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字硬筆書法從始至終只能臨摹一位書法家的字帖嗎?

獨處空間


如果初學,不建議師法多家,師從一家、找一本最適合自己的好帖(力薦龐中華)最好。因為這時,審美觀還不成熟,多家兼顧如同進琳琅滿目的大超市,看得眼花繚亂搞得六神無主不知到底買什麼好無所適從;更如同花心大蘿蔔追求美女的人,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等到把一家的練到形似至神似,審美觀在實踐中逐漸成熟,領略了其中的美感享受,自然觸類旁通,再博採眾長,自然迎刃而解。

然而,看了你曬圖,感覺恐怖!我要飯的已多次告誡學書法的,千萬莫學二司馬。二司馬沽名釣譽誤人子弟。趁早換,從頭再來。

回答完畢。祝進步。


丐幫少爺


有經驗的書法老師一般都不主張學員頻繁更換字帖,但絕不是自始至終只能臨摹一家之法帖。學習書法除了需要保證練字的時間,學習方法其實更為重要。此外,天賦也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因素。很多人喜歡炫耀自己習字多少年了,彷彿時間長短可以直接決定書法功力似的,這是一種荒謬的觀念。書法水準與習字時間長短並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學習方法才是決定學習效果最關鍵的因素,這其中就包括如何正確更換字帖的問題。


題主表明了是學習硬筆書法,而且是選擇了司馬彥先生的隸書字體作為臨習範本。從圖片上的作品來看,還是有了一些感覺,整體效果已經稱得上爽心悅目了。但是問題也很明顯,很多字筆畫顯得漂浮,結體也不夠沉穩。說實話,我沒有看過司馬彥先生的硬筆隸書,雖然他現在的硬筆書法字帖很流行,也只是看到一些楷書和行書作品而已,所以很難評判這位朋友是否是臨帖方法出現了問題。


我覺得這位朋友考慮是不是更換字帖,應該先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如果只是喜歡司馬彥先生的隸書字體,並且想把字寫得好看一些,那麼就沒必要急於更換字帖。還可以下些功夫,達到自己理想的書寫效果;如果習字方向是想在硬筆書法領域取得一些成就,或者目標就是要成為書法家,那我建議這位朋友儘快更換字帖。

更換字帖之前需要明確自己的習書目標,要是隻想停留在硬筆書法領域,則經典的古代小楷字帖為上佳選擇;如果是想從硬筆書法入手,最終成為書法家,那我建議在習練硬筆書法的同時著手開始毛筆書法的練習。這樣相輔相成,大有裨益。最後還需要強調一點:興趣。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範本,這樣才能更好地堅持下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謝謝!


驚龍軒


學習硬筆書法大可不必一輩字只寫一家字體,但每學一家必須學精學透。

一般來說,能夠學精學透一家,一個人的大半輩子也就過了。如果專精一家,有沒有錯。

這裡所說的精與透,是指能達到融匯貫通的的水平,就是達到能以所學的那一家書法風格創作多字數作品為止。

這句話說來非常輕鬆,但要做到卻非常難上加難。歷史上也不多。比如象姚孟起吧,雖然把歐陽詢的《九成宮》練到了幾乎下真跡一等,甚至以能亂真。但其以歐陽詢書風創作的作品,卻沒有到達其臨摹《九成宮》水平。

概括起來說,臨摹學習一種書體最好能夠達到以其筆法筆意創作作品為上。這裡說的不是集字創作,而是以其風格,獨立創作。能至此境,說明已得所學字帖書體精髓並至融會貫通的地步。這時候就可以換帖了。在此基礎上換帖,由於有非常紮實的臨摹學習技法和經驗,在學新的字帖,非常容易入門上手。值得注意的是學習新的書法,一定要做到無我和無已經學過的那個字帖的書風,如此方能做到對新帖的入帖。



一般來說,學習書法有一生專精一家的,也有先精一家然後廣採博取的,如王羲之就是,初學衛夫人,後遍閱百家。


翰墨書道


當然不用只臨摹一個書法家的字帖。

題主的描述是這樣的,說自己臨摹司馬炎的字帖,連續練習了150多天了,字體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喜歡上了《曹全碑》,想轉學曹全碑。

學習書法一開始是要主攻一個字帖,通過這一個字帖瞭解書法的用筆、結構和章法,

這是一個“專”的過程。

入門以後,就可以學習其它的字帖了,通過學習其它字帖,豐富自己的用筆,瞭解不同的風格,提高自己的審美。

這是一個“博”的過程。

一個專一,一個博取,

這兩種學習方法可以相互促進,

也可以無限輪迴的交替使用,

在專和博之間慢慢的去總結和提取自己的筆墨語言,最後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

只抱著一本字帖,寫一輩子也是寫不出名堂來的。

從題主的字來看,如圖,完全可以換帖了,可以去學習《曹全碑》了,

臨摹古帖,

這才是真正學習書法的開始。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學隸書,建議從漢碑入手。題主擬放棄現在的帖子,而選擇臨《曹全碑》,這個路子是對的!先專工一帖,當把《曹全碑》的字臨到七分像時,可以兼習《乙瑛碑》、《禮器碑》、《張遷碑》和《石門頌》,但要以《曹全碑》為主。



如果題主能按照以上的辦法學習隸書,且能特之以恆,一定會學出名堂的。

知道為什麼支持你習《曹全碑》嗎?

知道為什麼讓你以《曹全碑》為主,而又兼習其它風格的漢碑嗎?

關於這個問題,留給題主自己慢慢的去悟吧……

到時候,你會明白的!


中州耕牛堂主


通常我們不主張經常性換帖,但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屬於“鳥槍換炮”,宜儘早更換!

1、關於臨摹、換帖的事,很多人有一些誤解。不是不能換帖,一般我們認為初學者選定一家以後不要輕易換帖,更不主張經常性換帖,因為淺嘗輒止,猴子摘苞谷,摘一個丟一個,學不到皮毛;

2、正確的臨帖應該是選定一家之後,深入臨摹,經年累月,轉化成自己的筆頭功夫,作為自己的書法根基(根基不要輕易換),然後在此基礎上可以廣泛涉獵其他諸帖(可以多寫幾家),取長補短,以豐富自己的書法;

3、但是選擇哪一家作為自己的根基較好?這裡有個“取法乎上”的講究,古人認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4、從你選擇的司馬彥的硬筆隸書和《曹全碑》來看,雖同為隸書但不可同日而語,建議儘早鳥槍換炮,放棄之前的司馬彥字帖,將《曹全碑》作為自己的根基來練習!


希望能夠準確理解。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當然不能。先選臨一、二種合己性情的字帖(初學最好選古代優秀毛筆字帖作為硬筆臨習範本),基礎打好後要廣臨,什麼書體、風格都要去臨去涉獵、積累,無論硬筆、毛筆皆如此,廣泛取法、融會、轉益多師才是學書法的正途和成功的基石。











用戶111杜海詩書畫印


硬筆書寫,只臨一家?要看個人立的目標及自身的天賦。我看了你的習作,目前寫的太實(過於實),尚沒有虛實靈動。不論篇法。比如練形意拳,開始是明勁;也即如你現在的狀態,中規中矩,且也厚墊而書。我的意見是,你再寫一段時間。你的心理很明顯是想跳槽了,先問下路。可以告訴你,這種心路我經歷過。通常情形是沒有老師在跟前指點。你現在有兩條路,1 .轉向章草 範本有沒有我不知道。等認識足夠深了再轉回來看現在。或是你想習其他家隸法,這是可以的。前提是掌握目前這一家並在“現實中寫到靈動”,這個要求是不以參賽為前提而以掌握某一門為前提。2 .轉向魏碑類或唐楷類或行書類。我的意見仍是先將目前所習寫到自由、靈動再談其它。“只臨一家”否?此問的關鍵是看學人的認識程度與天賦。例如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即以張玄體出名,誰也沒有考證過作者臨了幾家。當下務實的去習作,“耐心(耐下心來)”只是去做,一段時間後再來看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固化的答案,是師所師及學人心性認識、環境時代等諸向性的綜合偶然或必然性彙集(佛家講的“緣”,就是這個東西)。 其實我說這麼多,原“來”(追究它的根本)它是個通問。緣於對所追求事物的迷惑。我建議靜下心來去寫,到寫無可寫處,自然會遍歷漢隸,傍及章草,下及北魏唐法……這一點幾乎是必然! 此問吾言諸多,因為它涉及人的心性與“匠心”。既然是學習,我們為什麼靜不下心來呢?“篤行之”及其他相關的儒家心法為什麼大家不去實施呢?我反對儒家關於法律、社會方面的“陳舊”認識(有些是悖論,不可解),但對於“學”“問”及相關,卻絕對奉行。點解?《大學》篇已說盡了!



他化自在天17


謝邀,看了你現在寫的字,以有入道的基礎了,關於換帖的問題,只要你自已喜歡的字體範本,你認為又接近自已的字體,又是古帖,代替現代字帖,我認為選對了,現代人大都臨習古帖而自成一體的,說不定會有瑕疵的,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直接練古帖,也許進步更好一些,我以臨寫柳體為主,同時也臨寫過近似柳體的字帖,正好臨習一幅隸書,希望你指導一下,能共同進步吧。



海納百川146530600


恰恰相反!練習硬筆除了因特別喜愛某家字體而專心模仿外,是最需博採眾長的。

因書寫工具的特點,硬筆書法對於筆法要求不是很高,因而不必如毛筆書法一樣花太多時間去學習諸如藏露、逆順、衄挫、提按等此類筆法。只須注意筆畫的起止、輕重、快慢而已。所以只要學好某家的間架、體勢則可熟練運用。

在這基礎上,硬筆書法更需採眾家之長,包括今人和古人,找到最適合自已的書寫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