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正厲害的一種人:看透波段操作的精髓,學會無人能敵!

投資是一場修行,修行的目標是為了明心見性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對人性的認識,古今中外、諸子百家各有各的見解。西方文化認為人性本惡,其制度的設計主要是防止人作惡;東方文化傾向於人性本善,最早談論人本性的,是儒學大師孟子,他曾直言“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儒學後來發展到荀子手裡,他喊出了不同的聲音,“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

在人性本惡的觀念之下,荀子門下出現了韓菲這樣的法家人物。法家主張嚴刑峻法,其出發點就在於人性是本惡;這些認識都非黑即白,過於簡單武斷,對於人性的認識,佛家最全面、最為深刻。佛家認為,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眾生因被無明所覆障,不能明心見性證得菩提。

從這裡我們可看出,佛家並不認為人性本善或本惡,而是認為人性兼具善和惡,善的佛性與惡的無明都存在與人性之中,只不過每個人身上的佛性與無明的比例不同;當無明斷盡,佛性就圓成了。

修行的目的是遇見自己

在交易中,對人性有所認識很重要。眾生皆有“善”的佛性,這意味著每個交易者都有達到穩定盈利的潛質;交易者不能達到穩定盈利,是因為“惡”的無明存在,故在交易中,交易者需要先製作一整套交易策略規範自己的交易行為,這樣才不會被無明牽著鼻子走。有了策略,即便你身在賭場,也不能算是賭徒了;沒有策略,即便你是治國的君主,也不過是一名賭徒而已。

製作策略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執行策略。在實踐中,製作交易策略其實很簡單,只要能抓住你心中的行情,都是好策略;但交易策略執行卻很難,這也是人性中“惡”在作怪,簡而言之,就是人性中存在惡,需要用策略來規範交易行為,但人性中的惡會阻止交易者執行策略。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修行了。

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化解“惡”遇見本我,所以修行並不一定非要修佛修道,修佛修道是修行的兩種具體途徑,其最終的結果都是修心。這意味著任何一樣東西都能能為修行的方式,比如掃地也是一場修行,種地也是一場修行,“嚴格執行交易策略”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只不過這種修行方式了悟的是交易真諦,相比修佛修道參悟天地大道,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但其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明心見性。

如果你有緣接觸佛法,有幸遇到給你開悟的上師,當然是最好不過了,但這畢竟是少數人才能獲得的殊榮。大多數人沒有那麼幸運,他們其實只是想做好交易,還沒有達到想要修佛修道的境界,故修行的起點沒必要非佛道不可,可以直接從修行你的“交易策略”入手。


頂尖操盤手幾幅圖就可以看透波段操作的精髓,學會無人能敵

波段交易是相對於短線交易和長線交易來說的,也就是介於短線交易和長線交易之間的一種交易方法。不論是波段交易,還是短線或長線交易,它們的準則都是低買高賣,但它們之間又略有不同:極短線的交易只是尋找細節,不追求價格大方向的判斷。長線交易追求對價格大趨勢的判斷,而在長期持有中對於價格的波動通常採用漠視的態度。

波段交易沒有明確的劃分界線,畢竟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對於波段交易來說,有的人認為三五天的上漲是一個波段,有的人認為連續上漲的十幾個交易日是一個波段,有的人認為階段性的頂和底之間的走勢才是波段。

對於一個做短線的交易者來說,持有一週以上就是長線了。對於一個波段交易者來說,持有一年才算長線。對於一個長線交易者來說,持有一個經濟週期才算是長線。

短線交易就一定比波段交易差嗎?波段交易就一定比長線交易差嗎?當然不是。

相對於長線交易來說,理想的交易就是從最底部買進,在最高處賣出,中間的震盪不理會,如圖0.1為理想狀態的長線交易。相對於波段交易者來說,理想的交易就是從低位買進,並且在大幅度回調或者長時間震盪發生之前,儘可能提早離場,等回調或震盪結束後,再在相對低位再次買進,反覆操作,如圖0.2為理想狀態的波段交易。

中國真正厲害的一種人:看透波段操作的精髓,學會無人能敵!

中國真正厲害的一種人:看透波段操作的精髓,學會無人能敵!

對比兩張圖,你能告訴我哪種理想狀態下的交易更好?長線交易的好處在於,在整個大牛市結束之前,只要建好倉位,就什麼也不用做了。只要牛市沒結束,之間的任何一次調整和震盪都可以置之不理,省時省力。而波段交易的好處在於,將曲線拉直會比直線更長,也就是說,迴避每次的震盪和回調後所獲取的利潤要比長線交易者獲取的利潤更多。而缺點就是費時費力,你必須不停地觀察市場,不停地做出判斷。

如果你想做一個省時、省力、省心的交易者,那麼長線交易更適合你。如果你有大把的閒暇時間,並且有能力判斷何時震盪和回調會出現,那麼波段交易更適合你。

其實主要的還是能力的問題。波段交易相對於短線交易和長線交易來說,它的難度更大。它必須過濾掉小規模的回調、震盪,找出真正的回調和震盪。這不僅需要你有過硬的分析能力,還要有對節奏的把握能力。

不是任何一根曲線拉直了都會比直線更長,如果判斷錯了一次,面臨的不是一次虧損就是一次踏空。所以你想選擇相對更多利潤的波段交易,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而想要付出更少的代價,就必須有足夠的能力。

波段操作要點

通過領漲板塊中的領頭羊來判斷

隨著中小板、創業板的登陸,兩市股票數量在不斷增多,使行情的展開呈現出局部性、階段性和有限性的特點。大多數投資者根據市場的這一特點都採取了波段手法來操作。眾所周知,一輪行情都是由領漲板塊帶動。這些領漲板塊中的領頭羊的表現對於判斷一輪行情的性質具有重要的作用。領頭羊見頂,對於波段行情是否見頂同樣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投資者在波段操作中可密切注意領頭羊個股的走勢而決定自己的操作。

如滬市2009年9月1日見到低點2639點,2009年9月29日再見到一個低點2712點,從而形成了一個雙底形態,股指見底明顯。我們發現,這時市場炒作的主流集中在甲流概念上,帶動了整個醫藥板塊全面走強,白雲山A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領頭羊。2009年10月30日出現第一個放量漲停,是當時醫藥股中最早封停的個股,帶動了其他醫藥股的聯動。

隨後該股連續放巨量以漲停的方式向上大幅拉昇,2009年11月18日股價最高摸至16.65元,19日衝高回落收出星線後股價缺乏漲升的動能,波段見頂跡象出現,11月20日起股價開始進入漫長的調整週期。這時,上證指數在11月24日出現放量長陰,宣告本輪波段行情的結束。

在以領頭羊來判斷一輪行情的性質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若領頭羊個股是處在超跌反彈的話,股指也只會是個超跌反彈;若領頭羊的漲升行情屬於中級反彈,可帶動股指走出中級反彈。領頭羊見頂,股指見頂的可能性就很大,特別是在熊市中。一旦領頭羊見頂,要防股指的快速下跌。在較弱的市道中,股指見頂的時間比領頭羊見頂的時間要早;而在強勢的市場中,股指見頂的時間就比領頭羊見頂的時間要晚。

只有正確掌握了領頭羊個股所處的市場環境行情,才能為我們找出波段的賣點提供方向。

通過大盤的年線來判斷行情的性質

一般而言,大盤的年線可視為中長線走勢的一個參考,有效向上突破才有吸引場外大量資金積極介入的動力,而向下突破年線則視為長線走弱的重要標誌。

年線為250日移動平均線,在大盤長期趨勢中被稱為牛熊分界線。年線的作用是用來判定大盤或個股的大趨勢,當股指或個股在年線之上,同時年線又在保持向上勢頭,說明這時大盤或個股處在牛市階段。這時的股價已經高於250日內建倉投資者的平均成本,絕大多數資金都處在贏利狀態,表明行情處在多頭控制下,此時可以憑年線作為買進或持有的依據,一旦調整到年線處,年線的支撐有效就可買進,若跌破就應離場。

年線保持下行走勢,且股指或個股在年線之下,說明大盤或個股處在熊市階段,投資者被套嚴重,大多數看淡後市,完全被空頭勢力所控制,因此將年線稱為牛熊線。從歷年股指運行情況來看,年線在大盤中長期趨勢中具有重要的指路燈作用。在年線上方和年線下方運行,市場運行的格局會有本質的區別。

從近幾年來看,日線在年線上方和下方運行市場走勢截然相反。2004年6月30日上證指數在跌破年線後連續出現下行的走勢,下跌一直持續到2005年6月30日見底998點。股指在年線下方運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熊市行情。2005年12月30日股指在突破年線後連續震盪上行,行情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

單邊上升的行情持續到2007年10月份見高6124點,股指走出了近兩年的牛市行情,而當2008年1月份在股指跌破年線後,一輪大熊市又將投資者帶到熊市的深淵。下跌持續到2008年10月份見底1664點,跌幅之大令人恐懼。而當2009年3月份股指再一次站上年線後,上證指數又走出了持續一年的慢牛行情,直至2010年4月份再次跌破年線,市場又出現下跌走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日線在年線的上方還是在下方,對投資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將決定大盤是牛市還是熊市的市場方向。年線橫向運行時,指數通常會長期橫盤整理,依託年線上下波動,這種波動的幅度不大。年線對指數漲跌反應的速度較慢,短線投資者用年線來作為參考的意義不大。年線輕易不會出現拐頭,而一旦拐頭,對大盤的中長期走勢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年線形成一定角度的向上或向下運行趨勢時,指數隨後一般都有大級別的上升或下跌的行情。牛市到來前,由於指數經過長期的下跌,股指或個股處在低位,成交量極少,要想充分換手,往往需要利用長期的震盪來完成。因此,在這段時期,指數的上下反覆考驗的是投資者的持股耐心。

而在牛市的末期,成交量放得很大,這時要當心指數進入長期整理期,特別是在股指或個股跌破年線時要提防熊市的到來。2005年12月21日上證指數突破年線1123點後,一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就此展開,一直持續到2007年10月份。2008年1月31日上證指數有效跌破年線4748點後,一輪漫長的熊市也就宣告開始。

由於年線對行情性質把握的是一箇中長期的趨勢,在年線還沒形成轉向時,我們不能斷言大盤已形成了新的趨勢。一波行情的起點都是在距年線有一段距離就提前展開,因此,我們還應結合周線和月線去配合分析。在年線附近放量並且底部開始不斷抬高的股票,往往有成為大牛股的可能。

因為主力如果在年線上進莊,會引來解套盤和掏底盤的蜂擁而上,使得主力更容易收集籌碼。這種放量會引發跟風者進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下文中會重點對通過成交量研判行情性質進行分析。為此,年線的得失對行情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股票放量站上年線和下破年線都需要引起投資者高度重視。

通過成交量的變化來判斷

成交量是測量股市行情變化的“溫度計”。成交量持續擴大,表示新資金不斷湧入股市,是推動股價向上漲的原動力。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當股票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股票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

成交量可以說是股價的動力,一隻個股的大漲經常是經過長期下跌或盤跌之後的結果,成交量大幅萎縮,再出現連續的放大或溫和的遞增。一隻底部成交量放大的股票就像一枚火箭發射之前必須要有充足的燃料,使得在底部有充足的向上助推力,才能將股價奮力推高。因此,主力要想拉昇該股常會出現異常漂亮的成交量,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連續放大,股價不斷在量的支持下走高。成交量在日線圖上看形成一個類似土堆的形狀,堆得越高,啟動行情的燃料就越充足。

這裡所說的充足能量是相對於過去連續萎縮的地量來說的,當一隻個股成交量極度萎縮後,再出現連續放量才能將股價推高,成交量決定後市走勢的動力源泉。投資者不可忽略這種變化發生時股價與量的關係。只要價量配合,介入後股價才能快速上揚。

下面結合萊茵生物這隻個股的成交量變化和走勢上的變化來進行分析。2010年5月21日該股地量見底,最低下探到13.01元,5月24日起成交量開始放大,2010年5月31日放量漲停,隨後成交量快速放大,直至2010年6月11日股價見高27.23元,短期內股價實現翻番,很明顯是成交量的不斷堆積促成了這波行情,充足的成交量使股價發生了質的飛躍,如圖所示。

中國真正厲害的一種人:看透波段操作的精髓,學會無人能敵!

成交量能真實反映市場買、賣雙方力量增減的變化。當股價或大盤行情從上升較長一段時間後開始下跌,這時成交量放大,股價或大盤行情下挫,反映市場拋售的力量加大,意味著市場持股者開始大量賣出,賣方勢力大於買方勢力,股價或大盤行情自然下跌,當股價反彈上揚時成交量卻不見放大,反而萎縮,反映買方力量介入不多,只引發股價短暫上揚,後市難以進一步推高股價。賣方眼見股價反彈無力又開始拋售,股價隨著賣方力量轉強而下跌。呈現明顯的價跌量增、價升量減的不良信號,意味股價呈大跌小升的下跌趨勢。

任何高價位的增量下跌都可視為危險信號,反映市場大戶或主力開始大量賣出,市場開始由升轉跌。下跌時成交量大幅萎縮,出現成交量一天比一天萎縮,交投一天比一天冷清,反映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市場普遍惜售,持幣觀望者居多,市場稍有拋單湧出,股價就下跌,給人的印象是市場疲弱,不堪一擊,持股者持股信心就會受到打擊,悲觀情緒就容易產生,特別是市場出現持續綿綿縮量陰跌時更加考驗市場的持股信心與勇氣。

縮量陰跌往往下跌或回落調整時間比較長,賣方的能量逐步耗竭,這對性急的投資者來說是較大的打擊。不少性急的短線投資者往往被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陰跌搞得無所適從,常常被套後割肉,不甘心,一遇反彈又買入,稍猶豫沒出手結果又下跌,造成第二次套牢。多次套牢之後割肉,對投資者的打擊是很大的。綿綿陰跌,對絕大多數短線買賣的投資者來說很難適應。

我們來看看2009年7月29日和2009年8月4日上證指數形成小雙頭見頂之後量的變化。在經歷過長達近一年的反彈後上證指數於2009年7月29日收放天量的長陰,單日成交量達3029億,為近幾年來的天量水平,說明在經過長期的反彈後籌碼出現鬆動,持股者大量賣出,行情的性質就要發生改變。

隨後三日雖反彈再創新高,但成交量卻不能超過29日的成交量,市場參與者明顯減少,買方力量減少,股指也只能維持短暫的反彈。的確,2009年8月4日股指衝高見高3478點後出現回落,收出衝高回落的中陰線,資金出逃明顯,隨後股指出現中陰快速下跌的走勢,成交量呈現明顯的價跌量增、價升量減的不良信號,意味股價呈大跌小升的下跌趨勢。這種下跌持續到2009年9月1日,如圖所示。

中國真正厲害的一種人:看透波段操作的精髓,學會無人能敵!

總之,成交量的變化是趨勢反轉的前兆。個股上漲的初期,其成交量與股價是價少量增,而成交量在不斷持續放大,股價也隨著成交量放大而上漲,進入強勢的主升浪時,才可能見到天量的拉昇,最後行情掃尾階段時,出現量增價跌、量縮價升的背離走勢時,只要股價跌破10日線,則顯示出強勢結束,中級調整將至。用成交量來判斷行情的性質變化的準確度很高。

波段操作戰法

我們來看看這樣一隻個股的實例。2010年3月19日,002310東方園林除權當日股價最低為100.22元。我們從BOLL指標來看,BOLL指標處在下軌下方,並沒有站上下軌線。2010年3月24日股價站在布林線的下軌線上方,此時KDJ指標的J值鈍化後開始向上拐頭,MACD指標綠柱也在縮短,應為一個買點出現。

由於該股除過權,加上股價較高,能否走出填權行情也不得而知,買進者也都是抱著短線搏殺的心態,想等股價反彈來獲點兒差價。可是,隨著該股越走越強,主力高控盤程度開始顯現,股價也走出三浪主升填權的走勢。

第一浪應為2010年3月19日的低點100.22元到2010年4月23日的最高153.8元。二浪升勢從2010年5月7日的最低127.08元到2010年5月26日最高的185.99元。第三浪升勢是主升浪,股價於2010年7月2日發動行情一直持續到2010年8月20日最高摸至229元。從這三浪升勢來看,第一浪的啟動到第三浪的結束,總共花了5個月的時間,股價由最低的100.22元到最高的229元完成了翻倍,如圖所示。

中國真正厲害的一種人:看透波段操作的精髓,學會無人能敵!

若只是採用短線操作的話,很可能只能做完其中的一個浪形。本書中一直強調要求投資者做波段,找出波段的波谷和波峰,正確把握好買賣點,就能避免“只吃魚頭而失去美味可口的魚身”行情。

按波段行情的波長來定行情的性質。我們若按照波段行情的特點來操作個股,不僅可將這三個波段收入囊中,而且只要在波谷和波峰買進和賣出的話,獲利遠大於翻倍。我們不妨來看看在這三個波段中如何找出波谷與波峰。

根據布林線找波谷與波峰原理,我們可找出2010年3月24日股價站上布林線的下軌應看成是一個波谷位置,隨後股價於2010年4月9日突破布林線的中軌後再次向上反彈,2010年4月23日股價上觸布林線的上軌,隨後在4月24日收出衝高回落的陰線則可判斷出短線波段頂點的產生,也就是波峰的出現。

一般的投資者大多會選擇小賺高拋後就不再對這隻個股進行持續跟蹤,認為賣出的就是最高點,若見不到自己原先的低買價的話就認為是追高。

從東方園林的走勢我們不難發現,布林線仍呈向上運行,股價即便是在調整,如2010年4月26日至5月7日期間的調整,股價也一直在布林線的中軌運行,下觸下軌的時候很少。2010年5月12日股價再次下觸下軌,但在連續4個交易日的反彈後股價再次站上布林線的中軌,隨著重心的上移,股價反彈的力度也在加大。

2010年5月12日股價強勢運行並上破布林線的上軌後又進入到震盪整理之中。只要把握好波段的波谷和波峰找到買入和賣出點,投資者就成功做完兩個波段。但是該股的波段行情並沒有走完,2010年6月30日股價又一次在布林線的下軌站穩,隨著反彈站上布林線的中軌,股價緊貼布林線的上軌震盪上升。

2010年8月9日股價突破布林線的上軌,使布林線開口擴大,上軌線成為股價向上反彈的支撐線,股價加速上行並於2010年8月20日創出229元的新高,如圖所示。

中國真正厲害的一種人:看透波段操作的精髓,學會無人能敵!

舉這隻個股的目的就是要告訴讀者,波段行情是中短線的完美結合。投資者不能完全將中線和短線分開,而應立足波段,才能將魚頭和魚身行情一網打盡,收益也才能最大化。

投資者喜歡用持有至出手的天數來判斷一隻個股是中線股還是短線股,片面地以短線看一週、中線看半月來定,這都是不正確的。有時明明認為買進的個股要啟動,可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未能如願,有時主力吸貨不夠充分而推遲拉昇時機等,都需要我們根據盤面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變化。而波段操作很好地解決了單純的中線和短線的侷限思維,使投資者將中線和短線有機結合,炒股就變得輕鬆自如了。


該認輸的時候要勇於認輸

股市就是戰場,是戰場就有成敗。有時候必須勇敢地承認錯誤,該認輸的時就認輸。大部分股民為什麼總是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總不可服輸,特別是在熊市反彈的時候也捨不得走,總想能到成本價格再走,於是,就錯過了反彈出局的最佳時機。

到了市場再次大跌,恐慌蔓延開來,多數股民的心理承受極限徹底被打破了,這時候他們終於投降,“割肉”成為他們唯一的選擇。但在最恐慌的時候割肉,是最愚蠢的行為。因為這時候往往離反彈越來越近。我們即使要割肉,也要選擇好時機。

每日炒股提醒:“丟棄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應該割肉必須割肉。在熊市裡割肉應選擇反彈的時候。熊市裡也有反彈的時候,耐心等待這一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