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你認同嗎?

近日,Uber自駕車於坦佩市撞人致死的事故,引起人們對自駕車的信心危機。但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從業者們看起來完全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依舊信心十足。昨日,在2018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現場,百度CEO李彥宏在談到中國的AI和無人駕駛時聲稱,中國具有“數據優勢”;爾後,在被問及“如何創新利用這些隱私數據”時,他回答說:中國人對隱私沒那麼敏感。

李彥宏: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你認同嗎?

  • 李彥宏引以為傲的“數據優勢”,其實是來源於中國七億的多互聯網人口,以及用戶每天上網所產生的龐大數據——而且這些人使用同一個語言,處於同一個文化圈,遵守同樣的法律和制度約束,很適合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機器來學習,其中就包括自動化駕駛技術。

在中國,北京從去年末開始接受自駕車路測申請,並於日前發放了首批具備測試資格的臨時號牌——而拿到牌照的第一家公司,便是在國內自駕領域一路領先的百度;而且,自動駕駛技術將是李彥宏翻本、重新歸隊BAT的唯一機會。

據媒體報道,北京自駕路測的臨時號牌分為T1至T5五個等級。百度在前期完成封閉場地內測試後,已經取得五張T3牌照——但這已經是現有號牌中的最高級別。在此基礎之上,百度可以在33條總計105公里的道路範圍內進行自駕測試。不過,路測的區域基本都在五環以外,相對來說路況並不複雜,更容易保證測試的安全性。

李彥宏: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你認同嗎?

  • 不過,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好消息是,坦佩市警察局長Sylvia Moir日前向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透露:根據行車記錄儀的視頻顯示,“該名女子在陰影處走出馬路的行動,不論是任何駕駛模式,避開碰撞都顯然會很困難。”

而且,涉事的Uber自駕車搭載有人類駕駛者Rafaela Vasquez,不過,當時正以自動駕駛模式行駛。他回想起當時的情況,只能用“電光石火的一瞬間”來形容,突然就有個人在車子前面的中間位置出現。警察局長Moir也曾表示:“我初步懷疑Uber在這宗事故中,沒有出錯。”但這說法被媒體引述之後,坦佩警察局隨即發出聲明澄清:他們並不會為任何汽車意外判斷過錯,這最終需要交由縣檢察長決定。

  • 誠然,大多數網友也能理智地相信,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和Uber一樣是安全的。但就在Facebook洩密門的風口浪尖上李彥宏說:“同時我也認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加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

李彥宏的觀點一出,立即在網上引發爭議,有網友不禁反問,“憑什麼得出這種觀點?!我不願意用隱私交換任何東西!”——於是,大家紛紛認為自己被百度代表了。

李彥宏: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你認同嗎?

Facebook洩密事件引發全球關注

而且,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大數據殺熟”事件餘音未了,又有了“隱私換便利”的說詞——難怪大家的手機總能時時刻刻接到各種詐騙與推銷電話,連吃個蓋澆飯也能被水滴給直播了……

最後,不知道李彥宏這樣的“大實話”,是不是充分彰顯了互聯網企業野蠻生長的兇殘和貪婪,還有對消費者的無視與輕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