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榆钱寄情思


甜甜榆钱寄情思

阳春三月,春风吹来,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在这纷闹的花海里,榆钱也悄悄的绽开了。看!村前村后,路边沟坎旁,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碧绿如玉的挂满枝头。

其实,榆钱并不是花,它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圆的就如钱币一样,故而得名,又由于它和“余钱”谐音,因而自古就有吃了榆钱有“余钱”的说法,所以人们都非常喜欢吃榆钱。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读着这些诗句,不禁遐想,古人对榆钱也是一往情深啊!

甜甜榆钱寄情思

小时候,每当阳春三月,榆钱盛开的时候,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脸上溢着笑容,口里谈论着那棵榆树上的榆钱好吃、谁家的窝头好吃。大一些的孩子都是爬树的高手,猴子一样“噌、噌、噌”的爬上数丈高的大榆树,用镰刀,将榆树上的一些枝桠拉下,我们就在树下将枝桠上的榆钱捋下来,一大把一大把的塞进嘴里,甜甜的,粘粘的,仿佛要比世上是美味的菜肴都要好吃万倍呢!每当这时,笑声、争夺声、吵闹声混合着甜甜的榆钱香弥漫在春天的暖暖空气里,仿佛那时的我们收获了整个春天!

我们将摘下来的榆钱带回家,母亲将榆钱洗干净,沥干水,然后放些面粉,放些油,放些盐,和好后,用手揪下一点面团捏成一个个窝头状,我们小孩子则欢蹦乱跳的在灶前跑来跑去,打水、抱柴禾、烧火,忙的不亦乐乎,就想马上吃到那香甜的榆钱窝窝头,那急迫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的。

甜甜榆钱寄情思

口水不知咽了多少次,热腾腾的窝窝头终于要出锅了,我们也早已每人拿着一只碗在那灶前挤成一团了,这时母亲总是笑着、骂着“你们一个个的都是饿死鬼托生的呢!”一边把热腾腾的窝头放在我们每个人的碗里……

渐渐的长大了,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家乡的老榆树,很少再有机会吃到那儿时的榆钱窝窝头。

我深切的怀念家乡的榆钱窝窝头!

甜甜榆钱寄情思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