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潮湿的夏季 中药材存储的这些问题你不能不了解

高温闷热潮湿的夏季,很多东西都容易变质,中药材也不例外,如在受潮,虫蛀等不仅会影响药物的效果,更会影响到药物的质量,稍有不慎就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如果大规模的存储药品出了问题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收益,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中药材大多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油、纤维素、鞭质等成分,如果在采收、运输、炮制、储存过程中管理不当,易出现发霉、虫蛀、变色、气味散失、走油、风化、粘连等变质现象,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高温潮湿的夏季 中药材存储的这些问题你不能不了解

诱发中药材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空气和日光。

在常温(15 - 20 0C)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储存。温度在20一30℃时,有利于害虫、霉菌生长繁殖,如大枣、当归等易虫蛀,甘草、百部等易生霉。当温度升高至34℃以上时,含脂肪油多的药材,如杏仁、当归、桃仁、柏子仁等,易产生油脂分解外溢而走油;芳香类药物,因挥发油加速挥发,芳香气味降低,如薄荷、荆芥、肉桂、丁香花等;含糖质类中药,会产生软化,如天冬、玄参、黄精等;动物胶类、植物树脂类药材易粘连成块或熔化,如阿胶、儿茶等。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就是我们常说的湿度,湿度高对中药储藏不利,能直接引起潮解、虫蛀、霉烂、软化、粘连等各种变化。一般中药材正常的含水量为10%一15%左右,超过15%易生虫生霉。中药的害虫谷象、米象,在中药含水量超过15%一20%时繁殖最快。

高温潮湿的夏季 中药材存储的这些问题你不能不了解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物的变质起着关键的作用。臭氧作为一个强氧化剂,能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其质量。如大黄、白芍及含鞭质类的中药,颜色加深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氧化变色。

日光照射对某些药材能促使其成分发生氧化分解等反应,故薄荷、荆芥、当归、川芍等含挥发油的药物,不宜在阳光下久晒,否则会出现变色变质现象。

夏季中药材的存储应该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按照药材的性质区别对待。

对易霉变类中药材,主要应严格控制其本身的水分和储存场所的

温度、湿度,避免日光和空气的影响,防止霉菌生长繁殖。如牛膝、远志、甘草等,应置通风、干燥的库房,严防潮湿生霉。

对易虫蛀类药材,首先要杜绝害虫来源。在储存过程中要勤检查,发现虫害时,要控制其传播途径,消除其繁殖条件。如储存党参、泽泻、大枣、黄茂、改仁等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对不同药材采用密封、冷藏、熏蒸、对抗同贮、气调养护等措施,能有效保证其不受虫害。

高温潮湿的夏季 中药材存储的这些问题你不能不了解

部分花、叶、全草及果实种子类药材,受温度、湿度、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及阳光照射的影响,易失去原有的色泽和芳香气味。如薄荷、红花、丁香等,在储存中应根据药物不同的性质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氧气及日光照射,要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储藏场所,进行妥善养护,储存时间不宜过长。芳香类中药因含有挥发油,应与没有香味的中药分别储藏,以免香气传到没有香味的中药上。

含有脂肪油、挥发油、劲液质、糖类等较多的中药,在温度、湿度较高时易出现油润、发软发劲,}S颜色变深等变质走油现象,如杏仁、桃仁、天冬、麦冬、构祀子等。易走油类药材易发霉,储存这类中药必须防潮、防热,宜置阴凉干燥处,且不宜久藏。

高温潮湿的夏季 中药材存储的这些问题你不能不了解

对贵重药材,如人参、牛黄、廉香、虫草等,因极易虫蛀、霉变,廉香易走味,故应专人、专帐、专库、专柜保管,储存于柜、缸等密闭容器中,置干燥阴凉处储存。

(综合整理,有不妥之处联系更正或删除!)

关注中药材种植、了解中药材科技产业扶持!推广高端优质中药材,了解中小微中药材种植/饮片/与销售联盟,关注微信:jryyl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