃橋街道大莊村的94歲老人陸金和都會候在家門口,等著大莊村日間照料中心送來的三菜一湯。

三菜一湯只要四塊錢,味道又好,這是蘇州老人的專享福利!

這次送菜員張根南送來的是幹煎帶魚、百葉肉絲、大青菜和番茄蛋湯,都是陸阿婆喜歡的可口菜。“菜是一直蠻好的,味道不錯,分量也足,我現在一日三餐都不愁的。”她開心地說。

這樣的一頓飯,陸金和自己只要出4元,其餘由村裡統一補貼給大莊村日間照料中心。

三菜一湯只要四塊錢,味道又好,這是蘇州老人的專享福利!

這個2016年成立的日間照料中心,主要為村裡的老年人提供就餐、休閒娛樂、康復保健等服務。

在蘇州,這樣的日間照料中心還有很多。

姑蘇區的石路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成立於2007年。這裡建有接待服務大廳、餐廳、休息室、棋牌室、閱覽室、多媒體室、健身房、心靈茶吧等。

三菜一湯只要四塊錢,味道又好,這是蘇州老人的專享福利!

這裡現有入托老人49位,助餐老人21位,合計70位。原則上是街道轄區內的老年人都能來,如果戶口不在本地但居住在本地,只要社區能證明即可。

老人們白天可“入托”享受服務,晚上可回家享受親情,也可以單純來打飯回家吃。費用則是每月600元,其中伙食費480元,平均每天只要16元。

三菜一湯只要四塊錢,味道又好,這是蘇州老人的專享福利!

這16元包括了兩頓半伙食:一頓午餐、一頓晚餐,外加一頓點心。午餐都是兩葷一素一湯。晚餐則是一葷一素一湯。點心的樣式很多,小餛飩、銀耳紅棗湯,赤豆小園子、南瓜粥、湯山芋、八寶粥、雜糧粥、麥片粥,變著花樣做。如果不要點心,晚餐就可以和午餐一樣,也是兩葷一素一湯。

三菜一湯只要四塊錢,味道又好,這是蘇州老人的專享福利!

如果有活動,日間照料中心還提供餅乾零食,每月還組織一次集體生日,會準備好大蛋糕。這些都算在其中,不會另外收費。

不會另外收費,是因為有貼補。

2014年石路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申報了江蘇省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並獲得通過,現在每年省工作組都會來蘇州對他們進行考評,包括現場答辯。日間照料中心主任宋克儉說:“我們每年都能評到最高級,這樣能拿到16萬元的補貼。”

大莊村日間照料中心的補貼來源則是村裡,光是老人就餐這一塊,每年就能拿到村裡補貼10多萬元。

三菜一湯只要四塊錢,味道又好,這是蘇州老人的專享福利!

小魚把這些跟家裡爸媽說起時,他們都覺得:“這樣倒也挺好,以後年紀大了就去日間照料中心,少了很多後顧之憂。但是這樣的日間照料中心多嗎?從家過去方便嗎?”

目前蘇州大市範圍已經建有各類日間照料中心1180個,其中38.1%的日間照料中心實行社會化運營,通過合作、租賃、委託管理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投資和管理公辦養老服務設施。一家名為和源愛心的養老產業公司,就分別受街道委託,同時運營著虎阜、友新、觀景、象牙等5個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

蘇州市老齡辦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各市區普遍呈現高齡老人增多、老齡化差別加大等特點。其中,常熟市、太倉市、姑蘇區的老齡化程度都已超過30%。

接下來要怎麼做?

就在近幾天,蘇州市政府引發了《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決定全面放開全市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三菜一湯只要四塊錢,味道又好,這是蘇州老人的專享福利!

這份通知主要講了什麼?

一是降低門檻

● 全面清理、取消申辦養老服務機構的不合理前置審批事項,進一步調動各類社會資本(含外資)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的積極性。

● 降低登記條件。註冊登記實行“零收費”,免收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設立、變更登記費及工本費)。

● 簡化審批流程。申請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無需提供資金來源證明、驗資證明和資產評估報告。對於養老服務機構以外的其他提供養老服務的主體,鼓勵其依法辦理法人登記並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二是提升質量

●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養老從業人員崗前培訓率達到100%,並建立定期培訓和淘汰機制,所有養老機構制定本院的服務規範,配有康復、營養、心理輔導等能力的專業人員。

●到2020年,所有社區、村都建有標準化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間託養、短期照料、配餐送餐、保健康復、醫療護理、文化體育、法律援助等服務。

●大力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養老服務,“十三五”期末,所有鎮、街道至少建有一所嵌入式、小型化的養老機構。

●到2020年,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老年人佔老年人總數的12%以上,虛擬養老院服務的老年人佔老年人總數的15%以上。

●到2020年,全市新建和現有社區適老化改造項目達到10個以上。

●到2020年,各市、區原則上保留一所市區級公辦養老機構,對其他具備向社會提供養老服務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逐步推進轉製成為企業或開展公建民營。

●到2020年,所有鎮(街道) 根據老年人口分佈及養老服務需求的實際情況,原則上應建有一所床位在150張以上、以醫療護理為主、公建民營的保障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到2020年,60%以上的城市社區和有條件的農村社區設立老年人康復活動場所。

● 到2020年底,護理型床位佔養老機構床位總數70%以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包括了供地、補貼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這些都是針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給他們減輕負擔,提供激勵。

尤其注意到這條:到2020年,所有社區、村都建有標準化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

說明兩點:

1、離家不會太遠。

2、不需要等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