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说 西北风云:看一部被导演放弃了的影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之所以选择《西北风云》,当然是临近上映竟然被导演兼编剧发文怒怼有关,当然也与余男、任达华、高捷的参演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对这部由内而外都注定悲剧的电影,产生了某种复杂的感情。

电影说 西北风云:看一部被导演放弃了的影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看过黄璜的那部《花悸》,虽然影评网上评价不算高,但得着却很喜欢,还专门写了充满好评气息的影评。在得着的印象里,虽然年轻气盛、表达欲望与控制力还不成正比,表现手法也不够老练,只能暂时蜗居于小成本电影圈,但黄璜依然是得着依然在持续关注和力挺的年轻导演。

电影说 西北风云:看一部被导演放弃了的影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看到自称黄璜写出的这5000字血泪史材料,得着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得着对黄璜是理解的,和他一样对资本横行的国内影视圈乱象嗤之以鼻,对涉嫌欺诈的影视剧制作流程由衷担忧,却一点办法都拿不出来,要么跳进泥坑、随波逐流,要么置身事外、不问世事。

电影说 西北风云:看一部被导演放弃了的影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所以,虽然《西北风云》是一部被资本“拯救”而推上院线的电影,但和得着预期一样,以“一日游”式的结果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了。在这个注定“双输”的结局中,被坑的最惨的,除了被骗进电影院的观众,以及被字幕打上去的“黄璜”、“余男”、“任达华”们,当然还有运作失败、赔了钱的资本们。

电影说 西北风云:看一部被导演放弃了的影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果,中国大多数中小成本电影,都是以坑蒙拐骗来维系,都是通过不断的再包装与再营销的方式寻找金主、取得上映资格的话,那么,就形成了一个注定悲剧的死循环。观众“被待宰的羔羊”的地位,更像是板上钉钉的存在,那么,被忽悠过很多次的观众,是否还甘愿为资本治下的电影而花钱买票,就不得而知了。

电影说 西北风云:看一部被导演放弃了的影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虽然,最后的成片还算完整,看起来还算过得去,但得着真的不想再多说什么,毕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甚至导演兼编剧本人都没想到会上映的电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有吗?这个真没有。

电影说 西北风云:看一部被导演放弃了的影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得着说 | 拿兴趣说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