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古代的畫卻無法知道古人長什麼樣?爲什麼?

飛龍在天9783


我一直在思考科學與藝術的關係,企圖通過藝術特徵來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沒有誕生現代科學?

我們看中國畫,都是寫意,不像西方畫注重寫實。寫意,追求的是飄逸,就不會注重細節。看看絕大多數的中國畫,都是缺乏細節的。

而西方畫,注重的是細節,要求畫家纖毫畢現的重複描繪的對象。為了追求細節,還進化出一套對光影、層次的處理辦法。



我們看蒙娜麗莎,一個美麗而憂鬱的少婦,看了之後就會過眼不忘。我們再去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畫像,也會感覺實在是栩栩如生。大家想一想,我們看了蒙娜麗莎和伊麗莎白一世的畫像,即使時隔數十年之久,也斷無可能把二者混淆。因為,我們看到了繪畫者對蒙娜麗莎和伊麗莎白二者之間的細節上的區別。

西方畫的精神,要的就是細節上的一絲不苟和精益求精。這種對事物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就是誕生現代科學的文化基礎。科學是嚴格實證的,沒有嚴謹的鑽研精神,如何演化出科學?


懷疑探索者


在中國古代,人物肖像畫是與死亡有關的!作為喪葬用品,"像"最初是一種令人敬畏的存在。



在文明的早期發展階段,這種現象很普遍,最典型的是埃及。理想化的、概念化的人像是永恆與不朽的象徵。希臘早期亦是如此,因為希臘古風時期深受埃及文化的影響。

這是一座樹立在陵墓外部的紀念性立像,站立的姿態,程式化(頭髮)和理想化(面部)都能看出埃及的影響。不同之處在於對人體的處理上,請看背部,凹凸有致啊😂



所以,回到問題上來,中國古代人物肖像畫看不出古人長什麼樣是很正常的,畫者的目的不在於此。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審美定勢。人不一定長這樣,但妝容可以把人塑造成相近的樣子。


唐代章懷太子墓壁畫

不得不說乾隆皇帝還是有大格局的,他讓意大利傳教士郎士寧用今天被稱為中國畫的材料畫出了中國第一幅超級寫實主義的肖像畫。


我堅信這就是乾隆的真身真身真身,影視劇中的帥鍋都是為了收視率騙人的


所以,直到照相機傳入我國很久之後,許多老百姓還不能接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照相機能"攝人魂魄"。



當代工筆人物畫家有很多,不僅能畫得像,還能畫出不同的時代精神,不同的個人氣質。

因此,古人畫的畫 並不是 都不像,古人畫的畫 也不是 畫不像,問題的關鍵取決於畫者對待人物畫的態度!


最美還是藝術史


我先發兩張對比圖,可見顯著差異:

不難看出,相較於類如小兒塗鴉的“地主莊園圖”,戰國時的“龍鳳仕女圖”反而更易令人接受,且和西方這幅“歐羅巴與公牛”的面部構圖有相似之處。


因此第一個原因就是,紙的出現,讓國畫的發展與之前的繪畫方式出現了不同。而第二個原因,我希望先講一個小故事。

齊王起九重之臺,募國中能畫者賜之錢。有敬君居常飢寒,其妻妙色,敬君工畫臺,貪賜畫臺,去家日久,思憶其妻像,向之而笑。傍人見以白王。王召問之,對曰:“有妻如此,去家日久,心常念之,竊畫其像,以慰離心,不悟上聞。”王即設酒,與敬君相樂。謂敬君曰:“國中獻女無好者,以錢百萬謂妻,可乎?不者,殺汝。”敬君慞惶聽許。(見《說苑·佚文·敬君》)

這個故事挺能說明問題的。比如“畫九重臺所需要的是真實,但齊王懷疑敬君畫的女子之美是不存在的”。於是齊王就反將敬君一局,出現了個二選一的死局,即:

  • 敬君妻子若真如畫像之美,便可用百萬錢而獲知,繼而認可九重臺畫的逼真。

  • 但如果沒這麼美,那九重臺就是畫的不好,這就是欺上,也一樣可以殺敬君。


在《說苑》、《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中,提到敬君妻子時,多有“其妻妙色、妻端正”等語。這就意味著敬君的畫有兩個可能:一是講述者真的看到並認可敬君老婆很好看,繼而我們可以認為敬君畫的也很像;二是這件事只是描述過程,事後無所知,這個……就怎麼都是個死字了。


因此需要考慮把人畫寫實後帶來的現實問題。但這只是個小問題,繼續往後看,不難發現相較於同一時期的西方國家,中國繪畫在場景的表現中,雖然相對人物神態上還再追求逼真,但已經出現了改形肖而重神似的理念。比如下圖:


而在這一時期,油畫技法逐漸出現。在現有的考證中發現,其來源於公元5-10世紀之間,阿富汗的佛教壁畫。其繪製者可能是亞洲人,比如伊朗、阿富汗、印度或中國的畫家。可是直到14世紀初期,比如喬託(Giotto,1267-1337),對比其作品,可見中國畫仍然神形具備,但相對對細節的把握上,有所減少,如圖:

因為這種緣故。像提問中出現的《宋徽宗聽琴圖》才出現了舉止動作上的重視,這是一個大局觀念(所涉及的問題也並不簡單)。繪畫有兩個問題,一是透視,二是寫實。前者在顧愷之的《畫雲臺山記》曾有“

山有面則背方有影,下為澗,物景皆倒。”的記述,而後者在《歐陽修集》中也有說過:“善言畫者,多雲鬼神易為工,以謂畫以形似為難。


可以看出,在宋代,對於繪畫的理念中,神似形肖之爭已見嚴重分歧。先不管他,看看此後西方的繪畫作品是怎樣的:

可以看出來“真實”的切實存在,即便聖徒的眼部讓人感覺有些問題,但畫中的書信、細節如窗中的城堡,都能看出當時對於“真實”的追求。


但這種追求,是基於文藝復興時期,對羅馬、埃及等藝術表現的接續。雖然這種接續我們也有,只不過對比而言,其停滯的卻十分明顯,比如這樣(兩張圖):

可以看出來,工具的不同,讓繪畫的方法產生了顯著差異,但在白描上的發展,又讓楊竹西並未遜色於達芬奇像。此後要談的,就是“畫生繪死”問題,也是最嚴重的,如@最美還是藝術史 所言是“攝魂奪魄”的問題(然而不全是如此)。


明代一些遺像中可以看到真實,不只是皇帝畫像,像下圖這種就很能說明中國的古代並非不追求真實,但有多少畫匠願意且能天天畫死人?又有多少人願意被畫的像個死人?終歸是要像敬君那樣,考慮生計的(畫家的慘,是無分東西方的)。


我想這兩張繪像,很難能讓人說不真實。所以中國古代的畫,大多不是畫不像,而是不想讓人看出來長什麼樣。雖然這涉及歷代的畫家們著重於歐陽修說的“筆簡而意足,是不亦為難哉!”之追求,以及普通畫匠更務實於生計的緣故。但最終需要考慮的,是類如言咒的巫蠱迷信。


毋需質疑,我國莫說古代,現代都還有拍小人的。而且在影視劇裡,拿刀啊打火機劃拉甚至是手撕照片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各種因素羅列到一處,便有了常見畫像畫不像,唯有遺像非常像的詭異表現了(再發個小故事作為結束)。

《家廟影象》
少師影帳畫侍婢二人,一曰鳳子,一曰宜子。頥(頤)幼時猶記伯祖母指其為誰,今則無能識者。把笏蒼頭曰:福郎家人傳雲,畫工呼使啜茶視而寫之,福郎尋(旬)卒,人以為畫殺叔父。七郎中影帳亦畫侍者二人,大曰楚雲,小曰賽奴,未巳二人皆卒,由是家中益神其事。人夀(壽)短長有定數,豈畫能殺蓋偶然爾。(見《程氏遺書》)

毅而三思吳六奇


缺乏細節。

畫雖然是藝術,不講究真實再現,但當你試圖從畫裡面提煉出古人長什麼樣的信息時,畫其實和視頻、照片的作用一樣。視頻和照片我們都知道原始素材的分辨率越高,後期處理起來的空間就越大。同樣道理,畫能提供的原始信息越豐富,從中還原出來的場景就越逼真。

人的大腦其實也是個還原裝置,把畫提供的光學信息,在腦海裡重建場景。

但由於古代中國人物畫大多細節缺乏,因而也就難以重建太逼真的場景。

這點歐洲人好一些,不論是希臘羅馬的雕像,還是中世界後期意大利的雕像和繪畫,都比較追求逼真。可以貼幾個看看就知道了。下面的是相當於中國明清之際的意大利的雕塑家貝尼尼的雕塑,可以仔細看看其細節多麼講究。面對這樣的作品你就很容易在頭腦裡重建當時的場景。

下面這幅畫也是同時期的,這樣的畫,就比較容易重建當時場景。而我國古代那種缺乏細節的肖像畫,就很難


尋常味


看中國古代的畫,卻無法知道古人真實樣子的原因,我以為有以下幾點:

一,意識觀念與倫理道德對古代藝術家思想的禁錮;

二,中國文化中的寫意精神對古代藝術家認知的侷限;

三,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與生命記憶的成像原因,受儒家思想等級尊卑制度的制約;

四,對人體觀念的保守,在所謂“男女的授受不清”中,缺失了人文情懷;

五,對性觀念的各種禁忌,使人不敢逾越禮法等所謂的道德底線,而漢董仲舒的“獨尊儒術”,宋朱熹的“理學”,都是對人性的壓抑與禁錮,尤其裹小腳,更是對女性生理的摧殘;為此中國人缺失了“人”的精神,對人性與生命缺失的尊重,導致了中國傳統社會“君權神授”,沒有了對天賦人權的認知,更遑論健康的倫理觀。

這是從思想觀念上去說的,是潛在中國人基因記憶深處的,是古代藝術家只知遵從而無法認知的。


從技法與形式上看:

一,古代繪畫中的“傳神達意”思想,主張“不求形似,而只求神似”的藝術理念;

二,中國文化的大脈絡,在“重意”思想之中的一種意識彰顯;

三,對人觀念的淡薄,導致寫實繪畫發展的滯後;

四,表達方式的侷限,使藝術家缺失了對生命真實表達觀念的情感;

五,繪畫材料及工具在表現上的難以達意等,都是對藝術家寫實方面的制約。但現在不同了,因為,現在模特如西方般的啟用及照相機的出現,是寫實繪畫大發展的重要手段。


唐代章懷太子墓壁畫

乾隆像

為此,從大的方面說,你就要從儒家思想對國人千百年來的遺毒,使國人無法正視自己的內心需求。而專制社會等級制度更使國人在長幼尊卑中,很難直視面對真實的自我。因之古代的畫家,看似有著尊崇的地位,但在歷史的某些時段,會畫畫的人,都恥談自己畫家的身份。

從小的方面說,中國古代的繪畫藝術,大多以寫意為主,對人體的認知,也是傳統和保守的,並且侷限於寬衣袍服的特徵,因之很難真正的觀察出人的精細形狀。即使有人要畫像,也不敢像西方人那樣用模特,脫下身上的衣服。如果真這樣做了,那就是大逆不道,違揹人倫。而西方繪畫,由於人的觀念不同,對生命認知的不同,自是在藝術上,對人體結構的表述有著相反的傾向。



昊愚堂夜畫


題主所言的古代畫應該指的是寫意畫。寫意畫是以簡練的筆法傳達神韻,主張“不求形似,求生韻神似”。好比書法中的草書,沒有楷書式的字跡工整,卻揮灑著作者奔放的情懷。而細緻的肖像描繪則意味著 “形質畢肖,則無氣韻”。因為畫得太像了,就缺乏了氣韻流動和放飛遐想的空間。 看不出人物的確切模樣,並非是古人不擅長細節描繪。



歷史悠久的工筆畫就是精謹細膩的,禽鳥花卉能盡其精微、栩栩如生,人物畫、帝王像則妙窮毫釐、惟妙惟肖。 看到有些人在比較中國畫和歐洲畫中貶低國畫,其實是審美觀缺失的表現。



在藝術表現上,中國人重意,西方人重形。這是文化的差異,在藝和技上的側重不同,並無優劣可比性。就像中醫研究經絡,西醫研究細菌,一個在氣上著力,一個在物上下工。

中國文化的美妙從我們的古文也能體會到,就拿《岳陽樓記》中的經典四字“春和景明”來說,多麼簡潔明快而意境深遠,但翻譯成英文,恐怕就平白如下了:“All nature in spring looks smiling and gay. ”其中還損失掉了一些含義。可見意境是多麼難得的!


歷史有妖氣


因為在古代的畫像不是百分百符合人物原貌的,中國古畫不像西方畫的畫像那樣還原度高,這跟畫法有很大的關係,中國古畫主要講究意境,對於寫實方面不是十分擅長。工筆畫屬於中國寫實方面的技法,但不是百分百還原人的樣貌,即使這樣還是還原了人物的百分之八十的樣貌,所以說通過中國畫像還是可以有跡可循的


1218517402


嚯,這麼多討論。你的提問,實際就是中國人物畫的寫實水平問題。

中國畫是一個發展過程。總體上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比較,中國人物畫的寫實起步要晚一些。

比如,中國漢代的人物畫與同期的希臘人物畫比較,寫實水平就有很大差距。

中國的人物畫在宋代達到一個高潮。但是,看看歐洲油畫成熟以前的10世紀繪畫,寫實已經很客觀了。

唐代的人物畫《簪花仕女圖》何家英的臨摹本。


為什麼歐洲有寫實繪畫?中國沒有?這個問題涉及“第一認知”,畢竟複雜。

我們用一句話來說,由於繪畫起源的第一個學習樣本不同,所以,繪畫的學習傳統就不同。

中國畫本來就沒有發展寫實,而且,從宋代開始,中國畫的主要發展方向,不像西方以人物為中心,而是以山水畫為中心。

所以,中國的人物畫是沒有充分發展的繪畫。

儘管如此宋元以來的人物畫,仍然具有很高的寫實性和傳神性,所以,宋代以後的人物畫像,我們應該認為是可信的。

唐、五代之間的中國畫作品《神駿圖》,傳說是唐代韓幹作品,其實不是,根據繪畫藝術語言,有可能是韋偃的作品。


那種認為中國畫人物畫像沒有一點可信度的說法是非常模糊的。應該區分歷史階段。

宋代以前,人物畫不太成熟,所以,可信度相對低一點,至於唐代以前的人物畫可信度是非常低的。

正因為,我們有歷史性的不足,所以,近代中國畫的改良,也是從人物畫找突破口的,而在山水畫和花鳥畫,西方的繪畫知識,基本沒有多大作用。

宋代的人物畫,刻畫已經非常精彩了,就是沒有嚴格的解剖和焦點透視概念。


這足以證明,中國畫有自己的獨特美學成就。

不過,人物畫除了寫實不足,需要補課,寫意的中國畫仍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繪畫創造。


千千千里馬


看中國古代的畫卻無法知道古人長什麼樣?那是因為古代的畫家注重人物的細節描繪,而且是非常注重,所以在淡淡筆墨之下人物每個部位的空間感就顯得不夠清晰協調,好像很“擁擠”的那種感覺,

再是因為封建社會下的那些禮儀禮教,富貴家庭請畫家來府上繪畫,被畫的女性是不可能一直站著坐著讓畫家“邊看邊畫”的,所以畫家只能稍微看幾眼記下被畫人的樣子,然後就此作畫,憑記憶作畫總沒有比“邊看邊畫”的好,所以綜合這兩方面原因,中國古代的畫是無法看清楚古人具體長什麼樣的。




詩夜城主


兩點原因……第一,毛筆是軟筆,不太好過於細緻,即使工筆也差點意思……此為客觀原因。

第二,文化原因,中國人通常把人或事物兩分,一個是外在行為或表現或形制,一個是內在德行與內涵和意境,而通常中國人更加看中內在的品德和內涵……這種特性反應在繪畫上就變成了,國畫“重意輕形”“以形寫意”的特點……假如你讓國畫畫家去畫葡萄,他會用水墨,勾點幾筆,成為連成一串的葡萄,你一看就知道畫的是葡萄,但其實一點都不像……比如我們寫漢字,連著寫,基本每個人都不一樣,還會簡寫,筆畫可能也是錯的,但大家一看就知道,你寫的是啥(太潦草的不算)……這就是寫意的初級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