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八字橋鄉黨委書記:「三步走」培養村官

福建八字桥乡党委书记:“三步走”培养村官

導讀

清晨6點半,是我和鄉里年輕幹部晨起鍛鍊的時間。

“嚴書記,早!”陳姍姍笑著跟我打招呼,並加入到晨練的隊伍中來。

小陳是我任八字橋鄉黨委書記幫帶的第一個大學生村官,2016年8月選聘到八字橋鄉村頭村任村主任助理。兩年來的相處,我見證了她從一名青澀的大學生到精幹的農村工作者的角色轉變。

福建八字桥乡党委书记:“三步走”培养村官

01

扶貧調研帶著她

小陳到村不久,我去村頭村調研,向村主任楊昌建瞭解小陳的情況。楊主任說,“這孩子乖巧,叫她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太內向了。”

我記下這個事,得空找小陳談心。小陳低著頭,不敢抬頭看我。我問她:“有沒有想過,兩年的村官生活怎樣度過?”

“我想得到鍛鍊與成長。”聲音雖不大,目光卻很堅毅。這讓我想起剛參加工作時的自己。

於是,我跟小陳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末了,我跟小陳說:“農村事務千頭萬緒,當好一個村官,首先要有責任心,要帶著對群眾的感情去做工作,不能再把自己當成是大學生、小姑娘,要做到手勤、腳快、嘴甜。”

小陳悟性很高。從那天之後,她好像變了一個人,利用自己會講本地話的優勢,很快就跟村民們打成一片。一個月後,小陳找我彙報工作,已經能精準地說出村情、戶情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信息。

我利用開展扶貧調研的機會,安排小陳跟我一起深入全鄉各村走訪,教她如何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幫助她拓寬工作思路。

慢慢地,小陳對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方案、土地項目開發、矛盾糾紛調解等中心工作都能提出自己的建議,我偶爾會聽到村民說,“咱們村來了一個平易近人的女村官,待人熱情,又懂禮貌。”我知道,小陳已經慢慢融入到這片土地了。

02

2016年,縣裡全力打造旅遊品牌。八字橋鄉地處尤溪縣西部,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景觀,鄉黨委適時提出“我家在景區,養生八字橋”的全域旅遊目標,我想通過微信公眾號提高八字橋鄉的知名度。印象中小陳大學學的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並有在新媒體公司實習的經驗,正好與她的專業特長相吻合。

“書記,我……我怕做不了。”沒想到,當我徵求小陳意見時,她卻面露難色。

“有什麼困難嗎?”我問。

“書記,微信公眾號是咱們鄉的窗口,對文字內容、攝影、排版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我怕做不好。”小陳膽怯地說。

“沒有誰天生就會把事情做好的。做好微信公號,需要深入到各村收集素材,撰寫文章,這樣有利於你瞭解農村,總結思路。你要抓住這個機會,用好這個平臺,變‘要你做’為‘我要做’。”我開導並鼓勵小陳。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小陳白天呆在村裡,晚上做微信公號。剛開始,她寫的文章不盡如人意。我抽空把小陳和鄉里的幾個年輕幹部叫到辦公室,結合之前我在縣委報道組的工作經驗,手把手地教他們寫文章的思路和攝影注意事項,讓他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慢慢地,“養生八字橋”微信公號有了起色,粉絲數增加到一千多,多篇文章閱讀量達兩千多,最高單篇閱讀量高至3200多,在“福建旅遊官方微信影響力”鄉鎮排行榜中,位列前十名。通過公眾號這個平臺,小陳得到了有效的鍛鍊。

03

培養計劃吸納她

作為鄉里“一把手”,我希望帶給年輕幹部的不只是工作經驗,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他們養成一些受益終生的習慣。

針對一些年輕人農村經驗不足、生活習慣不好的現象,2017年,鄉黨委決定在年輕幹部中開展“十個一”培養計劃,鼓勵年輕幹部參與到擔當一個月工作組長、親值一日圩場管理、化解一起矛盾糾紛、堅持一項文體活動、分享一本精品好書、參與一次公益活動等項目中,並採用導師幫帶的形式,由鄉里老幹部進行一對一幫帶。小陳雖然主要工作在村,我仍然鼓勵她參與培養計劃,並主動擔任她的導師。

“十個一”培養計劃實施以來,小陳和鄉里幾名年輕幹部紛紛加入到我的晨練隊伍中,每天清晨6點半,我們都會沿著鄉里的道路快走、慢跑。

晨練過程中,我會跟年輕人分享我每晚睡前閱讀的感悟,也鼓勵年輕人分享自己的學習工作心得,一起探討身處偏遠山區如何實現自我突圍、體現人生價值,並不斷引導他們養成睡前閱讀、每日總結工作好習慣。

“嚴書記,晨跑以來,我感覺精神狀態更好了,我喜歡現在這種忙碌而充實的生活。”一天晨跑時,小陳欣喜地跟我說。我知道,小陳已經慢慢養成這些良好習慣了。

兩年很快過去,小陳已經褪去了學生的青澀和茫然,能沉著冷靜地去分析、解決問題,我倍感欣慰,我家的“小姑娘”終於長大了。

中共中央組織部委託創辦

福建八字桥乡党委书记:“三步走”培养村官

網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