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村的致富路

7月8日上午,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康乐村劳务输出带头人金玉同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务工群众从枸杞种植基地下工,30多名群众满脸喜气,刚出枸杞种植基地大门就遇到了中卫市纪委、沙坡头区发改局、常乐镇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调研组。

“今年在枸杞地务工收入保障如何?”调研组工作人员问金玉同。

“收入很好,农忙季节人均月收入能达到2500元。”金玉同笑呵呵地回答。

常乐镇康乐村是中卫市实施中南部地区35万生态移民工程规划建设的重要搬迁安置点,移民区于2011年建成,2013年实施搬迁。辖5个村民小组,619户,2579人。面积8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9亩。现有建档立卡户286户1317人,已脱贫建档立卡户106户493人,未脱贫建档立卡户180户824人。

2017年以来,中卫市纪委协同沙坡头区扶贫办、沙坡头区发改局和常乐镇等单位,以群众脱贫致富为落脚点,积极探索康乐农业产业扶贫新方法,补强“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建立村企互帮互助机制,有力促进企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康乐村虽然有耕地2000余亩,但受限于耕地土质沙化严重,不适合种植小麦等农作物,一时间农业产业发展成了康乐村群众的一块心病。2017年年初,中卫市纪委会同多部门协商,制定了以枸杞种植为依托,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新思路,并将康乐村2289亩土地全部流转给西域金枸有限责任公司,用于种植枸杞、西瓜等作物。

如何促进村企互帮互助机制,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实惠?康乐村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西域金枸有限责任公司,协商制定了枸杞种植用工协议,贫困户农忙季节到枸杞基地务工,企业用工时除技术工人外全部使用康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

金玉同告诉记者,“农忙时用工能达到200多人,一年有5个月用工时间,贫困户都抢着干。”

周彪就是其中之一,从3月份开始,周彪就在基地种枸杞、种硒砂瓜,一个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以前打工还要跑到海原、兴仁去,吃住都得花钱,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枸杞地务工有保障,也有发展前景。这下我就不担心脱不了贫。”

中卫市纪委驻康乐村驻村书记马瑞介绍到,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过程中,发现康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低,务工困难的情况。他们外出务工困难,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即使脱贫了,也存在较大的返贫风险,这就必须搞‘造血’扶贫。

因此,康乐村以村企互帮互助机制为依托,通过企业种植,贫困户务工的模式,大力发展枸杞种植经济,同时解决了土地难以耕种的难题,让建档立卡贫困户能持续获得稳定收入。

今年,康乐村群众在枸杞基地务工达280人次,人均收入达到6200元。此外,驻村工作队还与企业积极联系,发挥康乐村运输方面的长处,将今年枸杞基地套种的西瓜运输工作全部交给康乐村有货车的群众,预计总收入可达30万元。

“现在地绿了,西瓜成了,枸杞苗成活率能达到85%以上,真正的把黄沙地变成了金沙地。下一步我们还要和企业、农户协商,一方面继续保证贫困户务工,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生态观光农业品牌,提高农业品牌附加值,让康乐村的群众都能得到实惠。”中卫市纪委驻康乐村驻村书记马瑞说。

(中卫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