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怎么办?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治疗是越早越好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失去了双脚,便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将举步难行。对这一点的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了。在这里,医生要提醒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要像爱惜您的眼睛一样保护您的双脚。

糖尿病足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发病率约为2.8%~14.5%。其主要表现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的截肢,要比非糖尿病病人高5~10倍。因而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治,积极挽救保存肢体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糖尿病足患者怎么办?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治疗是越早越好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主要是双脚皮肤瘙痒,怕冷,麻木,感觉迟钝。下肢局部缺血的症状主要是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其特征表现为:。症状只出现在步行时,停止步行后症状迅速消失(通常在5分钟内),同样步行会出现同样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变化可出现静息痛,即在休息时下肢亦感疼痛,甚至彻夜难眠。病程最后足部形成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

以上病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病人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管内膜增厚和中膜钙化进程加快引起的,这种退行性改变比正常人提前约10-15年,导致血管扩张能力下降。一般情况下,血管狭窄至管径的3/4时才有临床缺血症状。在此相当漫长的时间内,病人自己通常不会很在意,等到症状加重时已是晚期,足部坏死坏疽,一般治疗难以奏效,病人为了挽救生命将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相当重要。

糖尿病人容易罹患周围神经炎,病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低,易致受伤、而即使是一个小伤口也可能导致难以愈合的溃疡,因此糖尿病人平时要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水泡、红肿和破皮;每天洗净双脚,保持趾间干燥,防止霉菌感染;每天搽拭润肤剂如凡士林等以防足部干裂;不用热水袋、电热毯取暖;不剪老茧、鸡眼,修剪趾甲不要太短,不赤脚行走,以免受伤。

糖尿病足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下肢循环。常用药物有肠溶阿斯匹林、复方丹参片和抵克力特等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培达、胰激肽释放酶和己酮可可碱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此外应戒烟以保持治疗效果。

糖尿病足患者怎么办?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治疗是越早越好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除伤口坚持换药外,主要有血管成形术和动脉重建术。动脉重建是通过自体或人造血管构成缺血段旁路转流,也就是俗称的“搭桥”手术,使远端肢体缺血组织恢复血流供应。血管成形术主要是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通过插入球囊导管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使血管内膜撕裂重塑,增加血管流量,改善远端血流供应。特别是我院近期开展的小而长球囊技术,使原先认为是禁区的小腿狭窄血管也能达到良好的再通效果,极大地挽救了糖尿病足的病肢。血管成形术具有微创特点,无刀口(如果说有“刀口”的话,那就是一打针的针眼)、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正广泛开展,并日趋完善,无疑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如果患者血管病变再严重,已不能行血管成形或重建术,最后的命运只能是截肢。

糖尿病人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所以控制血压、血脂,肥胖患者适当减肥。此外,还应适当锻炼。

糖尿病人容易动脉硬化,常会使下肢动脉血管狭窄闭塞,特别是小腿动脉广泛的狭窄、闭塞,造成肢体缺血。表现为走路困难,走一小段路就感小腿和脚发凉、麻木、疼痛,必须休息一会才能再走,可是走不远又会再次小腿和脚发凉、麻木、疼痛,医学上叫间歇跛行;再严重就表现为小腿和脚持续发凉、麻木、疼痛;也有病人因足部外伤或感染(常在脚趾),伤口破溃长期不愈,疼痛难忍,影响吃饭、睡觉,非常痛苦。这些病人都是因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特别是小腿动脉广泛的狭窄、闭塞,造成肢体缺血引起的。这种糖尿病人所特有的脚病叫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患者怎么办?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治疗是越早越好

糖尿病足病人动脉病变主要在小腿和脚,这些部位血管细长,一般直径仅有2-3mm,治疗比较困难。以往治疗除了治疗糖尿病外就是活血化瘀、抗炎、止痛等;当血管条件较好时也可以用自己的静脉血管或人造血管搭桥,但因血管太细,长期效果也不理想;很多病人愿意保守治疗,常常经久不愈,不得已截肢才算完事。找到一种治疗痛苦小、疗效好的方法是医生、病人的共同愿望。

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有着广泛前景的治疗方法,以往这种方法对长段较细动脉病变治疗效果不理想,但随着技术发展、器材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小腿动脉疾病也可以应用腔内介入治疗了。它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大腿根部扎一针,送入很细的导管,用器材将狭窄闭塞的小腿动脉打通,或用支架,或用球囊将小腿动脉疏通,小腿、足部供血好了,患者脚也不会疼了,溃疡也会很快愈合。这种方法治疗简单,痛苦小,效果突出,立竿见影,维持时间较长,又可重复治疗,真是巧治――真是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

据介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表现为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从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肢端神经损伤。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但是人们对这种疾病的严重性,认识得远远不够。糖尿病足病的后果有多严重?看一组数据就能明白:85%的糖尿病患者截肢起因于足溃疡,全世界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失去足部,一旦行膝以上截肢,1年内死亡率达30%。

糖尿病足患者怎么办?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治疗是越早越好

由于糖尿病足是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专家给糖尿病人的建议:一定要“宝贝”自己的脚,最好每天检查脚部有无任何异常,比如红肿、溃疡、畸形等,一旦发现,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切莫拖延导致最佳治疗时机的延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正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双腿健康。 据统计,20%的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会遭遇糖尿病足,33%的患者会因下肢缺血面临截肢。对于年龄在65~74岁的患者,合并糖尿病使截肢风险增加了20倍。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病人出现的包括双脚感觉异常,足部溃烂乃至坏死的一系列综合症。由于糖尿病患者通常对疼痛的感觉显著下降,因此这一类疾病的发生相对比较隐匿,往往容易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的疼痛或者经久不愈的溃疡时,病情通常已经较重,治疗变得比较棘手,截肢的风险也显著增高。

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感觉减退,脚缺血所导致的各种症状通常不明显。总的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休息状态下腿、脚麻木,发冷,或双下肢冷热温度感觉不同,腿和/或脚上毛发脱落,患肢皮肤少汗或无汗;足部色泽改变, 足部苍白或发青(紫绀);运动(如行走)后出现腿部疼痛或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缓解;下肢肌肉疼痛,呈刺痛或灼痛感,静息痛;肢体脉搏减弱或消失;行走步态异常;足部出现畸形;严重时下肢溃疡形成,感染乃至坏疽,危及生命。

糖尿病足的治疗是越早越好。一旦出现脚发凉,就已经有治疗的指征。早期血管阻塞程度相对较轻,可能成功治愈的几率越大。同时,早期治疗,患者的双脚可能没有明显的溃疡或者坏死,治疗后恢复越快。目前,糖尿病患者关注双脚的健康已经成为常规,因此也让患者能够在耄耋之年,仍然拥有一双健康的双腿。

糖尿病足患者怎么办?糖尿病足患者的福音,治疗是越早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