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可以有效抑制餐后血糖升高,达到降低血糖高峰的目的

走路可以有效抑制餐后血糖升高,达到降低血糖高峰的目的

糖尿病病友走多长时间降糖效果最好?

从临床的实际效果看,如果只走10分钟,降糖效果并不明显。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病友快步走开始的5-10分钟,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因此,降糖的效果并不明显。

而在20-30分钟后,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 降血糖的作用才会明显。如果超过40分钟,运动量较大,身体就开始消耗脂肪,尽管也有降糖作用, 但不是最佳状态。

因此,如果每天保持1-2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轻松愉快的快步走,这样可以保证走路的降糖效果。

以保证走路的降糖效果。

什么时间开始走

一般建议糖尿病病友选择餐后1小时走路,因为此时正值血糖高峰期,此时行走可以有效抑制餐后血糖升高,达到降低血糖高峰的目的。

走到什么程度

走路要达到身体出汗,呼吸加快,心率到(170﹣年龄)的程度。如果达不到上述标准,即没有达到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标准,降血糖的效果会打折扣。

如何走运动效果更佳

间歇性健走:在平常的走路速度中,加入3~5次各2分钟的快走,速度要快到你无法讲话,快走后,再慢速散步1-2分钟,喘口气,再快速走,如此循环,循序渐进地延长快速走的时间。这个方法可以帮你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健康益处。

走路可以有效抑制餐后血糖升高,达到降低血糖高峰的目的

此方法尤其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因为每天4次10分钟短距离步行的

降压效果能持续10-11小时,而1次40分钟长距离步行的降压效果只能持续7小时。

走走跳跳:健走5-10分钟后,双脚跳跃30秒,休息30秒,继续健走,如此循环。请注意,在跳跃之前,需弯曲一下膝盖、转转双臂和肩膀,活动关节和肌肉,以免受伤。这个方法可以帮助糖友强健骨骼,增强运动效果。

走走斜坡:遇到过街天桥、楼梯等路段别绕行,上上下下走2分钟,再穿插其他运动。这样既多消耗了能量,还有利于骨骼健康。

身体负重运动:增加步行时身体的重量,有助于在相同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进而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可以给手臂增加重量,如双手持矿泉水瓶等;也可以给你的脚踝增加重量,如绑沙袋等。

高摆双臂:至于双臂摆动的幅度,前后的摆幅应当在50~70度之间(以上身为中心线),尽可能地摆高。这样有助于增加你步行时的能量消耗量,降糖效果更佳。

走路可以有效抑制餐后血糖升高,达到降低血糖高峰的目的

走跑交替:跑步和走路不断交替进行,先以快速步行开始锻炼,然后进行30秒的全速冲刺,再步行1分钟,再全力冲刺30秒,如此反复进行。在相同时间内,身体消耗更多的能量,尤其适合需要减重的糖尿病病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