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讯0元购出事,电商平台无法脱责

这两天,京东北京总部外聚集了大量联璧金融维权用户,这一切都开始于斐讯路由器“0”元购。

“0”元购是斐讯自 2016 年 1 月开始推出的营销,用户购买路由器获得一个 K 码,在联璧金融上激活 K 码,可获得商品全额返现,最终达到所谓的“0”元购。但从 6 月 20 日零点开始,联璧金融关闭提现通道,用户的 K 码无法兑现,平台上的金融理财产品无法交易,活期、定期存款提现也处于停滞状态。据了解,这是因联璧金融爆雷,且被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而之所以用户要到京东维权,是因为斐讯的产品在京东上卖得太火爆,京东成了连接用户与 P2P 金融平台的“中介”。因为,京东不只是在平台上售卖斐讯路由器,而且在首页推荐,对这款产品有相当的流量倾斜。往好了说,这是牵线搭桥,往坏了说,就是帮凶。

随后,京东回应该事件称:京东仅是斐讯硬件的销售平台,从未与斐讯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联璧金融存在任何形式合作,也从未引导消费者至该平台进行投资理财。

如此回应不能让人满意。一方面,斐讯此前也在天猫平台销售,但因为其“0元购”的销售模式违反了交易规则,被天猫扫地出门,作为同业公司,京东不会不知悉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即便京东与斐讯、联璧金融不存在任何形式合作,但对一个有违法风险的互金产品,京东是否应该起到基本的平台审查与监管责任?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大批打着“0元购”旗号的互金产品涌现,这些产品,始终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电商平台该对此慎之又慎。一不小心,就会搭上自己的信誉。

本质上,互联网电商平台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信任。让入驻商铺店主相信可以赚钱,他们才敢把东西放在平台上售卖;让消费者相信可以买到合意的商品,他们才会在平台上放心购买。平台让消费者蒙受损失,这是愧对消费者的信任。

购买“0元购”的消费者确实有一种“薅羊毛”心理,这些人热衷于不花一分钱就把价值几百元的商品买回家,他们被称为“羊毛党”。“羊毛党”们因为贪便宜而吃亏,这是自作自受,但平台的主体责任,不该由他们代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就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也就是说,电商平台不仅仅是一个货品的展示平台与交易中介,而是跟实体的超市、商场一样,同样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经营者,同样应该保障经营的商品的安全与质量。这是平台无法推脱的责任。

无论如何,当消费者受了电商平台的引导买到骗子产品,平台都无法推却责任。而如果是亲自参与到这场庞氏骗局内,涉事平台可能还要面临更严重的指控与处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