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高节奏的生活中,想要去钓钓鱼也是一种奢望。正好要去一趟雅安出差,办完事,肯定就顺便在什么“瓦山湖”、什么“周公河”趁热野钓一把咯!

开车出城总是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一句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作为喜欢野外钓鱼的人可能对这口号却有别的理解,特别是出城去钓鱼正好又被拥堵在路上的时候。我有一个大胆的预测,将来某个时候,当大家都被“忽悠”到城里时,一定会有另外一个口号“乡村才会让生活更美好”!不知道我的预测会不会应验!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乡村让生活更美好

成都到雅安的110公里,是一个逐渐接近山野和绿色的过程,尽管跑了无数次,依然不觉得厌烦,就像小时候进山的那条路一样。收音机里一周热点新闻集锦:“世界杯”、“中美贸易”......让我联想到有关“男人”、“野性”、“强大”......等等这样一些挺抽象的感念。世界杯,反正没有中国队,只有围观别国的男人们野吧!中美贸易战?结果还不得而知......这其中一个“野”字很有味道,很容易和我们“野钓”联系起来,有点浮想联翩,还有点牵强附会。

雅安的公务一天很快就搞定。钓鱼人办事,行云流水一般,那是相当的利索。我有一个语录:“会钓鱼,就会办事,就会做生意......”。各位大侠,关于这“野版”语录你意下如何?

从雅安到瓦山湖50公里,逆周公河而上,森林、山野、田园、周公河,没有一样不激起你的野趣。特别是田间的南瓜花和豇豆花,一个刚强一个宛然,看起来令人遐想。真够野,很男人的感觉耶!山野中蕴含着古老的智慧,远非城市和课本所能及呀!我自己从小就在山里野,对孩子当然也是如法炮制,让他野,野够,够野才行。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豇豆花温婉动人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南瓜花刚强如烈火

瓦山湖在群山环抱之中,轻雾缭绕,绿意盎然;钓鱼人银伞朵朵,镶嵌在蜿蜒的岸际线上;农家乐林立湖畔,游船在碧蓝的湖面上悠然地穿行,好一个野钓天堂----瓦山湖。驱车几乎沿湖周游一圈,感觉到幽静天然,开阔包容,特别符合这野钓的野趣。说实话,这些年在成都周边水库野钓,买年票、占窝子,整个把个钓鱼炒成了“高档消费”,多少钓鱼人望湖兴叹啊!瓦山湖,不用买票,不用限钓法、钓竿,纯野,你心动不心动?行动不行动?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远眺瓦山湖

一个人在湖边转了大半圈,没有看见一个离水近点的地方,公路在半山上,水库蓄水时间还不够。我有心想探钓一下,可惜没有带帐篷,这半山腰上搬东西。。。。。。。一犹豫,我就决定下次组团来野钓,这次就算野游一下吧。小时候逃学到处野游,才终成最后的野钓嘛!咱们钓鱼人拿得起放得下,远远的看看,也很不错!

从瓦屋山回雅安,伴着周公河在山间穿行,猛然想到圣人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叶南先生在【华夏地理】中解读这“仁智、山水”时说,山高才会水长,所谓高山流水。所以仁先而智次,推广开来就是做事先做人。按照叶南先生的逻辑我也顺推一下,在我们“渔乐圈”也就是说,钓鱼得先修渔品而次渔技咯!这路子,够野吧,山和水的智慧!卡马乔,西班牙“野人”,自然懂得这山水智慧(广播里评论),可咱们这拨“圈养”的国家队不知道服不服这包药哟。有个钓友曾经玩笑说,让这帮人先学学钓鱼,看行不行?我看行。。。。。。传说中好像很多天皇巨星比如“贝利”“马拉多拉”“。。耳朵”等等,那都是纯野生的。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雅安到瓦山湖的周公河

回到雅安,天依然够热。瓦山湖野游了一圈,没有解恨,何不顺便去【上里古镇】野游一下,说不定有什么收获?遂邀朋友作伴,奔“上里”而去。

当我们沿着小河逆流而上,看见沿途隐约有钓鱼人。这可是更野的小河,有点像儿时的记忆。混红的河水,蜿蜒掩映在树林和村落中,某一个树下或者某丛竹林下就可能有一个钓鱼翁。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河边随时可能发现钓鱼人

我停车驻足,选了一颗大树下,抽杆挂线,打窝架伞,脑海里不断的泛起童年的那些画面,那是一种“野”味。旁边就是稻田,青绿泛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着头,顺着稻穗,抬眼望过去,一片片绿绿的稻田,不时有几声蛙鸣。稻田边是菜地,丝瓜、豇豆、玉米、茄子,让你马上想起“乡村才让生活更美好”来。好多的芍药花,姹紫嫣红,特别娇艳。置身其中,你就有想去捞几个的念头,儿时就这样野过。。。。。。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这鱼够野

想着前不久看的文章【又是蘑菇采摘时】(华夏地理),来自山里的作者对城里孩子不知道如何描述一年四季而感到十分的遗憾。是啊,如果仅仅从熟读的课本中背出多少版本的一年四季来,不管语言有多么华丽,但他永远不如身处在这硕果累累的田间,顶着烈日或躲在树下,产生的那种夏天的乡野记忆。圣人曾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格物”本身就应该是对“野”的诠释!同样,这中国足球呢,不就好解释了吗?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这野河台钓,还是头一次。反正儿时的经验还是有的,大树下,回水窝,水草边。。。。。。准没错。水深不到3米。

先按标准程序,哗哗地拉了一阵子,水流较大,赶紧加铅,底坠跑线。半小时后,开始有鱼口。好久没见着这么耿直的漂相了,够野!逮了两次没中,还挺纳闷!过一会,又是一个漂亮的黑漂,一抬腕就知道中鱼了。本调子的4.5米杆,鱼竿拉出漂亮的弧线。鱼儿小挣扎了两下,就被飞出水面,好漂亮的金色小河鲤,大概有半斤吧。小心取下来,轻轻的放到河里,告诉它,快去叫你大哥来,这儿有好吃的。。。。。。这给了我极大地鼓舞和快感。在这乡野河里,居然这么快就上小鲤鱼,难道我的“秘方”如此神奇!接下来,停了一阵,但是没有杂鱼闹。我当然按节奏继续拉,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杆后又有口了,依然十分干脆的黑漂,这次鱼要大一些了。杆子拉成大满弓,鱼儿在水里来回好几趟,渐渐浮出水面,漂亮的金黄河鲤鱼。估计有2斤多哦,只能卷曲在水桶里。

朋友从不钓鱼的,见这情景,那是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刚才还在旁边无聊地玩手机,拍蚊子,现在蹲在旁边虚心的问这问那。最深刻的问题是“为什么没看见漂动,你就起杆呢?”我的回答是:“说来话长!”这印证了一个道理,外行看热闹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想想,要是我总是有生意才来看你,你认为怎么样?所以说“会钓鱼,就会做事,就会做生意。。。。。”!有个问题我感到很自豪,也让我们钓鱼人都感到欣慰。朋友说那你们肯定从来都吃野生鱼哟?当然,尽管没有考证我们从这河里钓起来的鱼是否野生鱼,但这肯定不是市场上卖的那种鱼吧!尤其是那些餐馆的鱼,更是来路不明。这让我想起我看了4次才看完的【食品公司】,我当时觉得和我的大胆预测逻辑是一样的,就是“乡村才让生活更美好”。大家仔细想想,工业化的大城市,用效率和成本以及利润武装起来的食品工业链条,怎么可能不出现“瘦肉精、潲水油、勾兑醋。。。。。。。”等等问题,悲哀!说到这,我们难道还不感叹这野钓之味吗?就为这野,钓鱼人的乡村野钓之乐就足以自豪!

这野河的鲫鱼比鲤鱼来得稍晚一些。一阵半斤小鲤鱼行情后,开始断断续续的鲫鱼行情,白生生的河鲫鱼,2两大小,非常的均匀。吃口没有一点扭捏,通通的点一下,匀速回漂,一抓一个准。旁边的当地钓友过来要饵料,正好我们收杆要去“上里”,便全给他了。钓友拿着饵料连声谢谢,问我是什么“秘方”?我笑道:“没秘方,乱七八糟的混在一块就成!”我估计那钓友不信,我也没法解释,你相信吗?

朋友联系上里的朋友,订好一家农家乐,晚上一起吃“野生鱼”,好几斤吧。哈哈哈,就凭这野河钓鱼的功夫,今晚可以贫嘴一下咯。这等野味,夫复何求?

【上里古镇】这可是个好地方,尤其对我们钓鱼人更是难得的避暑、休闲、好山、亲水的好地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两条小河绕着古镇而过,下游交汇形成一条更大的青衣江支流,很多的钓鱼人在河边垂钓,很多孩子在河边画画。河水一条清澈明亮,一条昏黄浑浊,交汇时形成明显的“红白两道”的景观;河床都是沙石滩,村民临水而居,孩子们在河里嬉戏,这“野”的景象撩拨得人心潮起伏。我在河边看着那群孩子玩沙、玩水,想象着故乡的小河和儿时曾经在小河里“野”的那些故事,想着现在都市里背着大书包的孩子们,禁不住内心升起一阵悲凉。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上里可是一个好地方

我儿子已经成人,还好比较“野”,从小比较喜欢爬山,喜欢玩水、玩沙。但是,有个遗憾,目前不喜欢钓鱼。早年前我带他到黑龙滩野钓几天,最后走的时候当地的廖大爷还说:“强哥,你钓鱼还带一个棒棒啊”。儿子几天都在帮忙搬东西,收拾地上的垃圾,不钓鱼,廖大爷就把他当成我带来的渔童了。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华灯初上的时候,小桥边的阁楼上有一盏孤灯,很有情调。我拍照的时候镜头拉近,发现阁楼上有一位老人,看见我拍照,微微的笑着,那笑容透出纯纯的“野味”。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孤灯、阁楼和上面的老人

【全文完】

——————————————————————

简单|纯粹|有所作为

钓鱼那些事——野钓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