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西安房哥&房叔 」是本地唯一的業主房產自媒體平臺。直言購房真相,我是西安房叔!

就如同吃麵的時候我們只關心油潑12塊,三合一14塊,卻很少關心一袋麵粉賣多錢;買房亦是如此,房價的話題總是火熱異常,但地價的波動卻鮮有提及;

一方面是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二是看不懂,畢竟我們買的是房子,但房子是在什麼上面蓋的呢?都說地價是房價最好的影子,前者漲跌決定著後者的前途,這話沒有問題。

土地遊戲

房叔每週六都會業主辦下午茶的見面會,每次聊到區域發展時,聽到最多一句話就是,你看那某某地方位置多好,不蓋樓可惜了;

都說西安主城區沒地了,可明明卻看到很多,就是沒人開發,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地都是可以開發的,同樣的並不是所有地都是能拿來蓋商品房的。

對於地產這個行業而言,最大的生產資料就是土地,再牛逼的開發商進入西安,沒有地都很尷尬。但是隻要談土地,18億畝的用地紅線是繞不開的話題,全國要保持這麼多的耕地,才能養活這14億人,大白話也叫口糧田;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因此這個土地是不能動的,除此之外剩下土地才包括居住用地(商品房開發)、公共設施用地、商業服務用地、工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道路設施用地、公用設施及綠化廣場用地等;

這個分攤給每個城市,其實真正能夠用於商品房開發商的地是有限的,只要有一塊土地出來,各家開發商一擁而上的競價,拍賣價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高價搶地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7月18日,灃西新城68畝住宅用地就拍出了6.3億的高價,摺合下來一畝單價915萬,光是樓面價(成本價)就達到6240塊一平;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同一天灃西另一塊110畝的住宅用地也拍出了10.4億的高價,摺合下來一畝單價939萬,樓面價6402塊一平;

這還是在灃西新城,很多人腦子裡很偏很遠的地方;記得當天同行歡呼雀躍,彷彿中彩票一般,房叔卻看著沉重,低價這麼高,房價不是要上天了。

地價和房價就是這麼一個關係,按理說,房子不夠賣價格上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供應,但要蓋房得有地,大量增加供應土地會不值錢,比如前些年西安城改十年就是大量土地底價供應,房子非常多但沒人買,房價也上不去;少量增加供不應求,又會把土地價炒的太高,就像灃西新城這樣;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開發商願意掏這麼大的成本,一方面是現在市場行情好不愁虧本,另一方面以往那種通過私改規劃,變更土地性質拿地開發的路子也被堵死了,因為就在5月14號的時候,西安已經出臺規定所有非住宅類房地產項目均不得變更為住宅用地,但是鼓勵商品住宅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用於建設高品質特色酒店;

野路子行不通,走正規招拍掛拿地只能是高價了,很顯然高價地背後不就是高價房麼。這點很多人會疑惑,現在不是限價麼,即便土地價高開發商的房價也有物價局管著,但別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地價高房價低,中間能取捨的,要麼是開發商不賺錢了,要麼是房子品質縮水,兩種可能性我更相信第二個。

賣地遊戲

而對於城市而言,土地集中收儲後限量放出,最客觀的就是土地收入的增長,這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土地財政。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不僅西安如此,全國城市都是一樣,有數據統計,西安前五個月的累計出讓金總額為216.2億元,儘快在全國的40個城市裡只排名16位,但同比卻增長了同53%;

當然這200多億拍出來的土地最終蓋成房子後則會以幾倍的價格增長,分攤給每一個買房的人,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房價上漲的一個遊戲,大概為:

老百姓存款把錢交給銀行--->銀行將錢貸款給開發商

--->開發商拿到錢後高價買地--->開發商蓋成房子高價賣給我們

--->賣房的過程積累更多的錢--->開發商拿到更多貸款

--->開發商拿錢去買更貴的土地--->土地變成房子以更高的房價賣出去;

地價在這個鏈條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地價的不斷走高在催生著房價,而這些賣地的收入則會成為財政收入,二次分配後,去修地鐵,去修公園,去蓋醫院,去蓋學校,最終提升區域價值,這個過程中土地價也進一步提高,最終以高房價買單,理論上是這樣的;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房叔曾經提過一個美好的猜想,那就是我們以高房價為城市發展買單,希望城市有錢後,能以更好的配套,教育,交通,公共服務反哺業主,讓上學不再難,出門不在堵,看病不在貴,但在目前,好像只看到高房價純付出了,不知道是時機不到還是我們只是傻傻的在做夢。

土地財政

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對於這種土地財政的依賴是極深的,但究竟多深,房叔找到一組數據: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可以看出,西安雖然排在35城的22位,但53%的比例也不低了,一方面是各種最嚴的調控,但實際的賣地收入則是穩中上漲,羊毛出在羊身上,誰在羊,誰是薅羊毛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以前不太明白為什麼房地產是城市的支柱產業,現在從賣地給財政貢獻的資金來看,心裡已經明白了。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這世上從來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像房子一樣,能牢牢拴住每一個人,即便在怎麼意志堅定不買房,最終還是因為結婚,工作,上學,養老的本能需求,被綁在這條船上,不是有個段子說的好麼,人生最大的兩個悲劇,一是沒房,二是沒地,以前覺得是玩笑,現在看來就是現實。

這世上也從來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像土地一樣,挑動著每一個開發商的神經,畢竟這是生意的來源,再好的宣傳,再好的環境,再好的戶型,再好的物業,都得有一個地方來實現;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在現在開發商流水線式的產品下,當我們撇去同質化的東西外,剩下的核心賣點不就是地段麼,當然買房的人也最認這個;而這些好的地段自然是土地裡的稀缺資源,對於開發商是價高者得,對於業主就是高價買單。

誰在買單

固然土地定價,開發商搶地我們有不滿但無能為力,但在最終買單這件事上我們卻能有自己的判斷,開發商會將高價拍到的地包裝為好地段,但業主買不買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南三環龍湖紫宸這塊地,在開發商眼裡是稀缺的好地,主城區三環邊還是城南,面積也夠大,並且1082萬元/畝的價格也很美麗,但這是一個好地段嗎?爭議就很大了。

開發商看到的是主城區的稀缺,但業主在意的是周邊的城南客運站,加油站,南三環,城改盤,地裂縫的不利因素,這並不算業主眼中的好地,這本身就是一種認知偏差。

固然現在市場太火,買的人以能買到為第一目的,很多劣勢過耳不聞,但房叔相信市場不會一直火,而買房的人也不會一直是不差錢的主,迴歸冷靜後,好地段,好產品勢必是考量的第一,而業主的這種取向也會轉化為買房的需求,影響開發商拿地的方向。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同時因為拿地在前,蓋樓在後,我們也可以從拿地信息上去判斷一個項目的定位與優劣;

比如土地數據上最重要的幾項,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等,前兩項當然是越低,住著越舒服,房子少空地多,第三項綠化則是越高越好;

當然作為開發商而言,在容積率做滿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自然容積率低的項目品質更高,樓間距更大,總的來說3以下算優質,4以下正常,5以下偏高,5以上基本筒子樓了,這個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

房叔有話

說了這麼多,也猜得出很多人不願意聽,畢竟賣地,拿地,地價這些是開發商和政府的事情,反正也改變不了,就隨波逐流罷了;我不知道這叫一叫鹹魚思想,但諱疾忌醫是算的。

房叔深知我們眼睜睜看著房價越來越貴,反而房子越蓋越差,我們迷茫,驚慌又憤怒,但我們並不是無能為力,業主和開發商之前缺乏的是信任,而業主和業主之前缺乏的是團結,每一次房子出問題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覺得沒辦法,這世道就是這樣投訴無門,開發商我們鬥不過;

但仔細想想,開發商再強大也就是幾十號人,但一個小區業主動輒上千,職業涵蓋記者,律師,醫生,警察,個體戶,主持人,工人……這樣的力量團結起來是遠勝於開發商;

賣地成績,是西安房價最好的影子!

就如同今天刷遍中國人朋友圈的疫苗事件一樣,因為所有人的關注,評論,轉發,聲援最終引發全民關注,國務院徹查,這就是團結的力量;而對於問題疫苗這件事,房叔的看法就一句話:

是非對錯那是上帝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送這幫畜生去見上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