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蒲城探索文化

游历蒲城探索文化

蒲城六龙壁

蒲城大关中平原的一个小城,现代化的一个农业县城隶属渭南地区管辖。就这么个小城,却紧跟历史的脚步。近代从这座小城,走出两位历史巨人。一位是清代禁烟领袖王鼎,一位是民国时期的民族英雄,为了民族统一发起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

游历蒲城探索文化

蒲城文庙

这就是关中平原上,的一个普通的小城。我顺着历史洪流,想找到点什么,我在这座小城自由地游历着。看这里的水,看这里的山,看这里的人,探寻着小城曾经发生过什么?我在铜川时,听到的都是不好的评语。说这里的人民风彪悍,穷山恶水,自古一处恶人的地方。对我有所误导,对这里的人和事也有所误会。评价这里的人和事,也带着情绪化来评价。

自从我来到这里,四处走访和这里的人有所接触。了解当地文化,才知道蒲城是个产粮区,也是一个文化厚重的地方,这里的人也重视,教书育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文庙,这里有完整的清代考院,人文景观有唐宋双塔、明代六龙壁、清代考院,还有杨虎城、王鼎等名人故居,千年悠久历史让这座古城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南北双塔,夜晚可以看双塔月影,民风朴实,农民勤奋的耕种着自己的土地。夏季也是庄家四处飘香的地方,秋季也是处处打谷喜人景象。

游历蒲城探索文化

王鼎故居

我慢慢地喜欢上这个地方,也愿意接触这里的人,去了解这里的文化。看这里的人文景观,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我从这里,认识了先哲王鼎,认识了为了统一大业的民族英雄虎城将军。参观过,王鼎故居,林则徐曾为王鼎守灵住过的地方,游览过蒲城县城虎城将军的故居。从这些故居,我看到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去过韩城的人,一定会拿这里的建筑作对比,一样的青砖大瓦房,格局差不多,有门房、左右耳放、厅房、厢房、供主人住的卧房。同样森透着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结合。蒲城有五座唐皇陵,按照中国传统习惯,每年清明必给老祖宗烧香念经,皇帝老儿的拜先人活动当然更为气势庞大,你想想,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来拜祖先,下面的人岂能消停,早把一切安置的妥妥帖帖了。而处于盛唐时期祭祖活动的举办地,不是别处,就在蒲城。这祭祀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年年往复。所以,这蒲城人绝对是见过大世面,识得大人物的。唐时,莫说是宰相,就是皇帝老儿对蒲城人来说也并不陌生。

  有了这样的前陈,蒲城人自然优越感十足。另外,蒲城境内设有五品官员职位,相比一般的县城七品县令,蒲城还有个五品陵令,这可是个“省厅级”领导,蒲城人动不动就能与“高官”会面唠嗑,受省厅领导点拨两句,这样的“见识”与“境界”为蒲城今天的大境界和大格局埋下伏笔。也奠定了今天蒲城人的不畏、不惧、不亢、不卑的精神特质。

蒲城是“将相故里”。清道光年间宰相王鼎,是个刚毅的蒲城人,他为举荐林则徐禁烟,不让皇帝签订卖国“和平条约”,吊死后以尸体谏言道光皇帝。他是为国、为民、为家牺牲了自己。再说赫赫有名的杨虎城,因为他产生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他的眼中有民族,他意识到在这危难的时刻必须拿起枪杆子,以满腔热血和生命捍我中华,捍我国土。生也光荣,死也千古。在这两位历史名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蒲城人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更有那让人肃然起敬的民族气节。

蒲城地处关中腹地,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周围的山势平缓,没有山高势险之地。因此这里有五座皇家陵园,我国唐代历史中的四位帝王,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穆宗李恒宪宗李纯,还有一座的睿宗长子李宪的皇陵。就是这么一座小城,却有着这样深的历史,这么厚的文化底蕴。由于地域广博,蒲城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色人物,很多新鲜的思想也由此汇聚。黄沙吹尽方留金。不同地域、不同思想在交融中产生质变,影响着一代代蒲城人,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传统精神更加浓厚,而且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我走遍了这里,每条小巷,去寻访这里的故事,去激活历史的记忆向世人讲述他的过去,让人们从新了解这座小城。

(作者简介:作者系陕西铜川人,原名:张宏伟,笔名渭北儒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